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房屋类型:
价格意向:
2011年上海新房成交量创有记录以来最低
729.8万平方米,这是2011年上海新建商品住房成交总面积。这样的成绩仅相当于2007年成交最高峰的三分之一,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低上137万平方米,创下了有成交数据记录以来申城新房成交的最低记录。
“调控对于一年楼市产生的效应可归结为三个字:快、频、广。”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黄河滔告诉记者,对上海楼市而言,2011年的调控政策效应显现快;各类细致、强化政策出台频率较高;调控政策对市场群体覆盖面高。
正是这样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也带来了史上最低的市场成交。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总金额为1606.4亿元,而全年新房成交套数、面积分别为6.32万套、729.8万平米,三项数据环比均下跌近四分之一。其中成交面积相比2008年低点的成交还少了137万平方米,创下2006年有成交记录以来的最低记录。应该说楼市调控是造成2011年新房市场进入冰封期的最大原因。
从供求关系来看,虽然今年新房供应达到1067万平方米,比成交多出337万平方米,整个商品住宅呈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但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则指出,从历年的走势不难发现,供应方面事实上也处于下滑趋势。“出现明显供大于求的原因,主要还是成交过低所致。”他认为,成交低迷也促使开发商开发和推盘意愿的减弱,并且随着上海可开发土地的日益减少,导致全市商品住宅供应持续减少。
除了楼市调控因素外,购买预期的改变和贷款优惠取消利率上调也为市场冰封推波助澜。黄河滔表示,一方面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在这一年得到了扭转,使得非刚需、改善型的购房者入市更趋谨慎;另一方面,贷款利率方面的变化使得刚需购房者的实际购房成本增加,阻拦了购买力较弱的人群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