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管家”的人:团聚“家人”不容易

日期:2013-06-13
房子,早已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那在基层管房的人,工作状态又是怎样的?记者在嘉定房管局嘉城办事处——这个只有7个人的小团队中,体验当了一天办事员。
8:30,记者刚踏进嘉定房管局嘉城办事处的门,带教“师傅”——办事处主任金德就招呼着上车:去某物业公司调解一起比较棘手的纠纷。同行的还有负责物业管理业务的“老法师”倪永平。“李经理,你好,我们又见面了,这次来还想听听物业的想法。”8:45,“师傅”和已经N次见面的物业经理打着招呼。进门后,物业经理诉起苦来:业主总是认为物业费涨价不合理,不同意每平方米每月上调0.38元。其实,上海每年都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就意味着物业公司也必须每年提高工作人员的薪金。但接手这个小区十几年来,从没涨过物业费,生意实在做不下去了。听完之后,记者认为在理,在感情上“倒”向了物业公司一边。但“师傅”开口说:“既然业主们对物业公司的成本存有疑惑,物业何不大度点,拿出些真凭实据,如物业收支单、工作人员工资单等,让业主一目了然。”物业经理沉默了,“就是啊,我看这里面误会比较大。”“老法师”趁热打铁地说。“好,那我就把账目做得清楚点,让业主们看得懂。”物业经理想了想说。出了物业大门,“师傅”说:“我们不是物业公司的上级部门,但在大部分业主眼里,我们代表政府部门,就应该帮着业主说话。出现了这样的纠纷问题,必须要尽可能让双方都作出让步,才能达成一致。”
嘉定镇街道总共3万多套住宅房、59个小区,由12家物业公司管理。下午,“师傅”带着记者、副主任唐海燕、负责法律咨询的薛玉英老师“下基层”了,走访的3户居民,家家都是麻烦事。头一件就是给一户违法搭建的居民家送整改书。“别看只是送个整改书,这来回起码要跑四五趟,要劝说成功一户人家整改,没点过硬的嘴上功夫不行。”“师傅”口中的这份差事,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做。在另一户居民家,“师傅”他们的专业知识让记者目瞪口呆。“承重墙不能敲,墙面一旦开裂,后果不堪设想。”原来这户正在装修的居民擅自把承重墙敲掉了。而“师傅”他们对房屋的结构了如指掌,一番言之凿凿的道理说得这户人家立即答应了整改。“爷叔放心,资金已到位了。”在一家天花板脱落的伤残军人家,“师傅”特意走了一趟,告知老两口维修基金落实下来了,可以安心地等待修理。走完3户居民家后,惯例的小区巡逻工作相对轻松,不用爬上爬下。但“师傅”他们看得仔细。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记者感触最深的是:“管房”的人,权力不大、事情不少,而且都是些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