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535 回复:12 发表于 2005-11-12 11:4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0-6 14:14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12:1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献给不再单身和即将脱离单身群体的人,送给为爱情、友情、亲情孰轻孰重而困惑的人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大学。
    在快下课时教授对同学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
    一女生走上台来。
    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二十个人的名字。\"
    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邻居、朋友以、亲人等等。
    教授说?\"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  女生划掉了一个她邻居的名字。
    教授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
    女生又划掉了一个她的同事。
    教授再说?\"请你再划掉一个。\"
    女生又划掉了一个。
    ......
    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三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非常安静,同学们静静的看着教授,感觉这似乎已不再是一个游戏了。
    教授平静的说?\"请再划掉一个。\"
    女生迟疑着,艰难的做着选择......
    她举起粉笔,划掉了父母的名字。
    \"请再划掉一个。\"身边又传来了教授的声音。
    她惊呆了,颤巍巍地举起粉笔缓慢而坚决的又划掉了儿子的名字。
    紧接着,她哇的一声哭了,样子非常痛苦。
    教授等她平静了一下,问道:\"和你最亲的人应该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为父母是养育你的人,孩子是你亲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再寻找的,为什么丈夫反倒是你最难割舍的人呢?\"
    同学们静静地看着她,等待着她的回答。
    女生平静而又缓慢地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先我而去,孩子长大成人后肯定也会离我而去,真正陪伴我度过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4-6 12:1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发表于 2005-10-26 14:55:46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此贴由 笨瓜啊 在 2005-10-26 14:56:52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5-10-26 15:59:02 | 只看该作者
    陪伴自己老去的只有自己丈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5-10-26 19:14:0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都不能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4 09:4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5
    发表于 2005-10-26 22:14:05 | 只看该作者
    搞什么~丈夫也可以跑的~   
    没丈夫了可以再找一个  子女没了可以生  身你养你的父母却永远只是这两个人 没有了就再也不可能找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5-10-27 12:36:4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故事来自美国,个人感觉这也有其特殊的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我们中国来说,在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在西方,孩子一旦成年,很多父母都是选择脱离孩子,让孩子自己打拼,所以大多数西方大学生都是靠自己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的。而相对良好的福利保障,使得西方国家的老人的生活要相比我国要有保障的多。可能在这方面的客观影响之下,才造成有楼主这篇故事的情况。

    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熏陶之下,我想更多的家庭是把孩子视为“核心”。从出生到上学,大学毕业,找工作,不少家长都是全力以赴,一手包办。甚至子女将来的婚姻状况也是如此。父母省吃简用买房给子女。这些在西方发达国家应该是不多见的。

    所以个人感觉此帖案例没有可比性
    至少在国情民风上与我们这里有着较大差异


    割舍都是惨痛的,孩子,父母,爱人
    我想他们都是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没有本质上的熟轻熟重。
    孩子,一直以来在都是家庭的“希望”,富家子弟也好,工薪阶层的孩子也罢。家长对于孩子都是一样无私,一样关爱,物质上的差异并不能区分他们对于子女的爱。
    父母,都说中华民族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但也有什么家庭纠纷,婆媳问题之类的情况。这些也和家庭结构,历史状况有关。然而这个并不能在本质上说明父母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低或者高。更多和睦幸福的家庭还是体现着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至于爱人(丈夫/妻子),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核心。婚姻本身就是一种爱情的升华,男女双方一旦结婚之后,不单单是有了彼此的爱情,还有亲情。有人说离婚了也可以再次选择一个,然而,第二个的关系依然是夫妻,但是客观上个体的确是发生了改变。

    就像元宝说的,孩子没了可以再生。——然而,第二个孩子毕竟个体发生了改变,依然无法磨灭你心中失去第一个孩子的镇痛。
    爱人没了,可以再婚。——然而这段失败的婚姻毕竟是你这辈子的隐痛。
    孤儿失去了亲生父母,即使有养父养母细心关爱。——然而这个孤儿这辈子最大愿望我想应该是想见一见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还在世的话)。


    五指有别,但我想割掉任何一个都会让我们心痛。


           

    此贴由 类xiaofeng_yh 在 2005-10-27 12:46:32 最后编辑
           

    此贴由 类xiaofeng_yh 在 2005-10-27 12:53:30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5-10-27 15:21:2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每个人都这么选的
    要看和丈夫的关系如何
    你去问问你父母
    他们会选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5-10-30 00:43:22 | 只看该作者
    一生中重要的应该不会只有一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5-10-30 13:36: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也早做过了,但是我最后没做完,因为觉得这个游戏太残忍了,我没办法把我做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5-11-1 21:18:55 | 只看该作者
    六楼的把俺要说的都说光了,俺还说什么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