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8461 回复:38 发表于 2005-6-8 10:02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5-30 13:1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讨论][分享]社会阶层再生成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经济学家Samuel Bowles和Herbert Gintis  认为有四个因素与职业成功的获得紧密相关。这四个因素都与个体成长所在家庭的社会阶层从属有着密切关系。四因素包括:与工作任务有关的个性特征、自我呈现的方式(例如讲话的态度与衣着打扮)、归因特征(如种族、性别、年龄)以及个体所受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
例如家庭经济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成就的水平及其威望值。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不能像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接受到相当高水平的教育。从这个立足点来看,学校加强了现有社会分层并有助这种社会分层不变得延续下去。从归因特征来看,如种族或民族,某一特定民族群体的社会优势或劣势也与教育成就水平有关。
个性特征和自我呈现的方式与孩子自小成长的环境和在何种培养模式下被带大密切相关,小孩子的培养模式又与家长所从事的职业有直接的关系。研究发现,中产阶层的家长倾向于注重孩子的自我导向,工人阶层家长更强调对外部权威的服从。
也可以说,工人阶层家长比中产阶级的家长有专制和暴力倾向。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比他们上层家庭的同伴更容易挨打。另一方面,上等阶层子女被给与更多的自由去追求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工人阶级家长重视服从、整洁和诚实;社会地位较高的家长则强调好奇心、自控能力和幸福。

       

此贴由 breezy 在 2005-05-30 15:11:17 最后编辑
       

此贴由 breezy 在 2005-05-31 21:10:52 最后编辑
       

此贴由 breezy 在 2005-05-31 21:11:18 最后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5-5-30 13:38:40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5-5-30 19:22:0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东东和马克思爷爷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比起来,感觉上还是隔靴搔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0-9 16:39
  • 签到天数: 7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地板
    发表于 2005-5-30 22:22:15 | 只看该作者
    老马的东东都破产了 还信他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4 09:4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5
    发表于 2005-5-31 19:39:22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有点道理的

    "从这个立足点来看,学校加强了现有社会分层并有助这种社会分层不变得延续下去。"

    不懂

           

    此贴由 元宝妹妹 在 2005-05-31 19:39:56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5-5-31 20:09:5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元宝妹妹 在 2005-05-31 19:39:22  发表
    还是有点道理的

    "从这个立足点来看,学校加强了现有社会分层并有助这种社会分层不变得延续下去。"

    不...


    就是说:有钱人和他们的子女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获得更好发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穷人和他们的子女,因接受不起教育,没有技能,没法通过正当途径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始终处于社会底层。差距越拉越大。


           
    但是,这绝对不是学校的错。社会制度使然。
           

    此贴由 嘉年华 在 2005-05-31 20:13:36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05-5-31 20:40:18 | 只看该作者
    既然是社会制度使然,那么楼上的觉得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你觉得这是现存的什么社会制度下才有的这样的现象?
           

    此贴由 breezy 在 2005-05-31 20:40:47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5-5-31 20:50:3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reezy 在 2005-05-31 20:40:18  发表
    既然是社会制度使然,那么楼上的觉得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你觉得这是现存的什么社会制度...



    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法律等制度的总和。

    平等的不一定是公平的,而公平的可以是平等的,也可以是不平等的。如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平均主义的分配就是不公平的。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实际上不是收入的不公平,而是机会的不平等,或者是由不平等导致的不公平。机会平等被看作是实现社会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径,这种源于现代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把社会成员的经济平等规定为机会平等和结果的公平。机会平等的意思是,所有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其就业、投资、职务升迁、赚钱盈利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作为竞争主体他们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结果的公平指个人的努力与所得的对称。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勤奋努力,抓住机会,就可以从低收入者进入高收入者行列,所以机会平等可以促进结果的收入公平。机会平等意味着对身份特权的否定、对财产权的有效保护、对未来均等机会的开放。机会平等关键要有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合理的政策机制在机会平等中改善公平,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效的市场机制,二是合理的政策机制。现在的收入分配不公首先是市场平台的不公,远没有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如目前的要素市场没有市场化,距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这四个要求差距很大。劳动力市场依然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土地市场受到产权模糊的约束、资金市场受到若干歧视政策的影响。即使是市场机制运行良好,它所带来的收入分配格局也不能说是正确、合理、公平或合乎道德的。市场竞争机制本身有加剧贫富差距的特性。因此,政府有责任通过政策机制对过大的收入差距进行补救,如对弱者的援助、对垄断的遏制、对收入的调节等,从而改善公平。机会平等核心是保证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起点公平推进机会平等,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民平等竞争的权利,核心是保证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方面的起点公平。每个人的能力不等、贡献不同。之所以贡献不同,基本问题是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其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导致了收入的巨大差距。柬埔寨、尼泊尔、越南这些人均GDP是中国1/3的国家,都在教育上完全免费了,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让农村的义务教育免费,同时对农民工和城市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职业教育。中国目前有近8亿农民,占总人口的60%以上,但农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却不到15%.据估计,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3亿—4亿。如果一大堆人挤在一小块土地上的情况不改变,那中国的农民怎么也不会富起来。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并使他们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社会保障体系十分不足。覆盖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只有20%,医疗与失业保险的覆盖率不到20%.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利于起点公平,也是市场竞争的社会安全阀。

    这是我的意见,你看不懂我也没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05-5-31 21:17:22 | 只看该作者
    平等和公平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一点不是从大师您手中学来的
    您认为您的帖子中有什么学要特别解释以便我们看懂的地方吗,学生通常在这一点上是需要老师点拨的,不是么?
    这里是一个讨论的平台
           

    此贴由 breezy 在 2005-05-31 21:30:12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5-5-31 21:20:4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reezy 在 2005-05-31 21:17:22  发表
    平等和公平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一点不是从大师您手中学来的
    这里是一个讨论的平台


    我什么时候说过平等和公平是同一个概念。
    你什么意思?难道我发表自己的意见有错?我不是在讨论?来和你吵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