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5009 回复:55 发表于 2005-9-28 20:20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1-3 15:44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6-12 09:0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爱上“老北嘉”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若把时钟往回拨二十年,在那个年代嘉定人的观念里,游趟市区还真是一年中可观的大事之一,值得在之后两三个月里好好回忆玩味。外滩、南京路、大世界......饱览无余之后,一俟荣归故里,便要急吼吼地给乡下的穷亲戚们传达此行的有关精神。
            只是沪嘉之旅,远非坦途。“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尚在襁褓,后来蜂拥而起的“沪钱”、“沪唐”、“沪嘉”、“新嘉”......都是公交界的小字辈。初生的老一辈小资们,喜欢取道南翔,坐上别致的小火车,呜呜咔咔地赴沪。相较而言,普通嘉定人更倾心于淳朴忠恳的“老北嘉”。

            记忆中的老北嘉,刀切面包般的车身,涂成深蓝抑或墨绿的外装,吭哧着粗气,带起一隆黑烟,瘪变的轮胎驼着常年超载的躯壳,顶上映着黄灯的“北嘉线”标牌,且停且行间幽幽而至。
    幼时坐北嘉,一到南翔古镇,我的小小旅程即告终结。北嘉之“北”,远及何处?是我百思不解的一题。父亲草草答曰:“共和新路”。老父岂知,“共和新路”于一个四岁懵童而言,实与“爪哇国”相去无多。十五年后,方有幸从“共和新路”倒坐一回,由沪入嘉,原打算作一番“果老骑驴过倒桥”的逍遥,谁料行至一半,昏沉之际竟游访周公去了。

            北嘉之“老”,据说解放之初便始开营运,用高亢划一的共产主义车厢哺育了一代代嘉城愤青。斑驳掉漆的车壳,虽早已过了服役期,却依然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理想。自嘉城老站起步,过石岗,走卫校,渡蕴藻,一路可见“忠诚”、“万岁”之类带着历史印痕的朱漆标语,可堪作“红色之旅”了。改革春雷响过,灯红酒绿,发廊海鲜,把小小的嘉城好好“生猛”了一番,唯独老北嘉,故车、故事、故人。

            北嘉之拥挤,把皮薄馅嫩如小笼的嘉定人民,一体压作了罐装沙丁鱼。尺幅车厢里,晕车、汗酸、狐臭伴着婴孩小囡的“惊鸿一尿”,让当时刚步入“时髦”的嘉女们纷纷掏巾掩鼻,两排玉齿作磨刀霍霍状。若是好事的司机再适时地补上一脚刹车,则免不了一出大呼小喝的“贴肉戏”。好在二十年前,“性骚扰”一词尚未颁作法典,也罕有梁上君子趁机大发“车难财”。几度“贴肉”几度龃龉,嘉城老站渐已在望。

            北嘉之独特的游戏规则,在于一进候车厅,乘客们便被分流成“坐位”与“立位”分别排候。每逢发车,“坐位”先放,客十至十五不等;然后才是“立位”,人数不定,一般是把车厢塞足为止。赶点上班的,多图“立位”之迅捷;作闲散宦游的,则求“坐位”之安逸,各取所需,全凭自愿入席。不知是哪位先知悟出这“坐、立分流”的创意,在那个人多车少,坐位更少的年代,也不失为一种早期的人文关怀。

            北嘉还有一口严苛的运行时钟。计划经济时代,班次时刻全由领导统筹,若是晚点早归,司机票务均要受罚,一个闪失,当月的“前门”、“牡丹”便没了着落。记得有回,路畅人稀,班车提早十分钟抵达终点。惶恐的司机竟硬生生连车带客地埋伏在站外,到点了才将一众怨气冲天的同乡放回故里。
            有苛薄寡恩者,也有德操高尚者。北嘉的司票员中,曾出过一位市级劳模,这老先生除了每日暄寒问暖、动员让座之外,常用标准的国语宣播“五讲四美”。偶有闲暇,爱用粗糙的手掌拍抚我开裆裤间的“坐臀”嫩肉,与双亲交流起了育儿经。可惜已不见此君多年,若逢良机,定当造访。

            北嘉之“患”,患在车老珠黄,零件不转。有一个老掉牙的笑话,说某君深夜遭遇一辆缓缓浮动的大巴,上车后发觉竟空无一人,连司机也不知所终,他越坐心越寒,待飘过几站,“鬼车”后忽有人大喊:“哥们儿,好歹也下来推一把!”
            印象里,北嘉的古董车身们,便常需热心而力壮的乘客众人抬柴,演一回“自行车”。更多的时候,售票阿姨铁青着脸,掏出一沓毛票,极不情愿地办着退补。老迈的北嘉,似该到了换血时。

            九十年代之后,沪嘉高速成了嘉人入沪的首选,不起眼的“沪唐线”居然也和北嘉大哥叫上了板。北嘉的身影变得扑朔迷离,忽换上“小巴”,开驶专线;忽又换上“中巴”,设起空调。平民化的公交车,竟也暗自细划了坐车人的阶层。空调中巴上坐的是穿戴儒雅的体面人,光膀子的外省民工朋友,则继承了老一辈嘉定人民的传统,让暗绿色的北嘉大巴重演了当年“沙丁鱼贴肉”的故事。只是情节如故,却迭生出许多纠纷是非。

            公交车是城市流动的血液,古老深沉的北嘉线,伴着几代嘉定人一年年的起伏扬仰,早融作嘉定城市文化的一角。

            民国才女张爱玲,曾忆起芳宅边响铃的老电车:“摇铃了,叮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
            我虽没有张女士的神来之笔,可以把家乡的老公交车绘成至美,但那一份对过往岁月的感怀深缅,却始终不曾随车轮的飞转而有所逝减。
           

    此贴由 yeshuwei 在 2005-06-12 09:02:03 最后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5-6-12 09:57:36 | 只看该作者
    我怀念北嘉陪伴我的大学路程。摇晃的车厢,拥挤的人群,还有一边悠哉看着窗外风景的我。


    那时候的我,享受风的洗礼,凝望窗外的喧哗。


    那时候的我,还是和学生,天不怕地不怕。自由享受生活。


    如今,北嘉仍在,而稚气的我已不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5-6-12 10:08:11 | 只看该作者
    要了解一个城市,就一定要去坐这个城市的公交车


    北嘉的变化是嘉定这几年变化的见证.车子是换了几趟了,只是一直很奇怪,当年是十五分钟一班,为何现在还是十五分钟一班??是不是嘉定人的步伐一直是这样??

    如果说步伐一直没有变,是不是也可以反证嘉定是个适合居住的城市???


           

    此贴由 luciyaok 在 2005-06-12 20:12:18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5-6-12 14:26:2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2 14:2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5
    发表于 2005-6-12 16:42:31 | 只看该作者
    高中的时候,每周回家,我都坐的北嘉线。确实很怀念的。好像是很多年不坐,以后估计也没有机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5-6-12 19:18: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文笔不错,可以发表些更有意义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5-6-12 20:20:10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好怀念啊。哪个时候的北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9-3 21:21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8
    发表于 2005-6-12 20:25:19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否能体会那种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10-16 10:13
  • 签到天数: 108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9
    发表于 2005-6-12 21:17:07 | 只看该作者
    很经典的嘛,我要坐下来漫漫看!回忆一下当年的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5-6-12 21:37:03 | 只看该作者
    记得以前小的时候乘北嘉线没有位子,我都是做在买票员的桌子上的
           

    此贴由 凌乱の雪 在 2005-06-12 21:37:28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