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79706 回复:233 发表于 2011-1-11 16:45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3-20 18:40
  • 签到天数: 113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4:42: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怀旧]1995年,一个儿童眼里的旧嘉定城区地图,一起帮忙补充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被某人一贴儿时冬天惹起的思忆
    回忆很乱,
    地图也没顺序(本人东南西北实在分不出)
    能不能起共鸣就要看效果了


    回忆时间跨度:1987——1995为止(我小学一年纪——初2)

    地图1——旧时的煤饼厂,如今清河路那个金伯利钻石店朝里拐
    小时候爸爸带我去过一回,记得斑斑汲汲的大铁门上都是葛拧藤,妈妈夏天有风诊块,还和父亲去采来熬汁水

    地图2——印象中第一家自选市场,清河路那个避风堂,3楼好象
    好象是高扬集团名下的,很小,卖的东西还比市场价都贵那么几毛,但觉得特好奇,每每拖妈妈去那



    地图3——旧肉市场,清河路那个避风堂楼下那个卖衣服的,底楼
    当时妈妈的同事老公就在那卖肉,每次去都看到他赤露在那宰肉,看到我们母女就大声打招呼。后来我学了《鲁提辖》,第一个感觉就是想起那人,真跟那个鲁提辖有一拼


    地图4——孩子们情侣们最小资的叶池,如今的嘉定电影院后边
    家里订酸奶,每每都是我一路小跑到那去拿的,蜡线封口的小玻璃瓶,厚厚的浓浓的,剥开那纸质的盖头,不舍的舔一舔,奢侈时,父母会带着孩子们去地下室吹冷气吃刨冰,带上立体眼镜看电影,那日子无忧无虑。那时的父母,也都好年轻
           

    地图5——塔城路上的布店

    由记得那高高在上的出纳,和那跟电车电缆一样票据在电线上串来串去,好奇的抬头,看着那正正好力道把钱和票据传到出纳那,在回过来。。那时好崇拜那个出纳,好象女王那样高于一切世人,如今已经不得见了,出了那布店的门,总缠着爸爸买香蕉先生,7毛钱2跟联体婴儿一样的雪糕,花一份钱吃2跟雪糕,当时已经认为很赚了。。呵呵


    地图6——小囡桥拐里的米店(现在好象是什么设计院),温宿路上的米店(现在那个良友便利好象)
    很有意思。把布袋子侯在那出米口,那米口跟吐米的怪物一样。隆隆声过后。白花花的大米下来了。有点现在ATM的感觉。。


    地图7——嘉宾饭店的绿豆刨冰和边上嘉宾自营的熟食店
    绿豆刨冰不用说了。用大号玻璃杯一大杯,冰霜快在上面沉浮,玻璃杯棱角折射出的光怪陆离的颜色,爱死了。小时候,耍赖,常常拉奶奶去吃。。

    熟食店:爸爸常常差遣我去那买兔头和红肠,淀粉不及现在那么多那么多。。好吃

    地图8——成中路的那家面店(现在好象是好德便利店)
    成中路小学放学,缝家中无人,中饭一般都在那解决。那时纳闷怎么店里的辣酱面,家里永远烧不出那味。入味好吃。。


    地图9——做咸蛋皮蛋的加工店,在地图1煤饼厂的对过,有间自己搭出的小房子,有点西双版纳高脚楼的感觉(现在已经是公共厕所了,汗)
    妈妈带我去过,图实惠,自己买了蛋,让加工店给糊上泥,好期待的样子,那期待好似过40来天后,出来的不是咸蛋皮蛋还是只小鸡破壳




    地图10——新嘉边上的老汽车站(现在快连同老体育场一起变罗宾森广场了)
    说起那个汽车站,一直成为我妈妈唯一的一点骄傲,让她这个一直愤愤从市区到嘉定的平凡市井女人觉得自己还身处交通便利的中心地区,自己先汗一个,妈妈在电话里邀请她娘家的亲属孩子暑假来玩。都忘记不了加一句。汽车站就在我们边上呀,别人需要侯,我们看着北嘉线进站,走下去都正好。汗。。后来搬了妈妈一直抱怨了N个月
      进了车站,总壮观了永远是那条北嘉线的候车通道,分2条,需要座位的靠里,无所谓座位位置的靠外,横卧贯穿过整个车厅
      车站门口总有几个老太太卖茶水卖香烟卖茶叶蛋,当时流行句话““造原子弹的不及卖茶叶蛋的”害我路过时老好奇盯这那些老太看。想看出她们露富的破绽,比较BT

    地图11——一年一次的马路展销会(通常在城中路梅园路段)
    真真正正的展销会,家加的单位都是大型国企,跟如今的什么一元5元3样的完全2个概念,展会上卖大白兔奶糖小核桃,卖油豆腐粉丝,血汤小笼的展位永远人头篡动,味道也不是一般的正宗。而且展销会上永远可以惊喜的发现父母的同事拖家带口的出来,永远能发现自己的小伙伴小同学在父母的陪同下有如变了个人一样,乖的不得了。。哈哈

    一口气先写到这。大家帮我看看。。。
           

    地图12——桃园小学门口的喷水花坛和不远处环城河边的石子山
    喷水花坛是在我读桃园小学一年纪下半学期开始弄的样子,记得喷水时都趴在那看啊看的,很多活动需要排练舞蹈,也在那练,后来几经翻修,已经失去当时的乐趣,那花坛高高的,错落的,有次放学回来和妹妹躲在花坛下,看着奶奶从我们身边路过却没发现暗喜啊,当然。回家也吃了竹笋炒肉。。

    石子山,家长老闹不明白。那光秃秃的石子山怎么就对孩子有那么大吸引力,更糟糕的是,每次回来都是衣裤发白,手脚脏的跟什么似的,可孩子的确很简单,一个火柴盒有时就是个小王国。更何况那连绵的好象啊里巴巴宝藏山般吸引着我们的地方。小队活动,在那搭锅烧过馄饨,和同学打赌在山边那颗死去的老松树里找过松鼠和八哥的踪迹,可惜无果,感受那从山顶俯冲下山谷的惊骇和乐趣,当然有次冲的太忘情,没避开人家拉的一对屎。。只好找地方蹭啊噌的。。检了N多漂亮的玲珑的小石子当宝,成大了大扫除时都扔了。。55555555


    地图13——梅园小区内的白果花坛和老年活动室
    梅园小区是父母上海搬下来住的第一个地方,那的白果花坛,每到秋末,我和爸爸都会在厚厚的白果树叶下检宝。找到了回家烤,臭臭香香。。
    老年活动室后有个水潭。上面有可以踩脚的小石敦,他们大人在那打牌,我们就在后面跳来跳去


    地图14——梅园路上的冷饮批发站(靠近儿童公元那边)
    和爸爸去批发过一次,当时空调不普及,当然儿童时代只知道疯玩,完全没有现在什么高温的概念。看见里面的人穿上棉大褂给我们去拿冷饮。。那感觉象在看异类一样。。

    地图15——温宿路沿街的小商品一条街
    棚棚一间一间的,车水马龙来形容毫不过分,小四我们几个班被城中路安排到以前的党校读的,每天晚上回家就成了逛马路了,每天回家看人家转糖人,偶尔谗了买块萝卜丝饼或锅贴吃,那时的钱真经用啊,几毛几分都可以换东西吃的不亦乐乎。我记得那在买过头花,买过赵雅芝的帖纸,买过玻璃做的风铃。现在都进了黑忽忽的小商品市场,气味熏人,没当时边走边逛边淘宝的乐趣了       

    此贴由 blue_winter 在 2006-10-27 09:12:01 最后编辑
    地图16——桃园小区的杂货店,书报阅览室(现已为居委会活动楼)
    听一回贴朋友说起,我也想起了那童年时代的“红房子”,红房子里有我喜欢吃的五焉六色的巧克力糖,用多余的角头去换几粒,整个杂货店说实在的,采光并不好,而且货物堆放的过于杂乱,可就突显出了不一般的亲和力。
    书报阅览室;不害臊的说,我从小就是个喜欢看杂书的小朋友,而且阅读的速度很快又不遗漏,母亲曾就职的工厂图书馆借的书被我翻阅了不少,所以。这个书报室当我爬玩石子山后,想调整下自己满头大汗的德行时,成了最好的选择,里面的老头挺多。动作很悠然,就我,不停在那换报纸。




           

    此贴由 blue_winter 在 2006-10-31 17:46:31 最后编辑
           

    地图17——10层楼后的公共浴室(嘉定商城后面)
    说实在的,那个浴室只在某年的寒冬去过一回,实在太挤,如今最廉价的白色瓷砖,地上已经被水磨的班驳印记,不穿拖鞋潜意识里真的很难下脚,关键的关键,我和妈妈抢不过那几个常客老妈妈啊。氤氲的水汽,N多裸身的人,水流声,吆喝声,聊天声,澡堂特有的回音声,人只有在这里似乎分不出了等级。时间洗的过长,有点窒息呕吐的感觉,出了那厚厚的棉大衣做的门帘,吸一口外面冰凉的空气,身上被热水烫的红红酥酥,寒风中父母领着回家,发觉这世界真明亮

    此贴由 blue_winter 在 2006-11-02 17:54:20 最后编辑

    地图18——过去的嘉定区政府(邮电局对过)
    只记得当时区政府外面的花坛有很多一串红,路过时总采摘吸吮花蜜来吃,门口有点类似破旧的工厂大门。没什么气派,却有特有的肃穆庄严。

    地图19——交通故事宣传拦(就在地图18对面的一条画廊,邮电局边上)
    每次去都有触目惊心的各类发生在嘉定的交通事故,沾满鲜血的画面,妄死的人,各类标语,虽然那时年龄甚小却也体会到死亡是随时可来临的,看完后,过马路总是乖乖的,再也不乱跑,没过几天就又忘记了。哈哈。。怪不得爸爸隔2个礼拜就带我来看这些图。



    此贴由 blue_winter 在 2006-11-05 18:37:56 最后编辑

    地图20——由“幽幽蓝”提供
    小时候在州桥长大,算是老嘉定最繁华的一块区域了,记得州桥北面桥堍有家咖啡店,还兼卖冷饮,每每走过都闻到一股浓浓的咖啡香气,咖啡在那时候是奢侈品,我自然从没进去喝过,妈妈骗我说小孩子是不能吃这种东西的,大概是怕我晚上睡不着觉闹腾,哈哈。但是他们卖的咖啡冰淇淋我却常吃,7角还是6角钱一块,窄窄的长方形,我总嫌太小一块吃不够,吃完了会再买一根6角的膨化雪糕或者血糯冰淇淋,奇怪这么好吃的冷饮为什么现在都没了?

    州桥下面是一家百货商店,过去好像叫农工商,并排的两个门面,右边是老的,左边是后来开的(现在还是百货店),小的时候吃完饭跟妈妈出门散步,都会进去逛一圈,缠着妈妈买好吃的杏元饼干,不买就赖着不走,嘿嘿。

    州桥往南一点,就是现在的药店对过,以前有家卖早点的点心铺子,老板是一对老夫妇,老头好像叫“虾球”,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写,反正一直听大人们这么叫他,他做的油酥大饼堪称一绝,一口咬开,里面还有滚动的糖水,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早点,现在再也找不到这么好吃的大饼了。

    小学在沙霞路读,同学大多都住在城中路那个小区,六角亭是我们经常聚集的场所,记得里面有一棵树,枝桠撑得很开,我们几个女孩子经常爬上去坐在上面聊天,可以容纳3-4人,女孩子也爬树?汗~~~~,花坛里还有一棵夫妻树和一棵痒痒树,所谓夫妻树是两棵缠绕在一起的小树,痒痒树则是挠它的枝干,它的叶子会颤抖,是不是很神奇?

    六角亭的边上有一家宝宝杂货店,上面也有人提过,几乎每天放学都会去光顾一下,今天买酸梅粉+棒糖,明天买话梅肉+咪咪虾条,那时候钱真的很经用,一天顶多用个两毛三毛,和同学一起买,分着吃,是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刻。记得这家店里有卖麦丽素除去巧克力里面的那种东西,大家都知道麦丽素好吃就好吃在这个东西上,那时候好像是9毛钱一大包,我一直没舍得买,嫌太贵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小店里的玩具也很多,记得我买的最多的是荧光球,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同,有弹性的那种,那时候我记得人手一个,一下课就拿出来玩。还有一种玩具是貌似502的东西,用一根小管子挑一点粘在管子的头上,可以吹出泡泡来,用手抓也不会破,就是一股化学品的味道,比较难闻,老师和爸妈也都说这是有害的,不让我们玩,风靡了好一阵。

    初中在疁城读,大家一定都记得南水关吧,谈情说爱在那,打架斗殴一般也选那,斑驳的城墙上到处都写着xxx我爱你,xxx你去死之类的话,颇为壮观。

    上面有朋友提到的黑松林,也是以前谈恋爱的圣地,黑压压的一片树林,晚上一个人是绝对不敢去的,我只在白天跟一群朋友去吃过烧烤,那时候没有什么烧烤装备,只是自己拣些干柴枯草,升个火就可以烤了,通常考出来的鸡翅香肠外面都是黑乎乎的,扒掉外皮才可以吃,不干不净的还吃得特别香。

    插一句,说起黑松林,高一借在嘉宝读书,远远望去,真的象是黑熊怪的老巢,名字也起的威风淋淋,小时候做拖油瓶跟楼上GGJJ去过一次,真的看到过很深的泥土坡,还被一只狗追赶的狼狈的紧,里面都是树,很密很深,现在换做紫藤了倒不觉得那么大了。


           

    此贴由 blue_winter 在 2006-11-08 16:47:37 最后编辑
    地图21——嘉定影剧院

    昨天晚上突然想起以前辉煌一时的嘉定影剧院,高爽的大厅,豪华的水晶灯,灯火通明,门口还有2边2个大白玉雕塑,一个记得是拉小提琴的少女,一个好象是带孩子的母亲父亲 学校包场时那壮观啊,黑压压的人涌入涌出。现在。。。


    地图22——老体育场,即将开业的罗宾森广场,大家很期待的
    要知道很早以前这里据说是砍头的地方,夫辈当年去那帮忙劳动挖游泳池时曾挖到过白骨累累,故那的风水一直耐人寻味,曾记得从小学六年纪起,就有工程队驻扎在,并打下无数跟桩,记忆太深刻了,因为新嘉上的住户半夜常常听见钢筋等等倾泻而下的声音,真想骂娘当时,可风风火火后,不知道当时的房产听说了什么,一时,做鸟兽散去,宁愿白花了N多RMB,再后来一直有人进去打探过,可始终是不了了之。感谢现在的罗宾森,让这块闹市的荒凉之地总算可以有了人气。。记得当时那的看台底下是一间间类似囚犯的关押室,印象很深,和同学进去过,一片漆黑中我踢到个柏油桶,回音吓的我们都逃了出来,司令台上有副送柏的国画,每年的学校体育都在那举行,2边是往下的器械贮藏室,举办活动时人多没什么,平日自己几个去玩时望一眼都心虚。。记得门口是2个白玉人像,做着好象什么体育项目的姿势立在大门的2边门拄上。
           

    配合这贴图更有感慨

    http://www.jiading.com/forum/showpost.php?threadid=843925&pagenumber=1

    此贴由 blue_winter 在 2008-02-21 09:25:11 最后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18 17:1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发表于 2006-10-26 14:56:54 | 只看该作者
    好感动啊,都是我所拥有的珍贵回忆

    奇怪的是居然很多感觉都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3-20 18:40
  • 签到天数: 113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4:59:43 | 只看该作者
    恩,69,儿童眼里的世界感觉都是单纯类似的

    写这些回忆时我仿佛回到了从前,文书完全没有考虑,流畅级了。青蛙是安亭人。我的回忆里和他没有多少交集。
    只有你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6-10-26 15:08:46 | 只看该作者
    一个都不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3-20 18:40
  • 签到天数: 113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5:10:0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天使不寂寞 在 2006-10-26 15:08:46  发表
    一个都不认识


    我猜到你会这么说的,难为你也看完了,宝山M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6-10-26 15:12:57 | 只看该作者
    印象中最深的是那个在清河路上的老车站,破烂的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3-20 18:40
  • 签到天数: 113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5:14:18 | 只看该作者
    那个车站就在我家附近。你说的我要加进去 谢谢天使提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6-10-26 15:38:43 | 只看该作者
    没什么记性```先顶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18 17:1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9
    发表于 2006-10-26 16:08:22 | 只看该作者
    不露:你妈也是从市区到嘉定的啊

    我爸妈也是个闹....
           

    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桃园的那个小花园以及托儿所旁边的小石子堆场

    那个时候我跟着姐姐一起爬小石子山,旁边都是男孩子

    估计那时候就遇到过我老公也在爬,哈哈

    此贴由 summer39 在 2006-10-26 16:10:43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3-20 18:40
  • 签到天数: 113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6:15:01 | 只看该作者
    那个石头山,我晚上也会补充上去的。。

    我桃园小学读到3就被成中路并掉了呀。那石头山上我踩到过屎的


    我5岁前和父母住闸北共和新路上的鸟棚里的呀。幸好5岁前的记忆几乎=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