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886 回复:3 发表于 2007-4-1 14:44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4-5 10:0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葡萄倒架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读书笔记一则•葡萄倒架
 读《吴梅戏曲论文集》,喜其对西厢的点评,摘而录之。“西厢之所以工者,就词藻论之,则以蕴藉婉丽,易元人粗鄙之风,一也;以衬字灵荡,易元人板滞呆塞之气,二也;以出语工艳,易元人直率鄙倍之观,三也。”虽寥寥数语,却于俗词艳曲之中看出文化变迁的痕迹,可谓有心之人,令吾钦服。
 吴梅填词度曲皆有所擅,与词学曲学皆有洞见,然多为文人学者之语。吾偶见其发问“元人以妒嫉之妇,为葡萄倒架,不知为何”,不禁莞尔。个中痴性略见一斑。大凡性情天然纯成之人皆有痴性,此痴非呆非傻,而是一种真,一种投入。不足为外人道也。所谓“葡萄倒架,不知为何”非其不知也,而是欲知其渊源本末,此亦一般人所不知也。
 元有曲语“巧笑迎人,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若咱得他,倒了葡萄架。”明有曲语“为君唱彻醋葫芦”。现在则一般说女人妒嫉为“争风吃醋”,所谓“醋坛子”,“醋罐子”是也。我想所谓元曲明传奇都是当时民间流传的,所以在语言上保留很多原生态的民间口语和常用语,通过对戏曲语言的研究可以发见某些语言表达变迁的痕迹,应该挺有意思的。某天我要写篇文章考察考察从“葡萄倒架”到“争风吃醋”的变迁。另外考察在这之外还有哪些表达呢。不同地区间的表达大概也是不同的。方言的研究也是必要的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6-4-5 12:10:55 | 只看该作者
过对戏曲语言的研究可以发见某些语言表达变迁的痕迹,应该挺有意思的

同意~
       



此贴由 小雨中的回忆 在 2006-04-05 12:32:17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6-4-5 13:40:5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蓬莱阁丛书》真是如其名字一样。很多人不喜欢吴梅,可人家照样逍遥的很。他和疆村在一起,言论脱俗,可没有小坡那样超然又潦倒(懒猫浅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7-4-1 14:44:48 | 只看该作者
只想说一句,这么相思两地也不是长久之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