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911 回复:2 发表于 2002-6-18 14:04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6-17 13:4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意]cats1看电影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不知道香港大量的蛊惑崽电影是这么来的,那种在街头暴走飚车,拳打脚踢根本就属于练身,动不动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才是玩真的,动不动一块半砖拍在头顶,把对方拍死在墙角的少年飞车党们,他们所呈现的少年暴力,他们所展示的人之初的残酷生命状态,也许并非是一种电影剧作的原创吧,我想,应该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然少年暴力更多的是呈现在电影上,可是你得承认,它确实存在于身边的生活里,而且问题至深几乎无法解决。
    关于这个问题,我跟我的朋友讨论过人性,人性到底天生是善,还是生来就是恶的?
     一开始我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是孔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而我的朋友,却认为人性天生是恶的,孩子是最自私的,刚出生的小婴孩表现在生理上的特征你能看到人性最自私的一面。而读书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脱离动物的本性,变的懂礼貌,变的人情味起来,要不然“文明”这个词是怎么来到的呢?文明是经历了“原始”以后才慢慢形成的,所以,文明是一种后天的东西。人,也是这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文明。所以,我的朋友认为,人性本恶,后天的教育才使人变善。
我听了这个观点,说不出话来。首先我不愿承认他是对的,因为我不愿承认“人性本恶”这个观点。
    天那,如果真是如此,我不得不相信,人类就是一个原罪的生命。人活着,是要赎罪的。
    可人性天生到地是怎么样的呢?
    大部分宗教的精神,是有着人道主义的色彩的。人类需要宗教,表达了人类需要善的愿望。我想,在宗教里头,应该是有着对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研究的吧,可惜我没有认真的读过任何一本经书。(如果您读过并找到了答案请一定要告诉我!)
    生活真实的部分击到了我们对世界的判断。《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它冷锐的力量,给人一种彻骨的灰暗。
    城市里的现代派,杨德昌,把影像的风格完全放在光与黑夜的处理上。总是夜景,总是让少年打着手电筒光在人脸上扫来扫去,蜡烛,停电,这些光的因素,在黑夜的街头墙角,总是有一种不安定感,一种危机感。杀人,成为帮派少年们解决矛盾最简便的手段。
    就像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似的那一群城市里的愤怒少年,单纯而又被悲剧性的演绎着他们眼中的英雄主义。而折中幼稚的青涩的英雄主义,最终在成长的轨迹中被残忍的磨去了,在成长中,一些少年,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了可怕的代价,另一些少年,度过了街角的幽暗,渐渐走上了一条正常的生活道路。
       

       

此贴由 cats1 在 2002-06-17 13:50:15 最后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2-6-17 21:32:1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人性或者兽性可以通过后天引导改变。
血性动物在生命初期总是那么平和可爱,因为没有攻击力或者互伤力。
然后,随着成长,露出本性。。

但是我觉得,现代社会的人是塑造出来的,已经没什么本性,在生命之初是白纸一张。

兽性的基因随着社会的进步会减少,或者消失?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话,就要多谢那些引导者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2-6-18 14:04:25 | 只看该作者
现代社会中的人类在渐渐丧失本性!!
嫉妒、贪婪、荒唐、懒惰、骄傲、愤怒、欲望他们随着人类阅历的增加在渐渐的侵蚀着人类的心灵!我不相信原罪说,但他们也决不是兽行的体现,难道这7宗罪才是真真的人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