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4765 回复:10
发表于 2008-6-19 23:11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3-7-24 15:05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8 00:51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俄罗斯“独子”:“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
1983年2月22日,前苏联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建造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该舰又被称为1143.5级,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有意思的是,该舰在建造中先后有过几个名字,“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勃列日涅夫”号和“第比利斯”号,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该舰最后被定名为“库兹涅佐夫”号。
“库兹涅佐夫”号全长306.3米,水线长279.9米,宽37米,吃水9.87米,标准排水量53000吨,满载排水量65000吨,最大排水量66000吨。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00000万马力,最大航速29节。其飞行甲板长304.4米,宽72米,机库长152米,宽26米,高7米。其人员编制为1960,其中600余名航空人员。
“库”舰装载了强大的防空火力。主力为4座SA-N-9垂直发射防空导弹,每座有6个发射单元,每个单元备弹8枚,总共备弹192枚,射程15千米;另有8座CADS-N-1“嘎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系统配置为2座30mm6管炮和8枚SA-N-11近程导弹,火炮射程2500米,导弹射程8000米;此外还有AK-630型6管30mm炮4座,射程2500米,发射率3000发/分。
作为反潜武器,该舰在舰尾两舷处各布置了1座RBU-12000十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射程12000千米。其电子设备有:1部“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1部MR-710“顶板”三座标对空/对海雷达;2部MR-320M“双支撑”对海雷达;4部MR-360“十字剑”火控雷达,用于SA-N-9;8部3P37“热闪”火控雷达,用于SA-N-11;1部“蛋糕台”战术空中导航雷达。电子对抗设备为“酒桶”和“钟”系列,另有2部PK-2和10部PK-10干扰箔条发射器。
“库”舰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是一个奇妙的“混合物”:它既有舰队型航母特有的斜直两段甲板,又有轻型航母通用的12度上翘角滑跃式起飞甲板;没有装备弹射器,却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战斗机。这之中的奥妙就在于它将英国首创的“滑跃式”起飞方式与自己气动性能优异的苏-27战斗机相结合,在牺牲飞机作战性能的情况下,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舰”,但仍自称为“载机巡洋舰”。“库”舰的服役使世界海军中首次出现了滑跃起飞、拦阻降落这一新颖的航母起降方式。通常情况下,其载机方案为:20架苏-33战斗机,15架卡-27反潜直升机,4架苏-25UGT教练机和2架卡-29RLD预警直升机。
前苏联航母的发展可谓历尽沧桑,在经过“莫斯科”和“基辅”两代“准航母”之后,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动用了800多个行业的专家和大约7000多个工厂、制造厂最终建成了“库兹涅佐夫”号,圆了拥有大型航母的长久梦想。不幸的是,在千辛万苦地催生出“库”号之后,前苏联解体,俄罗斯再也没有经济能力来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库”号后续舰“瓦良格”号被中止建造,待价而售;更先进的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被中止建造,已完工部分被拆毁,致使俄罗斯航母发展再遇重大挫折,“库兹涅佐夫”号也只能成为一 个生不逢时的“独生子”。 俄罗斯“独子”:“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 俄罗斯“独子”:“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 俄罗斯“独子”:“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
此贴由 马曲主合 在 2008-06-19 16:54:57 最后编辑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3-7-24 15:05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8-6-19 16:58:47
|
只看该作者
喂喂喂,不对啊!游戏规则是:后一种武器必须克制前一种啊! 你用常规动力航母来比我的核动力航母,这个不对吧!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8 00:51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那我发一个只要能克你的任何武器都可以咯.......
此贴由 马曲主合 在 2008-06-19 19:54:34 最后编辑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8 00:51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夏尔·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夏尔’戴高乐”号是法目海军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惟一一级采用核动力的中型航空母舰。该舰原计划1996年服1z又ri.,但由于技术与设计上的缺陷,下水后事故不断。先是发现飞行甲板短,导致E一2C预警机不能正常起降。而后海试时竞将螺旋桨掉在大西洋里,潜水员最终也未能将其捞起,引起法国舆论对“戴高乐”号的批评不绝于耳。
设计 1980年法国决定建造两艘相同的多用途航空母舰,以替换老旧的“克莱蒙梭’’号和‘‘福熙”号航空母舰。首制舰以法国已故总统戴高乐的名字命名,~OR91。1986年开工,1994年下水。
影响凭借其优良的总体性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可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中型核动力航母。经过漫长等待终于使法国海军如愿以偿,2001年戴高乐号终于正式服役。到21世纪初,“戴高乐”号正式形成战斗力,法国海军的总体实力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足“戴高乐”号使用与“凯旋”级核潜艇相同的核反应堆。虽然降低了成本,但是也造成了其最高航速只有26节的遗憾。
生产商:法国布雷斯特造船厂 排水量:标准36600吨,满载40550吨 ~bNS2,-l-:舰长261 5米,舰宽64 4米,吃水8 5米武器系统:。座六联装“萨德拉尔”近程导弹系统,4座8单元发射‘‘紫菀”一1 5导弹的‘‘瑟弗莱尔、’垂亘发射系统,4座AMBL2A干扰物发射装置 舰载飞机:新型“阵风”M型战斗机,“超军旗”攻击机,E 20预警机等各种舰载机4。架 舰员:11 50人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3-7-24 15:05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6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8-6-19 20:30:12
|
只看该作者
“奥斯卡”-Ⅱ型巡航导弹核潜艇
1.基本性能
排水量,水面/水下(t):13900/18300
主尺度,长×宽×吃水(m):154×18.2×9
轴功率MW(hp):73.5MW(100000hp)
航速,水面/水下(kn):20/33
续航力(nmile):300000
下潜深度(m):500
艇员编制(名):107
动力装置:2台VM5型压水堆,2台蒸汽轮机,双轴,2个7叶固定螺距螺旋桨。
导弹发射筒:24具。
导弹:SS-N-19巡航导弹。
鱼雷发射管:4具533mm。2具650mm。
鱼雷:53型、65型鱼雷。
反潜导弹:SS-N-15、SS-N-16反潜导弹。
水雷:32枚。
声呐:“鲨鱼鳃”型主/被动中低频搜索和攻击用艇壳声呐,“鲨鱼肋”型被动低频舷侧阵声呐,“鼠鸣”型主动高频攻击用艇壳声呐,“金字塔”型被动甚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
导航:惯性导航,卫星导航,无线电六分仪。
雷达:“窥探对”型、“窥探片”型对海警戒雷达,I波段;“穿孔盘”型火控雷达;“场灯”、“方环”型侦察雷达。
通信:自动无线电通信系统,“活动弹簧”型卫星通信,低频、甚低频拖曳浮标天线,极低频浮力天线。
电子对抗:“圆边帽”型、“团砖”型、“棒砖”型电子对抗措施;“克里姆”-2型敌我识别器。
指挥和控制:作战控制情报系统。
2.总体布置与结构
该级艇采用水滴形线型,双壳体结构。采用变直径的圆筒形耐压壳体,中部直径8.5m,两层壳体之间的间距约为4m,所以艇体很宽。艇体首尾非耐压壳体呈圆锥形,具有水滴形首部,尾部是十字形操纵面,指挥台围壳较长约32m。为了容易破冰浮出,指挥台围壳装设了加强板,围壳顶做成圆形加强盖。在围壳内设有漂浮救生舱。首水平舵靠近首部,可以收回艇体中。
I型艇内分9个舱室,采用小分舱结构(见图2.2-10)。Ⅱ型艇多设一个舱室,排水量增加了约1600t。
3.动力装置
该级艇装备了2台VM5型紧凑布置压水堆装置。每台反应堆热功率200MW。两台反应堆沿艇中心线串联布置,可提供轴功率73.5MW(100000hp),堆芯寿命12年以上,可使艇具有300000nmile续航力。该级艇采用两台蒸汽轮机,双轴,两个7叶固定螺距螺旋桨,艇的水下航速达33kn,电力推进航行速度5kn。
重要机械设备采用组合式结构,浮筏式整体减振机座,辐射噪声低。
4.武器系统
该级艇装备24具SS-N-19导弹发射筒,布置在艇前中部耐压壳体与非耐压壳体之间。指挥台围壳每侧有6个矩形盖板,长约7m,宽约2m,内装2具导弹发射装置,与垂线成45度斜角布置。
SS-N-19反舰导弹(“花岗岩”型)是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中远程超音速(1.6Ma)掠海飞行的多用途导弹,是SS-N-12导弹的改进型。该型导弹可从水下发射,射程500km,战斗部为750kgHE炸药或500ktTNT当量核装药。
艇上装有4具533mm和2具650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53型鱼雷,航速45kn,航程20km,潜深300m;65型鱼雷,航速60kn,航程40km,潜深1000m;SS-N-15反潜导弹,射程50km,战斗部为200kt当量核深弹;SS-N-16反潜导弹,射程120km,战斗部为40型主/被动声自导鱼雷。自卫武器装载量28枚。
5.电子设备
该级艇的声呐系统有“鲨鱼鳃”型主/被动中、低频搜索和攻击用声呐,“鼠鸣”型主动高频攻击用声呐,“鲨鱼肋”型被动低频舷侧阵声呐,“金字塔”型被动甚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用于被动搜索远程警戒。
导航系统有惯性导航、卫星导航、无线电六分仪等组成的综合导航系统。艇上装有“窥探对”型I波段对海警戒雷达,“场灯”、“方环”型侦察雷达,“穿孔盘”型火控雷达。
通信系统有“活动弹簧”型卫星通信设备,低频与甚低频拖曳浮标天线。极低频拖曳浮力天线,浮力电缆长630m,拖曳深度90m。
该级艇装备了作战控制情报系统和先进导弹射击指挥仪,具有多种目标攻击程序和抗干扰能力。电子对抗设备有“圆边帽”型、“团砖”型、“棒砖”型电子对抗措施,“克里姆”-2型敌我识别器。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8 00:51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美“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被誉为“当代潜艇之王”。就整体性能而言,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
“俄亥俄”级核潜艇的艇体属单壳型,在结构与布置等方面均与众不同。艇体艏艉部是非耐压壳体,中部为耐压壳体,整个耐压体仅分成四个大舱,从艏至艉依次是指挥舱,导弹舱,反应堆舱和主辅机舱。指挥舱分为三层:上层设有指挥室,无线电室和航海仪器室;中层前部为生活舱,后部为导弹指挥室;下层布置4具鱼雷发射管。导弹舱共装24枚“三叉戟”导弹,对称于中心线平行布置。反应堆舱的上部是通道,下部布置反应堆。主辅机舱布置动力装置。
“俄亥俄”级核潜艇的电子设备主要包括水声探测,导航和通讯三部分。艇上装备10余部水声探测设备,最主要的是AN/BQQ-6型声纳,该声纳以主动工作方式为主,探测距离5-10海里,以被动方式工作时探测距离可达100海里。艇上的中心计算机可把整个导航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了集中自动控制。通讯系统设施齐全,性能优良,可在300米深处接受岸台信号,从而避免被卫星和敌机发现。
“俄亥俄”级核潜艇的武器装备除4具鱼雷发射管外,主要是“三叉戟”导弹,它分为I型和II型两种。I型导弹战斗部为Mk400型分导式弹头,每枚有8个10万吨级当量弹头,最大射程为4600海里。II型导弹战斗部改用Mk500型分导式弹头,每枚载有14个15万吨级当量分弹头,最大射程为6000海里。
“俄亥俄”级核潜艇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核威慑战略的重要保证之一,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上携带的24枚导弹,336个分弹头可以在半小时内摧毁对方200-300个大中型城市或重要的战略目标。
排水量:18750吨
规格:全长560英尺(170.7米);全宽42英尺(12.1米),吃水36.4英尺(11.8米)。
装备:SSBN 726至SSNB 733;三叉戟Ⅰ型(C-4)潜射弹道导弹24枚,SSBN 734以后:三叉戟Ⅱ型(D-5)潜射弹道导弹、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顾耐德Mk 48鱼雷。
主机:一具通用电气S8G自然循环压水冷却式核子反应炉、涡轮导气驱动系统(60000轴马力),单轴,航速20节以上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3-7-24 15:05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8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8-6-19 20:41:2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象是不相克的吧。
算了。我接下去!
别怪我没提醒你,我这里可是有一样专门对付你俄亥俄的武器哟!
俄罗斯鲨鱼级核攻击潜艇
(一)研制背景与计划
1.型号的产生
1971年,美国正式批准“三叉戟”(Trident)核潜艇发展计划。这种远程弹道导弹核潜艇对前苏联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对付这种巨型核潜艇,前苏联在“维克托”-Ⅲ(Victor-Ⅲ)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基础上,从70年代初开始发展“鲨鱼”(Akula)级攻击型核潜艇。
前苏联于1972年批准了该级艇的战术技术任务书,开展设计研究工作,与其同期开展研究工作的还有“塞拉”(Sierra)级、“麦克”(Mike)级攻击型核潜艇。这三级核潜艇于80年代初期同时投入使用,显示了前苏联“潜艇海军”的强大实力。
2.研制计划
计划概况
“鲨鱼”级核潜艇的发展目标是提高攻击力,降低噪声,提高生命力和总体远洋作战能力。其发展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即I型艇和Ⅱ型艇。
I型艇共建造了11艘,但在共青城造船厂建造的第10艘艇在船台上被拆除,故只有10艘艇服役。
90年代开始进行I型艇的改进型设计,主要是改善艇的线型,艇体加长了7m,耐压壳体也有所加长,改善了艇的声学性能,降低了噪声,提高了探测能力。目前Ⅱ型艇首艇已服役,仍在建造后续艇.
(二)总体性能与装备
1.基本性能
排水量,水面/水下(t):7500/9500
主尺度,长×宽×吃水(m):110×14×10.4
轴功率MW(hp):36.75(50000)
航速,水面/水下(kn):20/36
续航力(nmile):300000
下潜深度(m):600
艇员编制(名):85(军官31名)
动力装置:1台VM5型压水堆,2台GT3A型蒸汽轮机,2台应急推进电机,单轴,7叶螺旋桨。
鱼雷发射管:4具533mm,4具650mm,6具533mm外部发射管。
导弹:SS-N-21远程巡航导弹,SA-N-5/8防空导弹,SS-N-15和SS-N-16反潜导弹。
鱼雷:53型、65型鱼雷。
水雷:50枚自航式沉底水雷、反潜水雷。
武器装载量:46枚。
声呐:“鲨鱼鳃”型主/被动中低频搜索和攻击用艇壳声呐;“鼠鸣”型主动高频攻击用艇壳声呐;“散射”-3型被动甚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
导航:惯性导航、静电陀螺仪、卫星导航、无线电定位仪等组成的综合导航系统。
雷达:“窥探对”工波段搜索雷达,“场灯”测向仪。
通信:中波、短波、超短波通信设备,甚低频拖曳浮标天线,极低频拖曳浮力天线。
电子对抗措施:“停车灯”型侦察雷达,“圆边帽”及“砖群”型电子对抗设备,“克里姆”-2型敌我识别器。
指挥和控制:“公共汽车”型作战情报指挥系统。
2.总体布置与结构
该级艇采用水滴线型,双壳体结构。长宽比为7.86,接近最佳值,阻力较小。指挥台围壳较长,纵剖面为弧形机翼状(见图2.2-12),横剖面为带曲率的馒头状,围壳低矮而流畅。尾部为十字形操纵面。垂直鳍上有一个流线形导流罩,用于收藏拖曳线列阵声呐。艇体外表面敷以80mm厚的消声瓦,流水孔较少,大的开孔能自动关闭。在指挥台围壳内还设有全艇的漂浮救生舱。
2.2-12俄罗斯“鲨鱼”级攻击型核潜艇
艇内布置分为7个舱室,即鱼雷舱、生活舱、指挥舱、辅机舱、反应堆舱、主机舱和尾舱。
3.动力装置
该级艇采用了一台VM5型压水堆装置,为紧凑型布置,堆热功率200MW,可提供轴功率36.75MW(50000hp),使艇具有高达36kn的航速。
艇上采用了2台GT3A型蒸汽轮机减速齿轮机组,采用浮筏减振,2台应急推进电机,单轴,装有一个7叶大侧斜螺旋桨。
4.武器系统
该级艇装有8具气动液压平衡式鱼雷发射装置,其中4具为533mm,4具为650mm。携带53型鱼雷,航速45kn,航程20km,潜深300m;65型鱼雷,航速60kn,航程40km,潜深1000m;SS-N-15反潜导弹,射程50km,战斗部为200kt当量核深弹;SS-N-16反潜导弹,射程为120km,战斗部为40型主被动声自导鱼雷。该级艇还可携带18枚SA-N-5/8型防空导弹,能够对付反潜飞机构成的威胁。
该级艇可携带SS-N-21远程巡航导弹,战斗部为200kt当量的核弹头,也可换装500kg烈性炸药的常规弹头,射程3000km,巡航高度25~200m,采用等高线地形匹配与惯导系统导航,可对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攻击。
该级艇可携带自航式沉底水雷、反潜水雷、反潜火箭锚雷,火箭上浮水雷等30枚水雷。
此外,该级艇的Ⅱ型艇在首部还有6具外部鱼雷发射管。艇上武器装载量达46枚。
5.电子设备
该级艇的声呐设备有首部“鲨鱼鳃”型低中频艇壳声呐,以被动方式进行搜索警戒。“鼠鸣”型高频主动搜索跟踪声呐,对潜探测距离20km,对水面舰艇探测距离60km;“散射”-3型被动甚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用于远程被动探测警戒,探测距离达100km以上。艇上还装有声速梯度仪、噪声监测仪、测冰声呐和测深仪等。
该级艇装备了综合导航系统,包括惯性导航、静电陀螺仪、卫星导航及无线电定位仪等设备。
雷达和电子对抗设备包括“窥探对”I波段搜索雷达,作用距离27km,“场灯”测向仪,“圆边帽”及“砖群”电子对抗设备,“克里姆”-2型敌我识别器。
该级艇装备了常规的中波、短波、超短波通信设备,装备了甚低频拖曳浮标天线,可接收本土20多个长波发射台的信号。艇上还装有“活动弹簧”型卫星通信设备,以保证潜艇与舰艇和飞机的通信。艇上还装有极低频拖曳浮力天线,可进行水下90m潜航通信。
该级艇装有“公共汽车”型作战情报指挥系统,通过计算机统一搜集和处理各种传感器发出的信息,解算多批目标运动要素,显示战场态势,提出作战建议,控制武器发射等。
(三)技术特点分析与述评
1.技术特点
该级艇是俄罗斯最新建造的巨型攻击型核潜艇,可执行多种作战任务,技术水平与美国“海狼”级核潜艇相当,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攻击力强
该级艇装备了8具艇内鱼雷发射管和6具外部鱼雷发射管,可发射鱼雷、反潜导弹以及远程巡航导弹,还可发射防空导弹。共装载46枚武器,功能齐备,性能先进,可完成反潜、反舰、防空、对陆攻击等多种作战任务,攻击力强。
(2)功率大,航速高,机动能力强
该级艇装备了一台大功率、高性能、紧凑布置型压水堆装置,使航速达到36kn,在设计上几乎是目前现役核潜艇最高的航速,机动能力强。
(3)噪声低,隐身性能好
近年来俄罗斯核潜艇采用了美国采用的所有最新降噪技术,浮筏减振,艇外敷设消声瓦,艇体外形光顺,减少流水孔,采用7叶大侧斜螺旋桨等,使噪声很低。
该级艇又采取了一系列隐身措施,下潜深度达600m,因此,隐身性和美国“海狼”级核潜艇相当。该级艇上装备了很多非声探测传感器,增强了探测能力。
(4)自动化水平高
该级艇除设有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外,动力系统设有集控室,采用集中控制台控制,潜艇操纵控制也设有集控台,艇上设有自动舵、随动舵、人工舵各种控制设备,还设有艇务自动化控制系统,因而自动化水平高。艇员共有85人,艇员的排水量负荷达107.1t/人,比美国“海狼”级核潜艇高55%以上。
(5)居住性好,自持力高
该级艇的居住性较以前各级艇有较大改善,艇员住舱宽敞,生活设施齐备,因而自持力
达100天。
2.技术改进
该级艇分为I型艇和Ⅱ型艇,Ⅱ型艇比I型艇长7m,主要是增加了降噪设备,外部鱼雷管及电子设备,性能有较大改进,排水量也增加了400t。
3.发展前景
该级艇是目前还在建造的一级核潜艇,在2010年以前还会有所发展,仍是俄罗斯攻击型核潜艇发展的重点。
4.“亚森”(YASEN)级核潜艇(885型)
俄罗斯在“鲨鱼”-Ⅱ级核潜艇的基础上发展了“亚森”(Yasen)级攻击型与巡航导弹型相结合的核潜艇。
“亚森”级核潜艇预计建造7艘。首艇“北德文斯克”(Severodvinsk)号于1993年12月21日,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放龙骨,预计2003年下水,2005年服役。第2、3艘艇也已于1996年10月、1998年1月开工建造,将于2005年以后服役。
该级艇将执行攻击型与巡航导弹型两种核潜艇的作战任务,能进行反潜、反舰和对陆上目标进行攻击等多种任务。
该级艇排水量为5900/8600t,主尺度为111×12×8.4m,装备一台一体化压水堆装置,两台蒸汽轮机,单轴,轴功率44.10MW(60000hp),水下航速31kn,艇员77名(军官22名)。
该级艇采用水滴线型,艇内分7个舱室布置,即鱼雷舱、居住舱、指挥舱、巡航导弹舱、反应堆舱、主机舱和尾舱(见图2.2-13)。
该级艇装备4具650mm和2具533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53型及65型鱼雷,SS-N-15、SS-N-16反潜导弹。在指挥台围壳后面巡航导弹舱布置了8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管,可发射SS-N-27型远程巡航/反舰导弹,武器装载量38枚。
该级艇采用了新型综合声呐系统,包括首部球形基阵的主被动低频声呐,用于搜索和攻击,舷侧阵声呐和被动甚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等。艇上装备改进的综合导航系统,并采用静电陀螺仪、卫星导航、I波段搜索雷达和电子对抗警戒雷达。该级艇采取了各种降噪措施,艇内外敷设了不同性能的吸声涂层和消声瓦,比“鲨鱼”级核潜艇噪声还要低。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8 00:51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俄РПК-8型反潜火箭系统
上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合金”国家科学生产联合体完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РПК-8型反潜火箭系统的设计和研制工作,随后进行生产。该系统主要采用经过30多年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龙卷风-2”反潜系统的主要部件。РПК-8新型反潜火箭系统的主要特点就是对潜艇的杀伤概率大大提高,与“龙卷风-2”反潜系统相比,提高了7-9倍,一次齐射对4.3公里距离内、海底1000米深度内所有类型潜艇的杀伤概率高达80%。
这种反潜火箭系统使用可靠、方便、维修简单、战斗实力较强,已经发展成为俄海军新型高效反潜武器系统(出口型为РПК-8Э),主要用于近区防护水面舰艇免受潜艇攻击,同时可拦截来袭的鱼雷,对抗敌方攻击舰艇,杀伤敌方派出的蛙人分队。新型反潜火箭系统的制造是水文动力学、声纳学、爆破物理学等领域大量系列研究的结果,系统空重约9000千克,主要由212毫米口径90Р反潜火箭、РБУ-6000型反作用力投弹器、ПУС-Б射击指挥系统及装药、供电、储存装置等组成。
新型212毫米90Р反潜火箭,外表上与普通深水炸弹无异,但实质上却有重大区别。它由导弹部分、分离系统和水下重力弹头组成,最关键的部位在于水下重力弹头,装配稳定尾片,保障水下运动的稳定性能,内有自导系统,在导弹入水后自动分离,自导系统能对水下周围环境进行主动声纳定位,捕获目标后,重新制导,飞向目标把其摧毁。其有效使用半径约130米,一旦目标指示错误或水下目标改变位置,水下重力自导弹头能迅速搜索目标,然后急速冲向目标,可穿透无论是单体还是双体构造的潜艇比较坚固的船体。这种火箭重112.5千克,长1832毫米,威力较大的战斗部重19.5千克,最大射程4300米,最小射程600米,最大入水深度可达到1000米。此前俄海军装备的非制导反作用力普通深水炸弹,主要是向目标可能停留区域发射,入水后在事先预定的深度爆炸,战斗使用目的是主动攻击敌方潜艇以干扰其对已方的致命打击,攻击近岸地区以支援已经登陆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但是,由于精确性能不高,普通深水炸弹的使用,对各种复杂目标,如现代化潜艇、特别是超小型潜艇,不足以保障摧毁被攻击目标,特别是首发攻击杀伤概率较低。
РБУ-6000型反作用力抛弹器是一种新型发射装置,用于单发或齐射(2、4、6发)发射90P型反潜火箭,也可发射РГБ-60型非制导反作用力深水炸弹。发射筒直径213毫米,迎向发射筒数量12具,抛弹器作战半径4300米,最大发射仰角+60度,最大发射下降角-90度,最大射程垂直瞄准角+8.5度,最大射击区域340度,重量3500千克,发射装置最大尺寸为甲板上2600х2140毫米,甲板下760х1300毫米。发射装置反应速度较快,从发现目标到系统进入战斗准备时间不超过15秒,从发现目标到第一次齐射不超过1-2分钟,全部再装填时间不超过3分钟,齐射时导弹依次入水间隔为1秒。发射筒内所有导弹发射完毕后,自动转入装弹状态,依次进行自动装填,如果没有其他指令,发射装置会自动重新瞄准目标。发射装置经常进行技术、弹道和气象准备工作,保障系统所有元件完好,弹道每4小时更新一次,时刻准备战斗发射,能够保障在突然发现目标后,甚至在敌方接近的情况下,在最短反应时间内发射导弹。
火箭储存、自动装弹、供电装置位于甲板下层,火箭储存在导弹舱内,弹药总量60枚,装配在一组运输机中,可自动运送到升降机处,然后装填到发射装置上。
ПУС-Б射击指挥系统由设在舰艇主指挥所内的中心自动发射装置、指挥台、发射装置和导弹舱上的周边仪器以及数据、信号、指令传输线路组成,总重量180千克。ПУС-Б系统可实时处理从舰载潜艇搜索设备传来的数据,并向发射装置传输处理结果和相应指令。指挥台由指挥仪、计算机和监视器构成。
新型反潜火箭系统能够保障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战斗使用,可承受的最高温度为摄氏50度,最低温度为零下30度,能在舰艇可适应的各级海浪情况下发射,战斗力较强,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现役潜艇及前景潜艇的致命“克星”。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8 00:51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美国VLA反潜导弹
VLA(垂直发射式)"阿斯洛克"是为了替换目前使用的 RUR-5A"阿斯洛克"和为海军提供一种中程的全天候快速反潜武器。它可以利用水面舰艇上装备的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发射,战斗部可分别携带MK45一V、MK50鱼雷和核深弹三种不同的反潜武器。
VLA"阿斯洛克"是由洛莱尔公司在RUR-5"阿斯洛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1978年4月从垂直发射模拟器上进行了首次发射。对于试验中存在的问题,美国海军计划研制一种新型火箭发动机,改进推进器分离技术、总体结构、自动控制和飞行控制系统。经过论证和试验表明,改进后的各系统均符合技术指标,1983年VLA"阿斯洛克"转入生产定型。根据报导,在后来 VLA"阿斯洛克"的十次计划发射中有三次战斗部随同导弹一起爆炸,另外五次顺利入水后只有四次击中目标。由于发射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美国海军推迟了VLA"阿斯洛克"的生产,以便于解决存在的问题。1988年问题解决后开始生产,1990年开始装备美国海军水面舰艇。
VLA"阿斯洛克"在空中飞行过程与RUR-5A"阿斯洛克"相同,由于它采用垂直发射装置发射,可以灵活地攻击任何方位的目标潜艇;使用新的火箭助推器可以将战斗部发射到更远(30千米)距离;战斗部携带的MK46-V型鱼雷可以攻击1000米水深的潜艇。它比RUR-5A"阿斯洛克"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远的攻击距离、更大的攻击深度和更高的命中概率。
利用MK50鱼雷改进的VLA"阿斯洛克"可以攻击1250米水深的核潜艇,而且MK50带有聚能定向爆炸装置,可以攻击目前世界上任何高性能的核潜艇。
美国VLA反潜导弹 VLA(垂直发射式)"阿斯洛克"是为了替换目前使用的 RUR-5A"阿斯洛克"和为海军提供一种中程的全天候快速反潜武器。它可以利用水面舰艇上装备的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发射,战斗部可分别携带MK45一V、MK50鱼雷和核深弹三种不同的反潜武器。
VLA"阿斯洛克"是由洛莱尔公司在RUR-5"阿斯洛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1978年4月从垂直发射模拟器上进行了首次发射。对于试验中存在的问题,美国海军计划研制一种新型火箭发动机,改进推进器分离技术、总体结构、自动控制和飞行控制系统。经过论证和试验表明,改进后的各系统均符合技术指标,1983年VLA"阿斯洛克"转入生产定型。根据报导,在后来 VLA"阿斯洛克"的十次计划发射中有三次战斗部随同导弹一起爆炸,另外五次顺利入水后只有四次击中目标。由于发射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美国海军推迟了VLA"阿斯洛克"的生产,以便于解决存在的问题。1988年问题解决后开始生产,1990年开始装备美国海军水面舰艇。
VLA"阿斯洛克"在空中飞行过程与RUR-5A"阿斯洛克"相同,由于它采用垂直发射装置发射,可以灵活地攻击任何方位的目标潜艇;使用新的火箭助推器可以将战斗部发射到更远(30千米)距离;战斗部携带的MK46-V型鱼雷可以攻击1000米水深的潜艇。它比RUR-5A"阿斯洛克"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远的攻击距离、更大的攻击深度和更高的命中概率。
利用MK50鱼雷改进的VLA"阿斯洛克"可以攻击1250米水深的核潜艇,而且MK50带有聚能定向爆炸装置,可以攻击目前世界上任何高性能的核潜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