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0-4-2 23:19 |
---|
签到天数: 20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古代新人结婚,拜堂的时候,主持的人都会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么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呢?
“堂”,《说文解字》解释说:“堂,殿也。”也就是说,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码事儿。但从唐代之后,殿专门指帝王的居所,和堂就区别开了。老百姓住的屋子,有堂屋,就是正房。
“高堂”这个词里的“堂”,指的是内堂。内堂指父母的居所。过去的习惯,是要到父母的居处去问安,问候尊长的起居。至于这个“高”字,有一种解释说,是因为要在高大的厅堂里拜见父母;而另一种说法认为,“高”字表示一种尊敬之意。不管怎么解释,“高堂”本来是指一种处所,是显示父母之尊的地方,所以久而久之,就引申为父母的代称了。“堂”这个字,经常被引申为母亲的代称。比如刚才说到的内堂,有时就专门指代母亲。还有一种文雅的称呼“萱堂”,也是对母亲的敬称。这个词出自《诗经·卫风》中的一句诗,大意是说,要在北堂种上萱草。什么是萱草呢?说起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大家肯定熟悉,就是忘忧草。也就是说,古人认为在北堂种萱草,可以忘忧。那么这个“北堂”是指哪里呢?一般就是母亲所住的屋子。所以人们就用“萱堂”来指代母亲的居所,引申为母亲的代称了。
在外漂泊的儿女,回到家,什么事儿都放下了——母亲就是儿女的忘忧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