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370 回复:7 发表于 2006-9-24 22:02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22:1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门当户对”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家长里短,自古难断。究其根里,无非没做到四个字:门当户对。自小听到所谓婚姻事务,多能听到这六个字当头。如:那个姑娘可好,和你们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你们俩真是般配,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这四个字看似简单,里头学问却大有讲究。其中不仅仅说当事人双方,更重要的一点还包括当事人所出生的门与户。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门当户对只要当事人,学历、收入、社会背景、兴趣爱好、相貌基本相当即可。
  我认为实际上,这个门和户应该说的是两人的家庭背景。两个人的结合也是两个大家庭的结合,多数人都不是孑然一身,最少也有父母双亲,多数还有三姑六婆,甚至父母亲朋好友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其中,双方家庭的家境、社会地位、家庭收入、知识背景、风俗习惯都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门当户对相互精确匹配耦合自然是不太可能,但基本相当,我估计还是可以做到。可能我们这代人多受了琼瑶小说中,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所贻害。于是一旦火花迸发,哪怕艰难险阻也在所不辞。越是反对的声音高涨,越是要结合在一起。殊不知,婚姻不是恋爱,点滴的家庭差异,都会给日后的生活埋下祸种。差异越大则陷阱越多。
  双方的婚姻缔结,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结合,而是两股势力的角力,磨合。强势的磨平弱势的,硬的磨平软的,此乃自然规律。如果两不相让,都坚不可摧,到头来自然是两败俱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6-9-21 20:18:17 | 只看该作者
有点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6-9-21 21:42:12 | 只看该作者
门当户对。优势互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15:56:52 | 只看该作者
婚姻不单单是两个人的事
也是两家人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6-9-23 18:42:1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秋梧桐 在 2006-09-23 15:56:52  发表
婚姻不单单是两个人的事
也是两家人的事


这话有点道理,有点可悲,有点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6-9-23 20:51:18 | 只看该作者
尤其如今都是独身子女,趋势更加明显,完全就是两个家庭的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6-9-23 21:47:30 | 只看该作者
世俗可悲亦可叹,中国历代传承的门户之见因老一代的存在将在未来若干年中仍然会开花结果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6-9-24 22:02:48 | 只看该作者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绝对是两家人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