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上海人买套房子居然全国最难 购房预算全国最高

日期:2009-11-17

      在上海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似乎变得越来越遥不可攀。

  近日,由新浪乐居工作室,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发布《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购房者信心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上海已经成全国购房最困难的城市。尽管上海购房者的预算是全国最高的,但购房者对于在上海能买得起一套住房的信心指数却是全国最低的。

  最没信心之城

  这份调查显示,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购房信心指数仅为83.51分,在各个城市中得分最低,成购房“最没信心之城”。

  上海购房者购买能力信心指数严重偏低,仅为83.0分,而购买迫切性指数为90.3分,两者间存在较大差距。

  住宅价格水平是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商品住宅价格水平的信心度评价仅为66.9分,并且对在售楼盘品质(85.9分)的评价也显得很悲观。相对于高企的房价,上海购房者对未来可选楼盘数量的信心进一步下降(由88.10分下降到83.27分),位列全国15城市末位。受莲花河畔倒楼事件的影响,上海购房者对在售楼盘质量的信心指数列全国最低。

  尽管如此,上海购房者的预算却是全国最高的。购房预算总价百万元以上的占全部样本的67.9%,远高于杭州(38.8%),北京(36.3%);而单价万元以上的占全部样本的62%,远高于北京(31.2%),杭州(30%)。

  楼市供应持续紧缺

  一边是楼市“翘尾”热卖,一边是供应持续紧缺,导致上海可售存量一手住宅已不足500万平方米。

  在楼市优惠政策到期及上海迪斯尼等多重因素刺激下,近三周楼市成交量重新回到6月最高水平。但是供应量却依旧紧缺,1日至7日,上海仅有18.63万平方米房源上市。截至11日19时,网上房地产显示上海商品住宅可售存量仅余485.81万平方米。

  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指出,楼市在贷款下调和购买力疲乏等季节性影响下,已在6月最高的水平上持续下滑。但自10月下旬国家公布三季度GDP之后,一直观望中国楼市的海外买家对中国经济重拾信心,开始大举进入。国内买家在通胀压力下,也开始加大购房力度。

  此后,上海又有国际贸易中心、大虹桥、迪斯尼等利好消息刺激,使得楼市在10月底再度高烧。易居中国·CRIC系统显示,近三周一手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分别为51.37万平方米、46.61万平方米和50.36万平方米,比前10周33.07万平方米的周平均水平高出四成以上。

  成交量持续攀升的同时供应量却没能跟上,近三周的供应量仅84.15万平方米,其中上周的供应量更只有18.63万平方米。严重的供不应求,使得网上房地产可售一手商品住宅的存量首次跌破500万平方米,为485.81万平方米。按近三周的成交速度算,这一存量仅10周即可售空。其中,卢湾和崇明分别只有147套和135套房源可售,还不及近期一些热销楼盘上市当天的销量。

  一些中介和开发商借机鼓吹无房可售、优惠政策即将到期取消,促使购房者恐慌下单,伺机卖掉长期滞销的房源。借利好消息抬高房价的开发商更是不在少数,大虹桥消息一出来就有新盘价格高开20%,迪斯尼消息刚出来就有楼盘价格跳高40%。

  对此,薛建雄认为,政府应该督促开发商增加供应量,并且合理管理定价和推盘机制,以缓解各种利好因素带来房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控制房价不合理上涨之风。

  新楼盘“一房难求”

  上海楼市又现“一房难求”景象。10月下旬以来,“盛世虹桥”、“锦绣华都”、“保利家园”等推新房源的楼盘都是上市当天就被抢购一空;松江大学城附近的新盘“蔷薇九里”、五角场地区新推房源的“创智天地”尚未开盘,便有近2000组购房者登记抢购200多套房源。供不应求态势下,房价上涨压力增加。

  据了解,“蔷薇九里”的单价并不便宜,预计每平方米达到2万元左右,由于离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很近,而该楼盘采用了创新的“类别墅”房型,建筑面积90至100平方米,附送地下室和阁楼,层高又高,得房率可达150%左右,引来众人争购,开发商绿地集团表示,预计最后只能通过摇号方式确定。

  据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监测,10月下旬以来,南汇、嘉定、松江、闵行、宝山等区,成交量分别出现了明显增幅,热销的楼盘多位于外环线附近。

  10月19日至25日成交排名前十的项目中,5个是10月17、18日拿到预售证的,并且一周成交面积占到预售面积总量的九成以上,部分项目短短几天内售罄。据易居中国监测,目前宝山可售的新建商品住宅仅2785套,而10月份宝山就成交了2339套房源,过去三个月更是成交了6085套,这就使得宝山近期常出现排队抢房的情况。

  新楼盘“一房难求”,说明楼市供不应求的矛盾尚未缓解。楼市的持续供不应求,导致房价在4月份之后开始出现上涨。综合东方早报、解放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