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5295 回复:18
发表于 2006-6-15 20:39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人是讲究天理循环因果报应的,小时候看戏听故事,看到听到有人做了坏事,便很气愤,觉得非把坏人推上断头台不解其恨,胸口热辣辣的,痛快。到了这个年岁,才知道这世上本没有干净的人,自己也不是事事都清白的,便有了恕人之心。
世人都晓陈世美薄情,非但薄情,且连禽兽都不如,得志之后,连妻子都不认,不但连妻子都不认,居然连自己的子女都要一并除去,虎毒尚且不食子,他岂不是连禽兽都不如。
其实陈世美料也不是一早就打算好了要杀妻灭子的。一个穷书生,好不容易十几年寒窗得中状元,他一开始定也想着荣归故里,光耀门楣。但是皇帝老子的娘召见,说是要招为驸马,问他有没有结婚。若是言说已娶妻室,这便宜定然被探花、榜眼什么的占了去,这以后想要平步青云,恐怕不晓得排到什么时候才轮得到自己了。何况那秦香莲,终日操劳,定然形容枯槁,一边是千娇百媚的公主和官运亨通的诱惑,一旁是年老色衰的糟糠,换作是谁,恐怕多半也会同他一样选择胡说八道。
他肯定没预料到秦香莲会找上门来,可既然事到临头,也只有抵赖了,难道去禀报公主说:我当初骗你,我在家乡早有妻儿老小,你只可作妾。
不光富贵如浮云,连性命也都是要保不住的,好日子才过了没几天,他如何肯自寻绝路。换了是哪个男人,也只有拼命抵赖不承认。
倒霉的是遇到了包拯,不然陈世美肯定是荣华富贵一辈子的了。
不管是旧时还是今日,民告官都是不容易的事,旧时尤甚。中国上下五千年,包拯却只出了一个,人间那么多冤狱,就是出个十个八个,也管不过来。艺人只好编些故事出来,杀杀人间权贵的威风,顺顺老百姓的意,看完戏大家觉得痛快一场,也就终了。
但陈世美的死,也不能说就不值得惋惜,他寒窗苦读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还能夺得头筹,必然有其长处,或善文章或有韬略。假如早先没有结婚,假如秦香莲没有找了来,他好好做他的官,也许也会做些善事,秉公的办几个案子,那么后人对他的评论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不恰当的婚姻,有时候的确是块绊脚的石头,一个不慎,就摔死了。
|
|
|
|
|
|
|
|
我只是感觉,世人将“与时共进”当作盛典,并且将它作为千变万化之后的借口。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23 10:19 |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
哎...中国历史,哪个朝代不要出几个"陈世美"?
只不过宋代的那个运气不好,遇到个不识时务的包拯!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5-7-4 18:25 |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男人要是有机会都会当陈世美.
让陈世美去看戏,他也会说陈世美该杀. |
|
|
|
|
|
|
|
男人犯了错,第一句就惦记上陈世美,街口卖菜大妈再没文化,也能张嘴就来:“好你个陈世美!”此人已经成了背弃感情的代名词了:)现如今,为了工作、前途弃旧爱攀高枝的人也并不是稀有动物,但怎么让人记住的偏偏只有陈世美一个?想必当年陈世美也没料到,他可以凭借自己超凡脱俗的负心不幸载入史册,遗臭万年。
|
|
|
|
|
|
|
|
陈世美隐瞒已有妻室的事实,和公主结婚,本来就是一件冒险的事。
古代做官最忌讳的就是欺君罔上,籍此可以堂而皇之的给人定罪,所以陈世美和公主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其杀身的隐患。即使秦香莲不找上门来,即使没有包公,也难保官场上不同党派的人借此排挤、使计,给他穿小鞋,让他丢了命。
归根结底,是陈世美的贪婪、背信弃义害死了他自己。他违背了自己的良心,所以其死不足惜。
假设他不和公主结婚,不走皇亲国戚这条捷径,可能他是没那么快就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但是他至少可以心安理得,让人抓不着把柄。或者他勤奋一如往昔,十几二十年后,他可以做到当朝一品大员也说不定。
一边是见利忘义,一夜腾达;一边是心安理得,十年磨剑。这就象投资一样,都说收益大风险也大。陈世美冒的这个险,一开始收益是大,但是最后就连本带利全赔啦。
这都是他自己一念之差而成千古恨。 |
|
|
|
|
|
|
|
小楼同志分析的非常清晰有条理,看得出是化了一点功夫得,值得赞扬  |
|
|
|
|
|
|
|
8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6-6-5 13:02:33
|
只看该作者
宠臣欺君罔上,皇帝也可能不会计较,奸佞如和珅,作恶半世,乾隆就真的被全瞒住了,真当皇帝都是瞎子?
若无包拯,陈世美保管难受铜铡丧命之刑,公主再生气,也不会杀了他宁可自己守寡。顶多关起门来闺房内罚跪个几天搓板。
对秦香莲而言,善则送些银两赶将出去,恶则冠冕堂皇的送她顶“冒认官亲”的帽子。为恶者未必不得善终,贤者也未必得善果,历来皆如此。 |
|
|
|
|
|
|
|
欺君罔上最忌讳?呵呵。你看的应该不是历史的书籍,应该是电视剧吧,电视剧里欺君罔上是严重的罪。
感知一个人和认知一个人也许是不同的吧。宋朝皇帝是非常喜欢会“玩”的人的,大奸臣秦桧可是正印的状元郎,书法了得,若非民意,皇帝才懒得管你忠奸。陈世美亦是民意,民意要杀之,你跑不了。
举个有趣的例子:文革时要搞掉刘少奇,理由是如此搞笑,大字报如此写”刘少奇有四个老婆”啊,殊不知毛泽东也前后四个老婆,有个乡下娶的老婆居然那么多崇拜毛泽东的人竟然不知道,搁置地无名无份的。哈哈,历史啊是本不清不楚的账本,诸君自各玩味。
女人喊男人坏常常是件讽刺又好玩的事情。林徽因的床边一只挂着徐志摩的一件遗物,汪曾琪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每个男人和林徽因接触后都说林徽因对自己最好,一个女人,到了知物知心的地步,大凡是不会如此说话。
此贴由 showmers 在 2006-06-05 14:05:13 最后编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