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marinos 于 2011-5-23 22:10 编辑
对于旅行,我只关注目的地的景色好坏,其余一切即使劣质都不会在乎。旅行也本该如此。无须夹杂过多的人文情感和附加价值。 去过很多地方,看过不同景色。透视双眼,观赏周围每一个景色的分子构成。而犹如人体脊椎般坚定不能移者之于我,便是追求景色的自然纯粹、返璞归真、顺其天成。 稍感遗憾的是无法追寻自己是何时开始反感那种“人为制造”和“后天加工”。或许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由周遭思想影响以及特定社会环境所带来的人生观。 走在异乡的土地,微风摩挲着皮肤,美景环绕四周,当下幸福依旧,不能免俗的是人为设施的痕迹,告示牌、围栏、甚至不可或缺的开凿的石阶。优者打造成融入当地独特景色的整体景观,劣者完全突出此类设施。本质在我眼中似乎毫无区别,你关注之所以你也就能挖掘其负面价值。 我尝试猜想,感觉没有人为的开发,要在这些震撼心灵的地表旅行,会遭遇各类不便和困境,我也曾深感其方便游人所作的丰功伟绩。但是我更相信在每一个坚持自然和纯粹观念的人的字典诠释中,非完美、非百分百的事物等同于完全被污浊。就如同文首第一句话,旅行中抛开景色,其余的劣质都可放进旅行代价中一并计算。 不喜欢在拍照中带进任何人类社会的文明,因为我需要的照片是一张完全的艺术品;不喜欢繁杂的人类分享自然美景,因为我希望与纯洁独处以净身自我;不喜欢拍摄包括我在内的人像照,因为我觉得包括我在内的一切人都是邪恶污浊的。也因此我喜欢在淡季出游尽可能远离人世繁杂;我喜欢参加小众人群的活动,因为对共同的爱好、理想和追求更加苛刻和细致。喜欢去凶险之地乃至无人区,即使自己最终融化成一方雪水汇入川流。 如果从哲学角度分析自己的思想,可以上升到我的世界观这一角度,对于尘世一切事物的抉择和分析都遵循着理性有价、感性无价的理念,当然过多的扩展探讨下去,偏离了我的写作本意。可以说人为的事物都能按照目的和需要得到,即以现实结果为目的带来过程,而纯粹的事物则都是在顺其自然的过程下,带来最终的现实结果。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在此回归到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我选择了后者。但我很透彻自己的思想哲学,了解自己的内心意识,这一选择仅在于旅行中的我。 我以为景色与人生是有很大关联的,或许社会的现实和功利已经无法用一抹文字去漂白。烂俗个人品味类如众多霓虹灯和后天色彩造型炮制出的所谓浪漫和美丽街区,引来众多虚伪之人的自诩,以此装点旅行的内涵,丑陋美学的范畴;亵渎历史文化类如明清古建筑风格下的现代化钢筋水泥成堆而起,打造出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古韵的旅游古镇;虚伪小资生活类如本毫无旅游资源可言之处却依靠商业气息和现代化宣传影响,勾引出众多下贱之人的虚伪表皮,以物质生活的享受来弥补内涵的沦丧和底蕴的缺失。 我的文字如同我的旅行,不加修饰,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所目的。我会随意的写作,最终定下一个题目,而并非在开篇给予自己一个“紧箍咒”,我会在一次性成文之后厌恶二次朗读和修改,宁愿第二次重新写一篇相异之文。 病态的社会需要我近乎变态的摒弃着人类社会的一切污秽产物,在每一次心灵畅游的旅途中追求自然的圣洁和无穷尽的纯粹。相信行走天涯的人们啊,会感知到我的想法的深邃。
Psyche
2011-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