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014 回复:3 发表于 2013-6-20 09:18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30 18:26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09:1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评"富春":拉低电影市场品位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电影《富春山居图》,最近引起一场热闹的口水仗。一边倒的负面评论,一些电影网站给出的超低分评价,与其耀眼的明星阵容、铺天盖地的宣传阵势和高涨的票房形成鲜明对比。
      在此之前,几部中小成本国产电影的高光表现,给了中国观众久违的信心。一时间,赞歌四起,仿佛中国电影已然进入黄金时代,一路坦途。但是,随着被戏谑为“林志玲专场Cosplay”的《富春山居图》横空出世,观众刚刚燃起的信心又被现实狠狠地“磕”了一下。

      大明星、大投入、大制作,《富春山居图》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片。然而,所谓“大片”的概念,可以衡量投入规模、可以判断演员级别,但无法反映影片的品质高低。不少电影人迷信技术决定一切。对硬件投入过多的精力,已经成为许多中国影人的“大片迷思”,正如一些电影专家指出的,如今的中国电影遭遇的是“三薄三厚”的问题,即“薄了创作厚了制作”、“薄了艺术厚了技术”、“薄了人文情怀厚了商业利益”。

      这样的“厚此薄彼”,不断拉低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品位。斩获台湾金马奖的电影《逆光飞翔》,据说自上映以来取得了“零差评”的好口碑,但在《富春山居图》面前,只有扮演票房炮灰的份。据报道,截至16日,《逆光飞翔》仅收获541万元票房,而《富春山居图》累计进账2.6亿元。在院线的选择和观众的审美驱动下,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虽屡遭诟病,却频繁上演。于是,有人这样说,如今的中国电影,缺的不是资金、技术等硬件,而是会讲故事的人,欠缺的是对电影的尊重与诚意。

      当前,中国电影业还是朝阳产业。票房的一路飚红,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二、三线城市等市场的快速“开垦”,以及电影作为大众娱乐消费方式的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市场空间总归是有限的。一旦增速减缓,中国电影业如何维持高位运行,值得深思。

      美国电影业的发展或可作为镜鉴。进入21世纪后,美国影院数量、观影人次都在减少,电影产业遭遇过多次危机。但好莱坞最终凭借商业化运作、讲故事的能力、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使产业保持平稳发展,“美国电影流水线上生产出的电影,即便不卖座,但至少在讲故事等基本功上是扎实的。”一位在美国研修电影的朋友如此描述。

      试想,如果有一天中国电影遭遇同样的发展瓶颈,我们能否凭借现有的软实力实现超越?没有敬意和诚意的“烂片”,或许能在速度好于质量的新兴市场捞上一笔,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无法成为中国电影的持续动力,更无法帮助中国电影度过可能的瓶颈危机。

      强身须先固本,内容为王是电影产业的起点、更是落点,电影人只有诚意十足地讲好故事,才能为电影产业安上“永动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30 18:26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09:20:13 | 只看该作者
    自从1999年的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之后我几乎没看过任何和刘德华有关的电影。不吹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10-17 08:3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6-20 10:05:28 | 只看该作者
    我提前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7-17 11:4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地板
    发表于 2013-6-20 10:06:26 | 只看该作者
    我能评价人民日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