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3140 回复:28
发表于 2002-2-17 00:1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不经意间,翻到了《刘合珍君》。我才发现原来鲁迅已经不被我崇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充当了应试教育的打手,去残害幼小的心灵。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东西都已经定格,需要我逐字逐句的背诵。鲁迅的文字似乎已经不可以使人振奋,余下的只有悲哀与无奈,悲哀和无奈流过身体,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当麻木的自我,六神无主的旋转手中的笔,我差异:这个陌生的人是谁?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说:走异路,逃寻路,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们还可以找吗?不可以,因为标准答案不允许,老师会在你的试卷上写个很差的分数,并在旁写个胡扯之类的东东。本应该在每个人头脑中有个不同的鲁迅,现在呢?流氓的变迁一文写到:孔子之徒为恧,墨子之徒为侠。我不知道我们是恧还是狭,可能都是,或许都不是。难怪鲁迅在遗书中要后人忘及他。或许就基于这个原因。。。。。。。。。。。我听见鲁迅在哭泣,无奈的哭泣。。。。。。。。伤痛欲绝的叹息。。。。。。。。。。。
不否认先生的文章是深刻的。尤其是先生的杂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先生的意思。是一种能给人 “常读常新”的感觉。应该是每次去感受都会有发现和领悟这才是先生文章的高度。可我们的语文书,把先生的思想格式化了,从本质上的多元被迫理解为一元 。
|
|
|
|
|
|
|
|
毕竟时代不同
不过鲁迅终究是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现在的中国再无人能带来如此的影响 |
|
|
|
|
|
|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2-2-15 19:58:03
|
只看该作者
我从前蛮喜欢他的文章,不用什么语法,其实,哪个人看文章真的会看什么语法?!要么吃饱了。所以只要读,看,感受就可以了,真的很简单的。而且,爽~
现在,也差不多,但不多看了,我会气死要么满肚子不平
他本来是想写给没文化的大众看的,唤醒(可以这么说吧)他们的,但没文化的终究是没文化,会看吗??有用吗??
真是好笑又觉得满悲凉的
|
|
|
|
|
|
|
|
鲁迅是近代最伟大的文学思想家,他的文字就如端木所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看文章不是肤浅地去品读表面文字所带来的感觉,而是应该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鲁迅浅显易懂而又意味深长的白话文,余味浓蕴,含而不露是出于当时时代的一些政治因素,其辛辣的笔锋如刀锋划开旧社会丑恶的面纱,也正是其如此为后人景仰之处。
|
|
|
|
|
|
|
|
6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2-2-15 22:08:28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句话
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一样
但是强迫我们接受他的模式
实在是有点不公平!
|
|
|
|
|
|
|
|
你要怪就去怪教育部的吧
鲁迅是没错地~~~~~  |
|
|
|
|
|
|
|
哈哈,爱憎本在你心,何来强迫之说?
算他们强迫你,你又何必耿耿于怀,毕竟也是学生时代的事了。 |
|
|
|
|
|
|
|
说什么鲁迅影响了一代人,唉,
读书读傻了,
鲁迅只是寂寞了,
给别人利用了那样久,
可还是寂寞。
|
|
|
|
|
|
|
|
文章本来由作者写出,发表由读者观看之后,这篇文章所延伸出来的意义便不是作者本身所能决定的。无论作者初衷如何,真正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书本,只是所品的人自己的灵魂在催动罢了。
就如柳四看的是个寂寞的人,我看是个革命的人,端木看的是个高尚的人,雨丝看的是个无聊的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