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学外语的人都有这样的心得体会:记忆和熟练地运用单词总是很累。要么记不起某个单词的中文意思,要么记不起所需表达的事物的外文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学语言的人而言,背单词的过程总是这样的:设法记住一个单词的中文意思——努力回想与某个中文相对应的单词/努力回想某个外文单词的中文含义——写作、口头表达或阅读很不流畅。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将外文翻译成中文——用中文组织想要表达的想法——努力把中文翻译成外文。可见我们的大脑承担了多么繁重的任务啊!难怪我们的脑子有时会“卡壳”。其实这个过程是可以改变的。我要提出的方法就建立在改变这个过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试着设法记住外语单词所指代的事物或概念的形象。例如,我们背rice这个单词的时候不应拼命记它的中文含义“米”,而应设法在脑海里留下rice的形象——白花花的米粒儿。这样我们下次要表达米的时候能很容易地想起rice,因为我们的思维过程已经变成了理解外文单词(rice 是米)——留下形象(rice 是白花花的米粒儿)——想要表达某个想法(想要说“米”)——回想起某个形象(想起白花花的米粒)——想起相应的外文表达方式(说出或写出rice)。这个思维过程对我们的大脑的要求低多了,因此我们的大脑也能运作得更流畅了。其实,语言归根结底起源于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和概念。如果我们能做到记住外文单词所指事物或概念的形象,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做到母语与外语之间的自由转换,即从母语到形象,从形象到外语,外语到母语的转换恰恰相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