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为人类跑步比赛中里程最长、要求最苛刻的项目,马拉松赛越来越向着“全民狂欢”的方向靠拢——昨天举行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就吸引了超过30000名选手参加,其中业余选手占了多数。 这些完成半程马拉松甚至全程马拉松的跑步爱好者,有许多还是第一次参加正式的马拉松比赛,别着号码布、带着芯片,从城市的一端穿梭到另一端。
对这些马拉松“一年级生”而言,比赛的成绩与“跑友”的感情相比,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她是护士,第一次参加正式马拉松比赛的选手。32岁的林德菊是嘉定妇幼保健院的一名护士,作为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她平时上班下班,操持家务,看上去和30岁出头的普通女性没什么区别。
而每到周三的晚上,林德菊就会换上一身“酷”劲十足的运动装,出现在路上。这时候,她有另一个身份:嘉定“约跑”队伍的负责人,网名“绿萝”。看着她不断奔跑,还不时为其他跑者加油鼓劲的样子,你很难想象,半年之前,“绿萝”连跑800米都头疼。
林德菊以前并不喜欢体育:“在操场上跑的时候,一公里都跑不到。羽毛球也参加过,后来觉得不太喜欢。”对她而言,一口气跑上几公里,本来难以想象。
但是,家里有个渐渐懂事的孩子,这给了林德菊一些锻炼的动力。“我想,总得给宝宝做个榜样。”于是,今年4月,她报名参加了网络组织的跑步团体,这个名为“跑步圣经”的网站定期组织跑步爱好者们参加跑步,这一举动被称为“约跑”。目前,像“跑步圣经”这样的网站,在上海有好几家。
第一次“约跑”并不顺利,林德菊很快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看着其他跑友们从自己身边跑过,自己却连腿脚都挪不开,这让她觉得,跑步似乎也不是适合她的运动。
不过,“绿萝”之后参加的一次50公里徒步活动,却让她爱上了跑步。或者说,是爱上了一起跑步的同伴们:“就是那次徒步过程中,大家一起走,互相鼓劲,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沿途还可以看风景。我开始觉得跑步很快乐。”
就这样,“绿萝”在跑友们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一个月之后,她已经能跑出整整5公里的里程——把这段里程放在地图上,就是静安寺到外滩的距离。从地域上看,上海并不是个巨大的城市,城市人更习惯用车程、地铁站数和出租车费来计算距离,而非自己的双脚。毫无疑问,5公里在这座城市里不算短,这让“绿萝”充满自信。
从4月到12月,“绿萝”从跑步新人“进化”到了“约跑”团队的负责人。除了自己跑以外,她还开始“带徒弟”,“有个大学生,之前也是体育课成绩很差,我带着他跑,现在半马(马拉松半程)的时间也在2小时10分以内了。”
昨天,“绿萝”迎来了她的第一次正式马拉松赛。对她而言,21公里的半马并不是什么难事,她在训练中早就跑过两次半马。但她决定,第一次马拉松赛,她要和一起跑步的朋友们,一同撞线。
于是,“绿萝”放慢了脚步,鼓励着晚到的“新人”们,最后,她以2小时12分跑完半程马拉松,排名所有选手的488位——展示着胸口的奖牌,“绿萝”笑得很高兴。
“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对跑步很重要。即使他们不会每次陪着你跑,但会通过网络,不断给你鼓励和交流。跑步就是这样的,只有心里有了目标,才会有兴趣,每次进步都会很开心。朋友们会鼓励你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绿萝”说,家里人原本并不支持自己跑步,但看到自己身心上的改变,现在丈夫、儿子也成了她的“后援团”,“跑步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学会了不放弃。我不会抱着赶超别人的念头去跑步,也不会和别人比成绩,那样会很辛苦,但我不会放弃自己的目标。”
![]()
马拉松跑者林德菊展示自己所获得的奖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