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955 回复:2 发表于 2005-8-31 17:20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9-28 15: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8-31 08:5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超越爱国主义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我在转这个帖的时候已经做好了挨骂被删帖的打算了,只是如果能让部分人看到并有所感悟的话就心满意足了




    爱国主义有三个层次:爱政府主义,爱国势主义,爱国民主义。爱政府主义最肤浅,爱国势主义次之,而爱国民主义才是爱国主义的真正精髓之所在即宪政爱国主义。
    1.宪政爱国主义
    真正的爱国主义并不是民族极端主义的情感,爱国主义是有条件的,它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效忠是以一个怎样的国家政体为前提的,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共和派的爱国主义“是对共和国及其公民的一种普遍并且强烈的热爱或博爱。用经院思想家Ptolemy of lucca的话来说:‘对祖国的爱应该来自于博爱,即那种将公共事业放在私事前面的精神。’”维罗里指出,这种爱国是尊重正义与理性的原则,可称之为理性之爱,是对于共和国所赖以建立的法治社会、自由权利、公共秩序的热爱或崇信。这种爱是有条件的,它所立足的基础不是种族性,而是政治制度及其政治制度所赖以维生的人权正义及其美德。
    宪政爱国主义。哈伯玛斯说:如果真的要爱,就爱德国基本法所保障的人权与正义吧!这个说法的重点是“人权”而不是“爱国”,“国”已经被定义为人权正义之国。真正的爱国不是爱现存秩序,更不是爱权势人物,而是胸中装着祖国的利益、人民的疾苦;不是赞美病态,而是为着国家的前途向病态挑战;不是忠于哪个政权,而是忠于良心、忠于公理。
    爱国民主义指的是以热爱人民为标志的爱国主义。爱国志士们爱的不是政府,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民。政府是人民建起来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国家对人民的从属性。没有了人民,政府就都成了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爱国民主义要求人们热爱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如果国家处在外国殖民统治下,就要不屈不挠的与侵略者作一切形式的斗争,以争取民族独立;如果国家处在专制独裁之下,就要与专制者作不妥协的斗争,以争取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和维护。这都是爱国的表现!
    爱祖国最深切地表现在致力于使祖国成为全体人民自由和幸福的乐园。这种责任感要求对自己的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批判性自我反思的精神以及兴利除弊的决心。他们忠实地为祖国服务,而当国家处于停滞和衰颓之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地为革除形形色色使祖国蒙羞含垢的丑恶现象而奔走呼号;当国家沦为某些人的囊中私物而陷于黑暗之时,他们勇敢地揭露黑暗,并致力于唤醒酣睡中的人民.......。


    2.爱政府主义
    爱政府主义就是认为国家与政府是一体的,爱政府就是爱国。由此引出的爱国行为就是:无条件的拥护政府,对批评政府的言论一律坚决驳斥,严厉打击。
    信奉这种爱国主义的人多是官员或思想怠工者。这种思想使官员们获得了道德上的解脱:我拆阅他人信件、窃听他人电话、暗杀反对派领袖、向示威群众开枪,这些都是正确的,因为我是奉国家(政府)之命行使事,我是因为爱国(爱政府)才这么干的。
    对于思想怠工者,信奉这种爱国主义使他们摆脱了思考的责任,只用服从政府,做一个顺民,就是爱国了。思考什么?上级已经替你思考好了。你在政治上没有半点风险,在思想上解除了繁重的思考,在道德上也没有遗憾(爱国=道德),又何乐而不为呢?在当今世界,这种奴隶般式的爱国主义已没有什么市场了。
    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我们能说自己是爱妈主义者、爱妻主义者、爱子主义者吗?主义含有应当如何如何的目的性,很容易产生强迫,至少会产生舆论压力。在压力下所表示的“爱”,还是真爱吗?
    维护政府并不总是爱国。如果中国和别的国家打仗,你要到街头反对官方的政策,那一定被看作汉奸了。当局要整你,老百姓会骂你。这种处处维护政府的行为并不是爱国。
    现代政治学普遍认为,在政治上提倡和保障国民对政府的严苛监督、自由批评和有效制衡,是确保政府增进国家利益、而不是危害国家利益的最重要的政治条件。因此,无条件地维护政府的制度和行为不是爱国、而是害国行为。
    批评祖国并不总是害国。表面看,公开批评祖国是削弱国家在内政外交方面的公信力,似乎是害国行为。但是,国家只有在提供令人满意的公共产品,从而增进国民的政治认同时,才是值得维护的;如果批评国家,是为改善其制度和政府行为、使其更公正和有效,那么,批评政府就是爱国主义,而不是害国。那些冒着个人被迫害的风险,为维护公众利益和政治主义,挑战和抨击政府及政要的过失的国民,是具有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国民。
    当美国和伊拉克进行战争时,美国人在街头反对美国政府的政策。反战的人被认为是爱国的,他们有反对政府的权利。因为国家是所有国民的国家,而不仅仅属于白宫。指责小布什的伊拉克政策的人,不仅没有“叛国罪”,反而可以气势如虹地与小布什竞争总统宝座。
    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要由国民通过民主机制来决定。没有民主机制让老百姓来决定什么是国家利益,民众没有权力获得信息、做出选择,也没有权力把这个选择反映到政治层面,那爱的是什么国呢?爱的是一种虚幻、空洞的东西,是一种虚幻的爱国主义。
    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这就是某些国人的“爱国主义”。他们对英国人怒火万丈的原因是:“英国人统治香港百年没有给港人以民主,为什么现在要给港人民主?”原来英国人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把600万人的民主权利剥夺到最后一秒钟,……
    当英国人在诸如新机场工程和铁路这类明显是为英国人争利益的事情上漫天要价时,这些“爱国者”总是更愿意让经济之利而换取不搞“政改”:我让你狠敲香港一笔竹杠,你给我做主子做到底罢!别的都好商量,千万不能让那600万人鼓捣什么“权利”呀!……即使如此,这些“爱国者”们仍然对“西方来的”民主、人权表示了最大的恐惧。
    没有正义和人权的国家不是国家。例如:假设在一个没有人权和正义的国家里,某一公民受到迫害,或者受到非法的或非正义的伤害,这个公民不会认同这个国家;如果这种现象是普遍的,那大多数公民就不会认同这个国家。这种国家就不值得爱。

    如果生下来便被派定必须爱什么拥护什么,那只不过说明他一出生便已沦为奴隶。脱离自由这个人类普遍的价值去建构什么抽象的国家或神圣国家,是一个骗局。跟在独裁者后面保卫祖国的人其实是在保卫做奴隶主的国家。

    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山缪.约翰逊说过:“爱国是恶棍的最后借口”。yi些流氓用它去败坏国民,使国民白痴化,他们就正好从中捞取好处。为政者傻大姆在情况于己不利时,还可利用“爱国主义”的蛊惑在需要时拿人民作人质或人肉盾牌。可见,一个专制独栽腐朽堕落的政府是多么的喜欢民族主义。
    当权者傻大姆的“爱国”就是热爱xxx制度,就是赞同把人民划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支持由警察、军队向被统治阶级实施专政。

    “爱国就是忠于政权”,爱权势者之所爱,攻权势者之所恨。于是,官方的爱国主义者们吹捧权力,掩盖罪恶。当权势者作了恶,他们小心地抹掉作恶的痕迹。他们攻讦的矛头径直指向那些挑战黑暗的真正爱国者。

    那些公款出国溜达过一遍又一遍的“公仆”,当他们在国外窥见了人家的公仆受到的重重制约,他们真的是很热爱对他们几乎毫无制约、并且使他们八面威风的国家。


    3.爱国势主义
    爱国势主义就是让国家强大。这种爱国主义认为只要国家强大,什么代价都可以付出。。国家强大和人民幸福不一定一致。例如:纳粹德国横扫欧洲,当时的德国人民幸福吗?
    极端民族主义者鼓吹“唯强大论”,以为为了强大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包括人民的幸福。他们一旦听见对政府的批评,就立即警觉起来,“你是什么意思?你想削弱祖国吗?你是卖国贼在配合西方遏制中国的阴谋吗?”这样“爱国”,与纳粹的“爱国”有何区别?
    那些搞“强国论”、搞“富国强兵”的国家,有哪一个不是祸国殃民、榨取人民血汗的国家。北洋海军的近3000万两的军费都挪用到建慈禧太后的颐和园去了。甲午战争开战的时候,中国海军的战舰数量大过日本,仍然败于日本;失败的最直接原因,竟是由于承包商在许多炮弹里灌了泥沙,将大量军费中饱私囊。国家就成了吃人民肉、喝人民血的怪兽。
    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曾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这是一句爱国主义的经典名言。
    弗里德曼认为这句话颠倒了国家和公民的关系。因为国家是手段,个人是目的。个人的价值永远在国家之上,国家是为个人服务,而不是个人被国家所驱使。
    日本把国家工作人员称作“役员”,形象地说明了国家的实质。日、美等国家的公务员包括警察对前去找他们办事的中国人点头哈腰、服务快速而又周到。在那里,你不仅找到了做主人的感觉,还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人民的“公仆”。而在中国国内,若找政府公务员办事的话,那些“公仆”会把你当成顾客,你还得用红包从他们的手中购回原本属于你自己的权利。此时,你会感到什么叫权力的异化,什么叫主仆颠倒。
    一位去日本旅游过的中国人说:去澳门,中国拱北的警察验证后是把证件扔出窗口;从大阪入境、东京离境,日本警察是带着微笑拿着护照手递手交还给我。中国的警车会为领导或富人亮警灯开路;日本的警察为一帮十多人组成反首相小泉的示威队伍开路。日本的厕所都非常干净,且免费提供如厕用纸;日本的旅游车经过六天几百公里的行程都是干净如新,师傅说他一般两个星期才洗一次车;日本的国家公园(或神舍)都是免费开放的。
    肯尼迪的名言应更改为:“不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而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这或许使国家的尊严荡然无存,但它真正理顺了国家和公民的关系,将被颠倒了的常识重新颠倒过来。国家不再神圣,人民才是主人,国家才可爱起来。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序言就宣称:“我们合众国是人民的产物”,这是人民至上而不是国家至上的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宣布“一切权力属于国家”。总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法理意义上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应该被判极刑。
    有人说“没有国哪有家”,这是颠倒是非!应当是:没有人就没有家,没有家就没有国。犹太民族亡国2670年(公元前722年被亚速帝国所灭),他们不但有家,而且出了对世界有贡献的大批科学家和一大群世界级富豪。
    把国家比母亲是不恰当的。人类的产生比国家出现得早。国家一直是靠人民的税收生存的。哪有母亲一直靠孩子养活和保护的?正确的比喻应是:国家是人民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己的国家,就象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不能溺爱自己的孩子,如果他有什么地方不好,我们一定要指出来,让他改正,这才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韦伯说:“国家本身不具有内在的价值,它只是实现其它价值的一个纯粹的技术性工具”。
    可一些中国的知识者把国家视为终极价值,国家成了他们心中的“上帝”。中国的士大夫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感,把救国救民视为己任,从这种使命感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对一般民众的优越感和傲慢感,陷入了骄傲的罪性中。
    当主耶稣基督受彼拉多审判的时候,他庄严宣告了“我的国不在地上”。上帝的国不同于人间的国,它没有民族与国家的边界。如果爱国高于爱灵魂、高于爱神,就不符合圣经了。不能国家高于上帝、组织高于个人、政权高于灵魂。没有真善美的神的光照,爱国只能是转移视线的工具、争权夺利的外衣、某些人英雄梦的舆论支持!
    在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是通过“爱”来号召的--爱上帝赐予美国的人民这样一块土地、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社会,通过对“爱”的号召以释放人民保卫美国、团结奋斗和抵抗攻击的“爱”的力量。这是美国式的爱国主义教育。


    4.法西斯的爱国主义
    德国式爱国主义在于仇恨中成长,它使人心胸狭窄、冷酷无情,滋长一种粗野精神。1930年代的德国的政治领袖们,尤其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徒,极力鼓吹“国际反德阴谋”,他们把自己民族的一切挫折都归于他国,就象中国把鸦片战争以来的所有不幸都归罪于“帝国主义”一样。一战的失败,凡耳赛条约的签订,德国经济的不稳定,六百万的失业人口等等,都是故意和德国过不去的巨大阴谋,西欧所有的国家都“亡我之心不死。”在国际反德阴谋的话题上搞“三讲”: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在纳粹民族团结、民族复仇和韬光养晦的幌子下,各种各样的进步势力遭到疯狂的打压,所有的反对势力和自由派组织都遭到禁止。到1934年夏天,全德国只剩下一个合法的党,那就是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党,无数知识分子遭到迫害,像爱因斯坦也逃亡美国。 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民族主义狂热终于走上了与世界人民的对抗之路。
    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通过“恨”来号召的--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恨外国敌对势力的瓦解和渗透、恨民族分裂和反抗,通过对“恨”的号召以建立人民对政府的依赖和对反抗独裁专制的“仇恨”。这是中国式的爱国主义教育。
    以“恨”为出发点的爱国主义是短命的,“恨”的力量是有限的,“恨”不但加大民族之间隔阂,也一定会导致矛盾加深、民族分裂。中国的民主事业应是以“爱”为出发点:爱土地、爱国家、爱人民。以“爱”为出发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爱”的力量是无限的,“爱”能够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真正地让人民团结在一起,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5.世界主义
    如果一个人以自己为中心,做任何事都首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那么他就会被人们认为是很“自私”,而受到这个社会的鄙视。如果一个人以自己的国家为中心,做任何事都首先考虑到自己国家的利益,那么他就会被人们认为是“爱国主义者”而受到国人的赞扬。如果一个人以人类和世界为中心,做任何事情都首先考虑到全世界的利益,很多人会认为这个人具有乌托邦的思想,太脱离实际了。
    实际上,以个人为中心是“小我”,以国家为中心是“中我”,以世界为中心是“大我”。为什么“小我”和“大我”都得不到认同呢?原因很简单,许多国家一直在向人们灌输“爱国主义”,而极少提倡“爱世主义”。
    爱国本身并没有错,一旦把“爱国主义”强调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旦把国家利益凌驾于全人类、全世界的利益之上,那么,每一个有理智的人都应当想到:如果别的国家也提倡这样的“爱国主义”,这个世界还会有太平吗?
    历史上国与国间的战争,几乎都是打着“爱国主义”的幌子进行的。如两伊战争的双方都认为自己的“爱国主义”是正义的,对方是非正义的;于是,一场给两伊双方带来巨大灾难、死伤数百万人的战争就这样毫无意义地持续了八年!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缺乏爱世主义的思想,《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描绘了一幅天下“大同”的美好景象。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到19世纪才产生的。因此,它是民族解放主义,而不是民族扩张主义。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应回到爱世主义。
    在这个世界上,国家有许多个,但地球只有一个。你可以改变国籍,但“地球人”的身份与责任,是任何人无法逃避的。鲁迅和梁启超都这样说过:不怕中国人消失,而怕中国人能不能成为世界人。因为中国人不可能消失,他们担忧中国人能不能成为世界人。
    由于世界公民的胸怀,酷爱自由的潘恩宣布“哪里没有自由,哪里就是我战斗的故乡!”
    诗人拜伦奔赴战场,为希腊的独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件发生后,雨果愤然怒斥他的国家参与了可耻的暴行。
    当民族主义情绪弥漫法国和全欧,各国人民在战场上互相残杀,罗曼.罗兰毅然决然发表“超越混战”的政论,反对国与国的仇恨,指出“以为热爱祖国就一定要仇恨别的国家”是野蛮而愚蠢的。这种爱是一种抗击野蛮、遏制罪恶的力量。
    法国式爱国主义不仅在于爱自己的家邦,还爱整个世界。当德国老百姓不堪暴政之苦大批逃离国境,途径法国前往阿尔及利亚或别的什么地方另寻生路时,流亡法国的海涅亲眼目睹了普通的法国人,包括老人和小孩怎样热情地向这些难民队伍伸出援手、提供方便,连乞丐也把自己讨来的面包掰下一半给他们。这是一种使人心胸开阔的爱国主义。
    印度的圣雄甘地说:“我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印度人。”
    欧洲著名的人道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其成员都身体力行承担人道责任。在阿富汗八年战乱时期,这些来自基督教国家的医生,曾出生入死地救助那里的穆斯林伤病员。他们中有的医生被杀害,有的女医务人员被歧视妇女的阿富汗人强奸,但他们从不因此把穆斯林当做敌人。
    俄国的人权工作者也同样高尚,他们本身是被车臣恐怖分子炸弹威胁的俄罗斯人,但他们联合一百多个人权组织,一起批评本国政府在车臣滥杀无辜。




    最后感谢各位网友能看完,谢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5-8-31 09:07:06 | 只看该作者
    我已经感悟了,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W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9-28 15: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8-31 17:20:08 | 只看该作者
    WT
    那么高级的东西一向和我沾不上边的  
    据说WT都有活动资金的,我可是穷的臭要死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