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有时候我觉得,弄堂是上海文化的一种,而弹格路就是嘉定这种安静镇子的文化象征。没见过上海弄堂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弹格路,弹格路的英文是cobblestone road,表面意思是石子路,由鹅卵石、小石块铺设而成,宽不过两米,可供行人车辆经过,大部分还是栖身弄堂之中,方便里弄来往经过的人走。它有许多别称,比如弹硌街、弹街路等,充满地域人情滋味,来到上海而没去过弄堂,就如没去过上海一般;来到嘉定没走过弹格路,正如没来过嘉定一样。 居住在弹格路的人们大多是平常百姓,买着一块八毛的青菜,喝着巷头老龙头里的流水。平日里看起来路上总是安安静静的,人们悄声挎着布兜走上街去,寻找属于自家的营生。但是到了早上,尤其是太阳还没完全挂起来的时候,嘉定老城区中心的北大街、嘉定西大街都蠢蠢欲动地热闹起来了,菜贩子、早点心摊位、喝早茶的人们,挤挤攘攘地走在弹格路上,只有这几处老街巷还原生态地保留了上海市井人家赶早市的习惯,让很多“白克力”、“老克腊”感慨不已,专程从遥远的地方赶来,站在弹格路上,听着叫卖声音,眼睛都模糊了。 当我站在这条崎岖不平的西大街弹格路面上,此时不是市集,来往的人并不多,我的脚心感觉到了石子路上一颗一颗石头的顶撞,仿佛敲着心里头的一架琴,叮叮当当,带我回到过去,牵着外婆的手走在弹格路上,我尚年幼,她已老迈,祖孙俩走得也是这样慢,外婆喜欢给我买糯米糕,还有很多好吃的,这条路承载着我们的笑与泪,得与失,几十年的家族史。我若是摔倒了,外婆就抱着我喊:囡囡不怕,囡囡回来吧,外婆在这呢。 如今外婆离开我已经七年了,她走的时候我们全家都搬离了弄堂和弹格路,但不知怎么,一想起她,我就会想到绵延不觉的石子路,仿佛她对我说不尽的爱。我对自己的女儿说,妈妈是在弹格路上长大的,这条崎岖不平的路只要走顺了,就什么困难也不会怕了。这些道理是外婆告诉我的,而今我要将它传承下去,正如上海的巷弄文化,一样需要传承和发扬。 弹格路对于上海来说历史悠久,至今已经几百年了,每当在路上看见垂暮的老人依然抬头祈盼着迟归的子女,我就低下头加快脚步,走向自己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