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8679 回复:23 发表于 2005-8-12 22:03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09:5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刀笔论史]大国梦断六百年--郑和船魂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现象,如果你不知道啥叫宦官,咱就说通俗点儿----太监(什么?啥是太监?这个......)
    虽然都是阉过的男人,但太监对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不比那些“雄风凛然”的猛男壮汉来的小。要论到其中功劳最大的,那非“郑和”莫数。

    中国是陆上强国,却也有着漫长的海疆,对那片神秘莫测的大海,历代统治者只能以空洞的文学词汇遐想。三国时东吴的孙权算是有点眼光的,派了二个将军乘船到台湾,但对更广阔的海域,则不是当时的人力物力所能及的。宋朝小皇帝自杀在了海上,蒙古人进攻日本的船队被飓风刮进了海底,大海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片不详之地。
    到了1403年,一个叫朱棣的人做了中国的皇帝,这人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本来老朱要把帝位传给最心爱的大儿子朱标,没想到这丫儿短命,当太子没几年就挂了,二儿子三儿子也不长命,这老四想,怎么着也该轮到我了吧。可偏偏老朱爱屋及乌,不传儿子传孙子,让朱标的儿子朱允文当了皇帝。侄儿看不惯叔叔,叔叔也看不惯侄儿。结果是小的斗不过大的,叔叔赶跑了侄儿,成了明朝第三位皇帝。
    这朱棣是个有远大眼光的人,不但要做陆上皇帝,也要做海上君主。称帝后的第三年,也就1405年,派了个宦官郑和,带了一支巨型舰队远洋。

    这郑和是什嘛人呢?他本不姓郑,姓马。一直住在云南昆阳,小时候成了明军的俘虏(少年战俘?),被送入宫中成了太监。传说他相貌英俊,仪表不凡(阉了之后就更秀气啦),很受朱棣的喜欢。朱棣做了皇帝之后,赐小马改姓郑,并封了一个正四品的官(那年头,当官全靠长相)。
    朱棣要派船队远洋,第一个就想到了郑和。原因么,除了长相讨人喜欢之外,重要的是郑和有伊斯兰(回教)血统,加上他已是一个佛教徒,可以说是在宗教界吃得开的人物。南洋诸国都是宗教国,让郑和去是再合适没有了。
    1405年7月11日,郑和的庞大舰队,从我们嘉定北边的浏河长江口出发,开始了近30年的远洋史。
    郑的舰队有二万七千兵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所乘的战船,据小说《西洋记》所说,有一千四百五十六艘,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丈(一丈=3米,具体多少米,自己算去),简直是一座浮动宫殿,比后来哥伦布的旗舰“圣马利亚”号大上五倍。郑和在七次远航中,走访了60多个国家,最远一次横跨了印度洋,到达了非洲的索马里(没错,就是那个让“黑鹰坠落”的国家)。期间,有4个国家共11位国王,先后随郑和的船队来中国访问。这种“万国共享太平”的盛世,千古未有。

    今天的西方学者读到这段历史,始终百思不得其解,拥有一支如此庞大舰队的超级大国,为什么仅仅辉煌了三十年,就匆匆退出了海洋,把海域拱手让给后来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一个唾手可得的“海上大国”的荣誉,居然自动地被中国人慷慨地放弃了,就如同一个足球前锋面对空门,突然收脚停步。
    1433年,当时的明宣宗朱瞻基(朱棣的孙子)下诏宣布停止远洋活动,从此中国政府的船队在海洋上消失了。“闭关锁国”这个词,成了以后五百年间中国对外政策的主流。而就在60年之后,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踏上了美洲的土地。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被西方人的火器打败了;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却被西方人首先用于航海;中国人发明了纸和印刷术,却被西方人率先用作印制近代科学文献。中国是第一个派出远洋舰队的国家,但发现新大陆,称霸世界海洋的却又不是中国人。中国人心中有“大国之梦”,然而终成黄梁一梦,梦断海洋。

    郑和下西洋,别人读来自豪,我读来却极其心酸。
    西方人探索世界,是为了民族自强,国家谋利;中国人远洋,只是皇帝的一时心血来潮。西方人运回的是香料、日用生活品;中国人运回的,是大象、长颈鹿、奇花异草,还有那些长相怪异的国王。西方人取得的是征服,中国人取得的是朝贡。西方人书写的,是整个世界;中国人谱下的,只是那昙花一现的三十年......

    我不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但60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居然还将这一段历史视作自己的荣耀,而不从中吸取教训,沉浸在昔日大国的旧梦中,这是最为可悲的。
    哪一天,我们可以忘了“四大发明”、忘了“大唐气象”、忘了“郑和远洋”,民族的自强才有起始点。一直不喜欢日本人的作风,但而今想来,大和民族精神中贯有的“耻”感文化,值得我们仿效,不以昔日荣誉为尊,以今日落后为耻,知耻而勇,才是“郑和船魂”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品论小筑自本月起开设“刀笔论史”栏目,欢迎有兴趣评史的板油们入阁一叙。       

此贴由 yeshuwei 在 2005-08-03 09:51:35 最后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5-8-3 10:13:53 | 只看该作者
虽然都是阉过的男人,但太监对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提问:被阉过的也能叫男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5-8-3 10:14:4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小刀哥哥的论史贴一出来,我都不敢叫板了

男人和女人看历史的角度真的不同,对于郑和下西洋这一段,我的感受,更深的,则是对于当时皇族的一些想法,觉得朱GG有想法,是一个有远见的老皇罢了,对于郑和此人,无非就是一个有些胆量,有点外交手段的小卒子而已,并未曾记挂心上。整个明史来讲,这一笔在我心目中并非浓彩。居然能被小刀哥哥写得如此跌宕起伏大气非凡,火火实在佩服!!小女子的历史观实在太过狭隘,汗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1-3 15:44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地板
    发表于 2005-8-3 10:18:39 | 只看该作者
    火火把我夸得无地自容了,最近电视报纸上一直在宣扬郑和远洋以及民族精神,而我正好在看斯塔夫的《全球通史》。这小段历史放在中国,实在值得夸耀,但若放眼全球,则让我们汗颜了。所以有了以上想法。

    to: 临水。 阉过的男人......叫什么好泥......准男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5-8-3 10:21:50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小刀哥哥谈到了明史,火火也跟风写篇小女子眼中的明史,只不过小女子只爱皇帝,而且只爱有作为形象一流的皇帝,怕到时候被人拍砖,贯上一个“色女”的名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1-3 15:44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6
    发表于 2005-8-3 10:24:25 | 只看该作者
    好啊,自从刘秀GG之后,火火还没写过皇帝吧,期待你的大作。“色女”?天香国色之女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5-8-3 10:25:47 | 只看该作者
    to: 临水。 阉过的男人......叫什么好泥......准男人?

    回答:男人一旦被阉过,还能叫男人吗??准男人??大人的意思,你们这帮男人都是从太监转变过来的?? ,真如此,我可当真失敬了不是?
    我想这个观点只能代表你而不是全部男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5-8-3 10:27:20 | 只看该作者
    刘秀GG么,是我心中最爱来~!这一点毋庸置疑的~!一直都想写明末的历史,你知道的,我是大汉主义者,对于之后的国史实在不想多提,因此明末对我来说,是最伤感的一段历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1-18 08:5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9
    发表于 2005-8-3 12:16:4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张居正》,他的“万历新政”也许可以算是明朝的一次回光返照吧。也可以说是封建主义政权的又一次悲叹。社会发展至此,旧体制的消亡已是无法挽回。其后所谓的“康乾盛世”,皆是百足之虫未僵之象罢了。
    凡事最好都用辩证法。当年郑和下西洋,首先我们至今都未得出定论,前人此举目的何在。从客观上说,此行的确壮观,大国形象真的让一部分人在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随后一系列的“海禁”则实在让人叹息。这只能说明统治阶级只是想维护既得的利益,不想海上的不确定因素危胁自己。国家,说白了只是统治者的工具,国家强盛与否,关键全在统治者。民族的强大与否,虽然与国家并不绝对一致,但统治者的意志是起关键作用的。回到原话题,六百年前的远航,就算是一个民族打了一个无意识的哈欠吧。打哈欠,对己对人,真的并不会有什么实质的影响。最多就是让别人注意一下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5-8-3 13:54:54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学校里供奉郑和像,我们入门第一件事就是瞻仰凭吊
    这位航海先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