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183 回复:6 发表于 2014-1-27 09:4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09:4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标NO.61 颛桥/难忘乡愁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来吧,老街

       说起来,颛桥有过我不少朋友。比如,前些年朋友吕亮曾在颛桥开了家货运公司。2006年早春,那是我第一次坐轨交5号线去闵行看他。想想不过是七八年前的旧事,但经历了那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吕兄这小小的货运公司也关张了,他又回到了国企上班。这一回,我来到吕兄当年公司所在,发现变化不大,只是门前建有罗马柱的洗浴中心不见了。

        从颛桥站下来,沿着颛兴路往西,走到第三个路口右拐,就来到了颛卫路。颛卫路往北到达颛建路,这就是所谓的颛桥老街了。颛建路全长不过600米左右,周边日月华城、红叶别墅等等,都是些新房子,可你能想到1948年以前,这里竟然是上海县和松江县的分界地吗?如今,在颛桥镇大开大合的大格局下,像老街这样的小街小市倒是愈加值得珍惜了。诚如上海画家张安朴老先生对我说的:“这些沿河的老房子,如果规划得当,会更吸引人。”安朴先生回忆到,前几年他来此写生,还曾见过周家宅院边上的一个评弹书场,可惜如今说书先生却不知何处去了。

        回来吧,老街,让老街更有些老街的样子。毕竟,此地老屋新宅交错,民居商铺间杂。从迷宫般的巷道、热闹的集市、悠闲的茶馆中,依稀能够感受到昔日之乡风。与颛桥老街相仿的还有北桥老镇,同样代表着过去上海乡间深处的某种记忆。

    剪纸之乡

        安朴先生最感叹的是颛桥站有一幅大型剪纸。颛桥本地传统剪纸,俗称刻纸、刻花样,原本我以为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样的民间玩意儿。可当我在颛桥老街的人家游走,当我来到位于华丰苑的颛桥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看到那些贴在窗上、门上,乃至于文体中心墙上的剪纸,我感到颛桥的剪纸与他处的别有不同。可以说,目前的颛桥剪纸,有着现代美术的立体透视,也有着中国画的一些表达方法,还有当代版画的一些特征。这一点,倒是非常符合上海的调性。

        据了解,剪纸之乡颛桥,于2001年11月起,在镇文化站举办剪纸培训班。2003年4月,经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成立上海剪纸学会颛桥分会,据说参加会员有不少。这样大规模的培训,使得剪纸迅速普及,不过风格也就与传统迥异了——日趋多元。2008年,颛桥镇建了个“颛桥剪纸大观园”,就设在镇文化活动中心。2009年6月,颛桥剪纸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6月,作为颛桥剪纸传人的周若妹被确认为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旧梦与新颜

        颛桥的元江路上,有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可以说,无论是载人航天,还是嫦娥探月,中国的航天梦,颛桥多少都会沾点边。元江路上的群益职校,则为周边的许多工厂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

        当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颛桥旧有的工业设施、老厂房乃至于老粮仓等,都被提上了改造的议事日程。最近,关于颛桥复合式街区改造成了媒体热议的话题。德国鲁尔区、英国伦敦南岸、美国纽约曼哈顿等旧城改造的很多手法,都可能被借鉴到颛桥。比如留下来的一堵墙、一扇门,都有可能像鲁尔一间报告厅的一面斑驳崎岖的原真墙一样,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比如玻璃将其隔起来。还有颛桥保存良好的当年的国家粮仓,让人不禁想起运河兴盛时期的忙碌景象,甚至有人提议在粮仓里表演民国时期上海县流行的伞灯舞。

        我有时想,如果真这样,不知道当年曾就读于老上海大学的“雨巷诗人”戴望舒,会在此情此景里写一首怎样的诗给松江闺秀施绛年呢?旧梦于新颜,如何映射在当今的时空里,这确实是个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09:49:10 | 只看该作者
    颛桥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包括颛桥剪纸、伞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彩灯、竹刻等特色传统工艺。

    ★颛桥剪纸

        种类分为喜花、礼花、窗花、灯花、花边和花样。今天的颛桥剪纸形成了既有乡土气又有时代感的艺术特色。颛桥剪纸被列入首批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颛桥伞灯

        颛桥人酷爱伞灯制作和提灯表演,每逢喜庆场合必有伞灯出场,至今还留下“颛桥灯越出越细(巧)”之谚。2008年5月,“颛桥伞灯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第二批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09:49:14 | 只看该作者
    ★颛桥

        位于闵行区中部偏南,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东临梅陇镇、吴泾镇,西接马桥镇,南与江川路街道相邻,北壤莘庄镇。辖区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2000年10月18日,撤销原北桥镇、颛桥镇,建立新的颛桥镇。轨交5号线纵贯颛桥全镇,规划中的轨交15号线也将在颛桥设置站点。

    ★颛桥老镇

        枕沪闵路,六磊塘横贯镇北,东有横泾港。当年,六磊塘上有座石拱桥,俗称砖桥,后讹称颛桥,地因桥名。明代设颛桥市,清乾隆年间称镇,嘉庆时又复为市,咸丰年间设立中渡桥团练局。1948年前,镇区分治于松江、上海两县,以六磊塘市河和北街为县界。老镇以众安桥为中心,分东、西、南、北4条街呈十宇形,又称“十字街头”。

    ★北桥老镇

        北桥地区初名北梁,因有北扱桥而改名。地处沪闵、北松、北吴三路交会处,俞塘河横越镇南,与横泾交汇于东街。上世纪20年代,因沪闵南拓路辟建,商业渐形繁盛。1983年起,沪闵路西侧、北松路南拓建新街,形成新镇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09:50:36 | 只看该作者
    红色雄狮:以前去一趟颛桥,农田连片,交通不是很便利。最近颛桥在举行故事会,传承上海文化,在那里能够找到上海老街的情调。
    KDS-雅痞感觉:我家河对岸就是颛桥了,每天遥望颛桥人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09:51:30 | 只看该作者
    颛桥站
    位于闵行区颛桥镇沪闵路颛兴路,以上海著名的古镇颛桥命名,为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的高架侧式车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17 16:1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6
    发表于 2014-1-27 10:1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2:08 编辑 <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