查看:951 回复:0
发表于 2008-9-23 10:37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不要过多吃冷饮
小儿厌食都跟他的脾胃虚弱有关,脾胃虚弱有很多种:小孩本身身体不好;小孩饮食结构不合理,伤了脾胃,比如夏天冷饮吃得比较多,一般中医讲“寒凉伤脾”,中医讲的脾是消化、吸收功能,不只是脾脏的问题。如果吃寒凉的食物太多了,消化功能就不好了。
夏天吃冷饮,到了一定程度,秋天小孩肯定出现厌食、消瘦、脸色不好看,脸上出现黄斑等。有的父母认为小孩脸上长白斑是肚子里长虫子了,随意吃打虫子药,其实是脾胃功能表现不好在外面的体现。最好的方法是控制小孩的冷饮,尤其是对小孩本身脾胃就比较虚的小孩。
小孩能吃多少冷饮,没有硬性的规定。因为:
1、体质差别。有的小孩体质特别好,可能天天吃冷饮,吃几根都没事,有的小孩体质特别弱,刚吃一根就嗓子发炎、咳嗽、发烧等。
2、人种差别。比如国外的小孩生下来后,直接喝冰箱里的凉奶,中国人的孩子谁敢直接拿出凉奶让他喝?这是几十年或者多少代繁衍下来的,他的体质就适于这种吃法。外国人大都是高热量的食物,而中国人是以谷类为主。有好多在国外上学的中国小孩暑假来看中医,他们很多都是面黄肌瘦,主要是适应不了国外的饮食。
秋季容易得病
秋季小孩容易得病,天气变凉,一些病毒容易引起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咽炎等,呼吸道病开始变多。比如:感冒、咽炎、肺炎等。小孩的衣服添加、护理不太得当,受凉受寒以后就容易出现咳嗽。如果厉害一点的话,肺气不通影响血液代谢,正常的血液在体内不能正常的运行了,就出现痰。咳嗽在儿科中是最常见的病。有的小孩免疫力或抵抗力比较差的话,咳嗽起来反复不愈。病情比较重的可以转成肺炎。
父母的护理应该注意:
1、父母要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不要因为天气变凉,而不开窗;
3、少带小孩到繁华的、人多的地方去;
4、如果幼儿园或家里有人得病了,应该把小孩与病人隔离开,减少他感染的机会。
秋凉儿童疾病谱
伤风
特别是中秋季节,东北风时常袭来,孩子体质弱一点的抵抗力差,早晚最容易着凉,所以预防之道就是要注意气候变化,冷热当心,特别是夜凉之时,要注意为孩子加衣盖被。白天风大时要加衣服,孩子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时要注意帮他擦拭,不要由他把衣服脱掉,让风直吹,那样容易感冒。
支气管炎
很多孩子在伤风以后,跟着来的就是支气管发炎,常常咳得喘不过气。因此父母在孩子伤风时就要注意预防支气管炎的发生,不吹风、不吃生冷的东西,在家休息,少在外面乱跑,要不然孩子的咳嗽不容易好。
扁桃体炎
此病在十岁以下孩子身上的发生率较高,扁桃体炎的预防,就是尽量避免孩子伤风感冒,不接触病人,增加孩子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肺炎
肺炎是一种很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除了呼吸困难外,并有剧烈的咳嗽和高热,如不好好治疗有生命危险。预防本病就是不要忽略病发的初期,有病早医。
疱疹性咽炎
表现为孩子不愿意吃东西、不愿意喝水。高烧不退,体温特别高,嗓子疼,嗓子充血,有些孩子的嗓子上还有粘性的分泌物。疱疹性咽炎由于呼吸道病毒传染而成。妈妈要多给宝宝喝水;少吃冷饮,咽部寒凉以后,局部的抵抗力下降,病毒很容易侵犯;保持屋内空气的流通,有时大人也带有这种病毒,但是大人抵抗力强,不发病,小孩抵抗力弱,病毒就发作了。
秋季宝宝养生秘笈
1、荔枝一定要少吃。有个孩子一下子吃了半斤荔枝,嗓子很快就化脓了,因为荔枝是高糖份、高热量,桂圆更厉害。中医比较注意食品的属性,西瓜属于寒凉的,荔枝属于热性的。如果嗓子本来就上火,再吃荔枝就象嗓子本来上火再吃辣椒一样,火上浇油;相反如果是一个虚寒的病人再吃西瓜,那么他拉得更厉害了。
2、有时候嗓子发炎了,吃根冰棍觉得很舒服,当时是舒服,可过后嗓子肿的更厉害了,咳嗽的孩子也是这样,认为吃根冰棍舒服,但是寒凉以后,咳嗽更加厉害了。
3、不宜吃煎烤炸的食物,这种食物都属于上火的食物,最好不吃或少吃。
4、要吃五谷杂粮,不要挑食,小孩便秘的特别多,父母也说小孩吃不少菜,可是只吃几种有限的菜比如只吃扁豆、西红柿,如果是带粗纤维的不吃(比如芹菜、菠菜),那么小孩的食物就不均衡,大便容易干燥。
5、我们不主张小孩喝人工合成的食品,饮料等,要吃就吃天然的。
98
再说秋季宝宝手指脱皮时,注意多喝水,一般情况下就好了!
前两天,在无意中发现宝宝的右手食指和中指手指尖脱皮,一小块一小块的。
抱着宝宝的身体是不是缺少维生素或者是其它东西的原故,去医院皮肤科做个检查。
医生拿着结果告诉说:
孩子脱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抠指甲、咬手指造成的,另一种可能是由于天气干燥,缺乏维生素B造成的。
对于第一种情况,家长要及时修剪孩子的指甲,让孩子保持手指的卫生。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话,家长也不必给孩子过度补充维生素,但一定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不要让孩子偏食、挑食,以通过食物补充身体缺乏的维生素,还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不要在孩子吃东西的时候训斥他,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而我家宝宝属于天气干燥,缺乏维生素造成的,看来以后只要注意让宝宝多喝水,饮食上面多注意就没事了。
秋季宝宝腹泻时,我的经验:
针对宝宝腹泻的处理,除了平时注意经常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休息睡眠规律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饮水;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避免呼吸道感染,减少被轮状病毒感染的机会和给予必要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调理得当可使症状迅速减轻。
一、 喂宝宝的食物,主要为流质饮食的摄入,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鸡蛋汤、软面和稀粥等。
二、适当添加一些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土豆,茄子,黄瓜,柑橘和红果等,不仅能够补充丰富维生素C和B,而且起到止泻、收敛作用,还可增加体内津液。鸡蛋羹摄入后也有收敛作用,并可保护胃肠黏膜和溃疡面。如果腹泻时间过长,可在每顿餐前可吃上一小片烤糊的馍片,这在医学上又称为碳末,是中药的一种,可吸附细菌及毒素,使其排出体外,起到收敛和清洁肠道作用。
三、等到宝宝病情得到控制,开始恢复正常进食时要先从流质至半流质,再到软饭的逐渐过渡。要注意少量多餐,不可一开始就吃的过多,防止增加胃肠道负担而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这时候建议食用妈咪爱,对缓解宝宝的肠胃有好处
同时要注意宝宝腹部保暖。还应保护好患儿的臀部,因便次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黏膜必定有损伤,患儿便后要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再涂上滋润的药膏,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
幼儿秋季饮食
秋季气候干燥,气温下降,人体毛发脱落增多,口苦咽干、皮肤干燥。这时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湿、清心安神的食物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等为食物原料,制成银耳冰糖粥、百合粥等。
另外,秋天人体汗液蒸发较快,易丢失一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C等。因此,幼儿每天需要食用一些果汁、番茄、菜汤、牛奶及稀饭等。根据我国的民间习俗,中秋节要吃月饼,而月饼馅多由桃仁、瓜子、松子、蛋黄、香肠、火腿、豆沙等组成,营养非常丰富,内含多种营养素,具有强身滋补的作用,是秋节幼儿的一种较好的食物。最后,秋季有大量水果上市,还应让孩子多吃些水果。
宝宝秋季水果大餐
根据中医营养学原则,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如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以防肺气过剩。而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增加肝脏的功能,可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水果可供妈妈们选择,让宝宝尝尝水果大餐。
苹果:营养丰富,为水果佳品之一,除供鲜食外,也可进行加工。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止泻、通便之功效。幼儿消化不良,可榨汁服之。苹果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使之排出体外。
石榴: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葡萄:性味甘、酸,鲜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葡萄除含有大量葡萄酸、果糖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胡萝卜素、核黄素以及钙、铁、磷等对宝宝健康成长非常有益的物质。
芒果:性味甘、酸、凉、无毒,具有益胃、解渴、利尿的功效。芒果色、香、味均佳,营养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糖分,且容易入口,很适合宝宝食用。
杨桃:性味甘、酸、平,能生津止渴,据古代医书记载:“止渴解烦、除热、利小便、除小儿口烂。”秋天宝宝易患风热咳嗽、咽喉肿痛,用杨桃洗净鲜食可治。
柚子:性味酸、寒、无毒,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果肉风味甜酸适口。柚子以含维生素C丰富而著称。维生素 P的含量也较柑、桔、橙略多,因此更有益于肥胖症宝宝。
以上仅是以水果为例,来说明秋天常吃些酸味的食品大为有益,当然还有些蔬菜,让宝宝常吃也大有好处。但妈妈要切记,摄入量要控制好,做到均衡饮食,否则便适得其反了。
宝宝秋季的饮食及食谱
秋季气候干燥,气温下降,人体毛发脱落增多,口苦咽干、皮肤干燥。这时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湿、清心安神的食 物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等为食物原料,制成银耳冰糖粥、百合粥等。
另外秋天人体汗液蒸发较快,易丢失一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C等。因此,幼儿每天需要食用一些果汁 、番茄、菜汤、牛奶及稀饭等。根据我国的民间习俗,中秋节要吃月饼,而月饼馅多由桃仁、瓜子、松子、蛋黄、香肠、火腿、豆沙等组成,营养非常丰富,内含多种营养素,具有强身滋补的作用,是秋节幼儿的一种较好的食物。最后,秋季有大量水 果上市,还应让孩子多吃些水果。
宝宝秋季食谱:
排骨皮蛋粥
排骨与皮蛋熬粥,可以有滋阴养血、生津润燥的功效。幼儿食用,可以祛病健身。
原料:
大米100克,小排骨200克,松花蛋半个,花生米30克,葱花少许,酱油、精盐、花生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
1、 把小排骨洗净,切成2厘米长的小段,用酱油、盐腌渍1小时,放入沸水中煮熟。
2、 将松花蛋去壳,洗净,切成小方块。
3、 把大米、花生米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当米粥将熬好时,放入松花蛋丁、酱油、味精;另用炒锅,放入花生油,炸葱花成金黄色,出葱香味时,倒入米粥中,至粥熬好以后,将排骨配到粥中,即可食用。
特点:咸鲜适口。
蒸肉豆腐
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与动物蛋白质相互补充,能对婴儿生长发育起很好的作用。葱头能健胃杀菌,提高婴儿对疾病的抵抗防御能力。
原料:
豆腐20克,鸡脯肉15克,葱头10克,鸡蛋8克,香油1克,酱油4克,淀粉5克。
制作:
1、 将豆腐洗净,放入锅内煮一下,沥去水分,研成泥,摊入抹过香油的小盘内。
2、 将鸡肉洗净,剁成细泥,放入碗内,加入切碎的葱头、鸡蛋、酱油及淀粉,调至均匀有粘性,摊在豆腐上面,用中火蒸12分钟即成。
特点:
豆腐松软,稍咸,味美。
鱼蛋饼
鱼蛋饼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优质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锌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素,婴儿食用对强壮身体大有裨益。
原料:鸡蛋半个,净鱼肉20克,净葱头10克,黄油6克,番茄沙司10克。
制作:
1、 将葱头切成碎末;鱼肉煮熟,放入碗内研碎。
2、 将鸡蛋磕入碗内,加入鱼泥、葱头末调拌均匀成馅。
3、 把黄油放入平底锅内熔化,将馅团成小圆饼,放入油锅内煎炸,煎好后把番茄酱浇在上面即成。
特点:
色泽美观,软嫩鲜美。
五彩什锦
有肉和色泽鲜艳的蔬菜,想一想各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做出适合你自己口味的五彩什锦饭来。
材料:
米2杯、水(与米同容量)2杯、鸡肉80克、胡萝卜1/2根、煮竹笋40克、干蘑菇2片、青豆(冷冻)10克、酒1大匙、酱油11/2大匙。(4人量)
做法:
先把米清洗干净,再加入一定量定的水泡30分钟。把配料切成骨牌块,和调味料一起放入米中,一起用电饭煲蒸,然后将青豆色泽鲜地煮,等饭蒸好后加入青豆搅拌一下,就可以了。
虎皮鹌鹑蛋
鹌鹑蛋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矿物质和维生素。幼儿常食有健脑作用,并能促进生长发育。
原料:
鹌鹑蛋20个,罐头冬笋25克,水发香菇25克,糖色少许,鸡油7克,味精2克,料酒、酱油、水淀粉各10克,毛姜水5克、姜片25克,花生油250克。
制作:
锅置火上,放入凉水和洗净的鹌鹑蛋,开锅后,移到微火上煮5分钟,把鹌鹑蛋捞入凉水中,泡2分钟,剥去皮。
冬笋削去筋、皮,切成片,用开水氽透,捞出,放入凉水中过凉;香菇用高汤煨煮。
锅置火上,放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时炸鹌鹑蛋至金黄色,捞出,控去油。
锅中留底油,煸葱姜,烹料酒,加入鸡油、毛姜水、精盐、味精,用糖色把汤调成浅黄色,放入鹌鹑蛋、冬笋片、香菇,用微火煨10分钟,用调稀的水淀粉勾芡,淋上鸡油,出锅即成。
特点:
蛋色金黄,香鲜软嫩。
豆腐鲜虾丸
此菜由多种原料制成,营养全面、丰富,含有幼儿生长所必需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适宜幼儿食用。
原料:
嫩豆腐2块,鲜虾仁250克,鸡蛋1个,猪肥肉30克,葱末、精盐、淀粉、胡椒粉、味精各适量,花生油500克。
制作:
将豆腐放锅内,注入清水,精盐,煮沸,取出,沥去水分。
虾仁洗净,剁成虾蓉末;猪肥肉剁碎。
将豆腐、虾蓉、肥猪肉一同放入大碗内,加入葱末、鸡蛋、淀粉、胡椒粉、味精,调味后,搅拌上劲,成为豆腐泥。
锅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后,将豆腐肉泥挤成小丸子放入油锅,用中火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装盘即可。
特点:
嫩软,鲜香。
宝贝秋季的衣食住行
进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幼儿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因此幼儿的衣、食、住、行需要家长注意。
1、衣:由于温差较大,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给他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2、食:多让幼儿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儿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幼儿不喜欢吃,但家长可以通过改变食用方法让幼儿食用,比如在做菜时增加蒜末的添加,平时给幼儿煮点萝卜水、生姜水等。对于常在秋季咳嗽的幼儿,家长可以多炖些冰糖生梨水给幼儿吃。秋季也是吃蟹的季节,蟹属寒性,幼儿的脾胃嫩,不可以多吃。另外,是药三分毒,不要把服药作为预防幼儿生病的途径。
3、住: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可在每个星期五把幼儿的被子带回家利用双休日把被子洗、晒一下。
4、行: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提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幼儿的体质。
秋天预防各种疾病
秋天来了,气候的变化让不少孩子很不适应,诸如:感冒、腹泻等都是这个时节的好发疾病,而专家们纷纷表示:季节转换时,父母们最要当心孩子的健康,秋季要做好五种疾病的预防工作。
●秋季腹泻 据调查结果显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之间是小儿秋季腹泻的高发季节,患儿的年龄大多在2岁以下。
●感冒 每到季节更替时,孩子的呼吸道总最容易中招。虽然现在家家基本上都有空调,但实际上小空间里“人造天气”与外界气候的差异,却让孩子们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哮喘 秋天,变幻不定的天气,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秋雨绵绵,潮湿的环境使霉菌加速繁殖……这些都是诱发孩子哮喘的诱发原因。
●皮肤过敏 秋天,许多小儿会发生皮肤干痒、鼻子痒、打喷嚏,流眼泪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专家表示:这些皮肤症状都是由过敏引起。
●过敏性鼻炎 专家表示:秋季天气干燥,各种过敏因素都很容易刺激孩子的鼻黏膜,引发过敏性鼻炎。而且,现在城市中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孩子得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比较多。要是孩子连续打十几个、二十几个喷嚏、鼻塞很厉害、流清鼻涕,并可能伴有头疼等症状,那十有八九是患了过敏性鼻炎。
●秋季谨防幼儿腹泻
季节转换时也是儿童易感染疾病的时候。据了解,每年9月中旬至12月之间是儿童秋季腹泻的高发季节。秋季腹泻作为一种消化道综合症,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这是由于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致使肠道负担重,而婴儿时期的各项生理系统又还没发育成熟,所以非常容易发生腹泻。当家长发现婴儿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时,就是幼儿已经患病了。
如何才能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王教授称,首先要把好儿童的入口关。进食前用水洗烫餐具;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避免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父母要注意天气变化,早晚要为孩子增添衣服,婴儿尤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另外要搞好环境卫生,注意室内通风。如果不幸患了腹泻,父母们应让孩子吃些稀饭、面条、清蒸鱼肉、豆制品等容易消化的食品。
“小儿止咳最好选用中成药”,王教授特别强调。小儿咳嗽是秋季常见症状,有家长一见孩子咳嗽,便给予较强性的止咳药,这时咳嗽虽暂时得到停止,但痰液不能顺利排出,而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就会造成气管堵塞等情况。
秋季气温不恒定,早晚温差较大,孩子活动量大,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小孩,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非常容易出现早晚受凉、中午受热等情况,从而引发发烧、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如果抵抗力差或者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气管炎、肺炎。
不想让感冒来侵犯,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孩子的抵抗力,有氧锻炼是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好方法。当秋季来临时?熏父母不要急于给孩子添加衣服,适当的耐寒锻炼对孩子适应严寒的冬季气候有好处。而且,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喝温白开水,这样不但可预防感冒,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胃肠道和肺部有益。
#
●秋季小儿哮喘如何调理
10月份是哮喘的好发季节,此时由于气候变化较大,花粉也较多,螨虫繁殖较快,均可促使哮喘发作。除了药物控制哮喘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饮食的调理。
急性发作期小儿哮喘调治有下列几种方法:
1、北瓜1只(约500克),洗净,切碎,加等量饴糖,略加水,放入砂锅中,煮至极烂,用洁净的纱布绞汁,去渣再煮,浓缩后,加生姜汁1/10量,每次服10毫升,温开水冲服,每日服2—3次。北瓜有定喘止咳作用,北瓜膏味甘,小儿易接受。
2、杏仁10克,炙麻黄5克,装入布袋中,与豆腐30克一起放入砂锅中,煎煮40分钟,取出布袋,饮汤及吃豆腐,每日一次。
3、鸡蛋2只,洗净外壳,放入锅内,加绿茶15克和水400毫升,文火煨,蛋熟后去壳再煨,至水干时取蛋吃。每日2次,每次1只。
4、冬虫夏草5克,鸡1办(约500克),去毛和内脏,洗净,再将冬虫夏草放入鸡肚内,加清水适量及葱、姜,隔水蒸熟,饮汤或吃鸡肉均可。每周1次,连服4—5次。
在缓解期可用人胎盘1只,洗净,切成小块,放少许桂皮、姜、葱、酒及盐,加水适量,用文火煨至烂熟,饮汤,吃胎盘,分次服。
#
●秋季调整孩子脾胃好时机
秋高气爽,孩子的各脏器,开始从夏季的活跃期转入内向的积储期。抓住这个良好的时期,为孩子提供适当的营养,有利于生长发育,也为冬季提供一个良好的内环境。
专家认为,食物的营养吸收有赖于健全的脾胃功能。孩子经过盛夏炎热季节,大量出汗,内能量消耗过大;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孩子贪食冷饮损伤了脾胃的阴气,致使出现了食欲减退,消瘦,肚子发涨、手足心热、大便干、臭这类孩子易患感冒,腹泻。
对此家长应抓住秋季的大好季节,调整好孩子的脾胃。首先要注意食物的保温,不吃太凉的食物,并做好清淡,细软、容易消化、多补充蛋黄、肝、番茄、胡萝卜、红薯、空心菜、芥菜、香蕉、梨、等富含维生素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胡萝卜、最好与肉同煮,同炒。这样胡萝卜素就可溶解出来,有效地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为秋末冬初提供一个良好的内环境。
另外,秋季气候干燥,幼儿易患鼻干、唇干、咽干、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秋燥”症及风热感冒,咽炎、气管炎、等病。此时饮食易滋阴润燥,养肺、多吃芝麻、雪梨、荸荠、龙眼肉、蜂蜜、银耳、苹果、香蕉、葡萄、萝卜、藕等食物,少吃辛热伤肺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