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片后有几个问题讲一哈,不知正确与否。一起讨论 
其一,初看那不舒服,毛病出在框太粗。粗壮不怕,就怕平均。铁兄弟我想咱们都知道绘画上讲天地关系。变化一哈估计效果立马OK。
其二,接上面说的问题,画面配LOGO和文字是平面设计范畴的说,按铁兄出身不应该如此随意吧,再怎么搞眼睛应该有个准的。建议框、文字和LOGO在放置时多看看调整到舒服了就OK了,但是其目的必须是陪衬。
其三,个人觉得本组作品从立意和想法上的确不错,镜中之影照自己也照别人。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各有不同。这里就不多“名词解释”。我们说创意是一组作品的成功一半不为过,从片子里知道铁兄的用意。也许还很朦胧。我总觉得视觉艺术是拍摄和画出来的不是靠说教。有探索必定有结果。话多了,既然是视觉感观的艺术那么必定是给别人看了,好那么就是你既然是想通过作品让别人亲历你的感觉中。话还是回到技术上。在那组作品里变化太单一,反射出的景物挑选不够,不具备代表性。题目有了但切入的“点”在那里。这个是一个不吸引人的地方。再就我们是一组组照。如果算按组照拍摄的话。他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要素,在这里我不想多说。找书看一哈就知道了《纽约摄影教材》里有。咱们说简单的。比方说一部电影,它的镜别肯定有变化,有变化就丰富非常简单。
再有就是题外话了,铁兄如果从那些画面里找到趣味我觉得你就成了。赫赫(有我电话可以私聊,这里林子大什么鸟都有以为我在放毒那)。
好久不打字了,有笔误口误见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