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592 回复:1 发表于 2004-8-15 21:42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3-3-8 14:5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8-15 21:4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祝福》读后感
      今年暑期生活中我看了一篇鲁迅先生的作品《祝福》,这篇文章让我在暑期生活中受益非浅,让我知道了封建思想对女性的迫害,也让我知道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是吃人的筵宴。
      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但她的逆来顺受的性格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与中国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一样,她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但是这样可怜的要求,也被封建文化和冷漠的社会所拒绝。如同鲁迅先生所说,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祥林嫂年轻时就成了寡妇,她的婆婆要把她卖给贺老六,给小叔子准备结婚的钱。一心守节的祥林嫂全力反抗,竟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当时封建社会的妇女丈夫死后要为他守节,如果不守节就是当时社会的下品,她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祥林嫂屈辱地再嫁后,相反的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生下了一个孩子,过了不久她的丈夫又死了,虽然不幸,但是还有儿子,这是她的希望。不幸的是儿子又被狼吃了。祥林嫂没有了依靠,没有了立足之地,只好又流浪到鲁镇来。每个人都认为她是个不节之人,最后她在炮竹声的祝福中死去。
    鲁迅先生将封建节烈观念视作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他说“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祥林嫂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节烈女子”。虽然社会环境造成了祥林嫂的死,但我认为她也是个卑怯者,她并没有与封建思想反抗,而是选择逆来顺受的死在这个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中,如果还想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发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意图生存,而卑怯,结果就地死亡。
    文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4-8-15 21:42:20 | 只看该作者
    。。。我靠,怎么跟我当年给10多个人写不同的读后感一个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