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871 回复:0 发表于 2002-3-24 23:41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3-24 23:4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推荐]愚公到永远?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翻开初中学生的语文课本,一篇老掉牙的《愚公移山》,便跃入眼帘。
这样愚昧落后粗陋不堪的古代寓言,让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代的少年们,学不到一点有价值意义的东西,文中的起码的美学价值、人文价值,更是用放大镜也寻不到。当代青少年所学的课文,应该是民主的、人文的、科学的。
这个躲在古纸堆里的寓言故事,经伟人毛泽东引用一次后,似乎变腐朽为神奇,广泛流传开来。冥冥之中,应了常说的那句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愚公,一个年近九十的老头,即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他就是州长,也早退休多年了,除非是专制国家的元首,把持大权不放,革命人民又不敢谋他的反,只能伏在地上祝他老人家万寿无疆,要么发动宫廷政变抢班夺权。这样一介山野草民,生活定然好不到哪里,侥幸活到九十岁,已是生命奇迹。到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了,还把持着一家之权,给全家人掌舵,决策着家庭的前途命运,实让人心虚发毛。实事上,愚公移山的决策,完全是黑色的,是陷一个家庭于万劫而不复。
可悲可叹的是,除了稍有点头脑的老妻,怯生生献出点疑问外,愚公的错误决策,就象今天的代表大会一样,得到了所有与会者的积极赞同、热烈响应。
让女人提出不同政见,作者的用意也非常之明显: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从此,愚公的子孙后代,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荒凉的土块冷硬的石头。他们惊天动地的举措,在孤儿寡母眼里所谓的崇高、牺牲、奉献,是何其悲壮,又是何其的凄惨可怜。原本,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愚公的子民们异口同声的一个“不”字,予以否定。
这是民主决策,还是作为一把手愚公的个人意志?从古至今,有几次一把手的提议,不是一致通过,完全支持,热烈拥护,坚决捍卫?面对一把手,轻轻的吐出一个“不”,是这样的艰难沉重,比太行、王屋还沉、还重。方圆七百里高万仞的巍巍太行、王屋二山,或许真能搬走,但要让屈膝家长的子民,对主子的方针政策说个“不”字,却难比移山。与主子保持一致,固然受累流汗,一生磋砣,但妄议其错误决策,那就是异端了。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伪民主。不论一把手提出什么样的决策,表面形式上,无一不是程式一致的积极通过,假民主比真民主还象样——连袁世凯复辟当皇帝都是民主化了形式;至于个别斗胆投反对票的选民,无一不遭到惨烈的迫害。
一个领导,提出一个错误甚至荒谬的建议,并不奇怪,因为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毕竟有限,但领导贻害无穷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就奇怪且可怕了。举手赞同的人,如果同提议者所见相同,这是悲剧;若是明明知道其错误之深、危害之大还双手赞同,这才是悲剧中的悲剧。中国漫长的历史,就是这悲剧上演的历史,从指鹿为马,到一致通过打到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
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民主的标准,不是看通过了掌权者多少所谓的英明方针政策,而应看看否定了多少。只有众口一词的赞同,从未有少数、多数、甚至一致的否定,那只是给官主穿上了合法的民主外衣,使得官主更官主,而在表面上又极酷民主。

我们的国民,千百年来,总是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狂热着,狂热得莫明其妙,还自以为很崇高、很神圣,义无反顾地为之流汗、献身。这不仅现显出生命的悲壮与廉价,又显现出头脑的无知与狂妄。正如被满人奴化了的大辫子,起始的明朝遗老遗少们是拚了命的反对;多少年后民国革命时,晚清的遗老遗少们又拚命的反对。
肯定愚公,也就肯定了他无视科学、不自量力的狂热与无知;赞美所谓的“愚公精神”,实际就是赞美愚妄,赞美疯狂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赞美意识决定一切、形而上学的极端唯心主义。
世上总有这样一些好大喜功的人,看不得别人过几天安稳日子,总是变着法子凭空无端地制造出一些貌似崇高的苦难炼狱,不仅将自己的生命无端地挣扎消耗尽于无边无聊的苦难,还要别人无辜作陪,殉难。他们总是将自己的举动涂抹上眩目的金色,将那茫远缥缈的目标描绘成光彩夺目的天堂,自己虔诚如婴儿般的躺在自己的理论之上,醉意难醒。往好处说,他们或许就是理想主义者,也不排斥他们怀揣一颗至诚的心,但他所做的一切,于己于人,实在是一场悲苦的劫难,是一种毫无来由的傻瓜行为,悲凉而无意义,只为吃苦而吃苦的人为悲剧。

不仅是内容,即使在语言上,《愚公移山》也无可取之处。文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智叟和愚公的对话:“甚矣,汝之不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霜妻弱子。”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但人民的语言,却从很难见到文明的枝叶。两个老人,话一出口,就是这种高高在上、鄙夷对方、教训对方的不逊语言,哪有一点儿温良恭谦让的礼仪风度?对待经济、政治地位和自己基本等同的平辈,就是这样一种冷脸热心、或热脸冷心、或冷脸冷心的“革命斗争”状态,非要分出个我对你错、我高你短——总之我比你强的优越结果来才作罢。宽容,平等,理解,一切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文明,统统成为奢谈。即便在当今大文豪笔下的影视剧,里面的人物,不论是毛贼政客学者流氓商人学生,其语言之粗俗恶臭,绝对在厕所三步以内。
嘲笑智慧,拒绝善心,是否从一个方面,反应了心理的脆弱?既然宁死也不肯接受别人的善心善行,那么自己还存不存善心,面对弱者危者,是否善行?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拒绝别人善意的建议批评,总是一副革命斗争面孔,其实是一种穷贱自卑、总怕人家看不起自己、以攻为守的弱势逆反心理在作怪。
总想着征服自然,总想着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力又达不到,只好把迫切的期望,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神灵来保佑,归根结底,还是承认了自己的卑微与无奈。一个人,怎么可以靠幻想去生活、去奋斗?
可巧天帝就是如此多情仁慈,只因愚公带领子孙来挖山,就命令大力神将山背走。令人遗憾的是,天帝并没有将这两座山投诸渤海之尾,而又放在了别人的家门口。从此,愚公的门前是一马平川了,但别的人家又会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可谁会相信天帝有如此心细如发的慈母心肠,而且是此如容易感动呢?如果他有好心肠的话,也不会惩愚公出入之迂这么些年,非要让愚公把他感动了才将山移走,他早本就该将山们安排得妥当无比,不让巍峨的大山,塞住任何善良百姓的家门。
天上一瞬间,地上已百年,如果天帝喝醉了酒,或忙于新宠的女人一时无暇顾及,或干脆就不被愚公区区小诚小意感动——当然天帝并不存在,正如生活中并不存在愚公这样的人一样——否则,愚公的那些听话的后代孙子们,一干就得几千年,可能的话,到今天还在叩石垦壤吧?
也多亏了没有感动的天帝存在,否则,现实中的人们,该有多少象愚公这样的人,不论做什么,也别考虑自己的力量能不能办到,只要长年累月一意孤行,以千秋万代的苦难,力求感动天帝感动赐福就行了。
反正天帝会感动。
我们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们:要获得幸福,一切靠自己的努力,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我们的国家,经过漫长的封建统治,人民群众愚得够可以得了,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做事还不尊重科学,量力而行,还象祖宗那样“愚公精神”“愚公行为”,是教孩子们生蠢还是发呆?
为什么非要征服自然,而不是顺应自然?愚公子孙们担石填海所走的路途之遥远之辛苦,远比绕山出入悲苦得多。更何况,自然无法征服。什么力量能阻止地震的发生,大地的干涸,沙漠的狂虐,洪水的泛滥?珍爱青山绿水,远比将山挖秃将水汲干强得多吧?

在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文化典籍里,再也找不到歌颂智慧与善良的寓言,供后代学习,使得愚公到永远?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