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5-11-30 09:38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呵呵,同人
我不同意你那个“朋友”的观点
什么叫只要留住中层
那么区区一个职员又何必把他招进来呢,与其如此,当初就不该招了啊,反正有这些所谓的人才在企业
未来二十一世纪,最大的能力,就是组建一个积极向上,有着非凡学习力和行动力的团队的能力,组建这实力,可以保持领先的优势,这是企业的命脉。其次,一定是样的一个团队,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自己。我们要时刻问自己,拿掉自己的位置,还剩什么?现在真正的人才,对一个领导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记得当年我们的一个同事,在应聘的时候,就问了一句:我能不能跟到一个好的带头人?我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纯粹用钱请来的人,也会因为更高的钱而走。下策留住金钱,中策留住企业,上策留住人才,利益的合作是变化的,落难的合作是暂时的,只有真正理念上的合作,才会长长久久。做事要作有发展的钱,赚钱要赚长久的钱,你有多大的格局,才能吸引到多好的人才。如果你定位一个小舢板,那么随便拿几块木板糊糊,只要能漂起来就成了,如果要一条游艇,则需要更好一些的材料,如果定位是一条航空母舰的话,需要的材料,每一丝一毫的精确度,那又是另一个高度。当然,难度不同,抗风浪的能力也不同,中国加入世贸后,与世界同步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世界的经济大潮中,你的团队是个什么规模的团队,什么性质的团队,才能真正决定将来的命运。
一个好的企业,起决定作用的,有三个重点。首先的重点,是产品。优质的产品,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且有着非常雄厚的研发好的制度。产品好,说明有市场,而制度好,值得为之努力,才可以留人。第三,一定要有好的企业文化。什么样的风气,什么样的氛围,才能留住什么样的人才。
倾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这样的带动力,永远最鼓舞人。国民党那时候为什么输给共产党?因为国民党说:T.M.D给我上,谁后退我毙了谁,而共产党则说:共产党员跟我来。哪一个更有斗志?
如何教育自己的团队呢?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自我检讨,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勇于认错。改变自己才能影响他人,光用说的,是没有办法去让别人接受的。
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得象家一样。最强有力的武器,是感动,最伟大的力量,是爱。如果能随时做到让人喜欢让人感动,这个企业,是没有人想离开的。
金钱不是保障,企业不是保障,甚至团队也不是保障。真正的保障是什么?扎根于教育。一定要教育出一个懂得感恩,珍惜,在乎的团队,这样,无论什么样的冲击,大家都会抱成团,心连心,肩并肩,笑看风云过。
一个企业的分为:高、中、低这3层次。
管理工作是依托于各种基本资源(人、财、物)来展开的,其中人力资源是最关键的。既然人力资源是最关键的,那么是否该用好的方法留住人才呢?“ 纯粹用钱请来的人,也会因为更高的钱而走。”这句话很有道理,人才并不完完全全是因为你的薪酬来的,他们也会考虑其它方面。如果一个企业有家的感觉,他们会觉得温馨(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不会为了更高薪酬放弃自己想要的工作环境。
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但是每个人都有需求,在整个需求的过程中人们永远都有对美的需求和对知识的需求。(其中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需要层次,所以激励人的满足程度也需要不同的方式。当一种需要得到有效的满足,那这种需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将会消失,而最高一层次的将会凸出;当一个人高一级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会推而求其次,会对更低层次的需要更观往。
而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呢?
第一,也应该运用心理学去挑选员工。当然,在有些该满足人才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方面,可以让他们发挥,而在有些方面不能让他们为所欲为。企业其实该引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X理论)认为一般人们是逃避工作讨厌工作,而使用“惩罚相威”使他们完成企业目标;(Y理论)认为:一般人是视工作如游戏般自然,这是最能激发他们的内心的快意,而不是压抑,而此时奖惩能使他们认同起企业的目标,接受并争取挑“重担”,对解决企业某种问题有创见。也许这些理论会使人觉得枯燥而且没有用处,不过真的很有见地。
第二,也需要对企业的形势进行分析评估,首先就是外部环境的分析(也就是机会与威胁),其次就是内部资源的分析(也就是优势与劣势),最后就是做为一种总结的SWOT分析(也就是把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做总结)。
那么最后呢?
当然是大家都希望公司是自己的家,有归属感,安全感。就像暗天使所说的“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得象家一样。最强有力的武器,是感动,最伟大的力量,是爱。如果能随时做到让人喜欢让人感动,这个企业,是没有人想离开的。”
A:企业"以人为本",但我们应该要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人为本",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本,只有能为公司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富有责任心和创造力的人为本.
b:以什么样的人为本?那么你认为呢?如果是没有用的“人”,你说管理者会招聘他回企业吗?不会!所以,不用表明是什么样的人,而是该讨论企业有没有真正用到招聘回来的人!而作为管理者,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自己亲自去招聘,是靠自己的雇员去,但也起“监督”作用,因为管理者会在雇员招的人回来的同时,对被招回来的人进行所谓的面试
A:不错,进到公司肯定是要面试的,相对也是优秀的.但优秀的人不一定他就会发挥自己优秀的能力.只要他能用心去做,我想一定是公司"以人为本"的目标之一.
我相信一句话,人努力才有机会,而不努力,一点机会都没有.
同人,相信这偏帖子不会陌生吧,当时在BBS上讨论的也是火热的呀
说穿了,就是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咯 
此贴由 想一个人孤单 在 2004-04-13 13:55:03 最后编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