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绿地集团董事长:楼市底部一季度末出现

日期:2009-01-16

  2009年1月份,绿地计划拿下上海嘉定、宝山、徐汇将近100万平方米的住宅和商办项目,天津一幅1100亩的地块也在积极洽谈中。与此同时,绿地集团去年末斥资近7亿元在上海青浦、奉贤拿下的三个项目已在加紧开工建设,在外高桥一座27万吨油库、在奉贤发起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也均开工、开业在即。

  这些透露出绿地集团对2009年发展的信心。今年绿地经营目标将努力实现 “保10%、争20%、突破三个500亿”,即在去年的基础上,确保主要经济指标突破10%以上的增长速度,争取实现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业务经营收入、资产规模、经营性现金流量等三个指标突破500亿元。

  规模、效益去年增30%

  2008年市场形势日益严峻,绿地集团围绕“灵活调整,苦练内功,提升形象”的总体思路,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全年销售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仍然实现30%的较好增长。

  “灵活调整”主要体现在销售、工程和融资等方面。销售策略上,绿地集团针对所开发房地产项目区域布局广、市场差异大、产品类型多的特点,在不同城市积极顺应政策导向和当地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并力求通过 “多做加法”——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产品设计以提升附加值和性价比,来顺应市场需求。工程推进上,根据市场面情况实行“有保有压,按需推进”的策略,重点加大低总价、小户型等市场需求量大,以及创新型和稀缺型产品的供应。 2008年绿地集团房地产在建面积仍保持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新开工面积达530万平方米。融资方式上,绿地集团针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收缩等情况,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重点加大了外资金融机构、信托等渠道的融资力度,使其比例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上,绿地集团进一步加大了综合产业的投资力度,使综合产业规模在2008年实现了较大的增长。其中,能源产业方面,绿地集团2008年新并购了两家年产值共20亿元的煤炭贸易公司。加快推进了能源储存基地建设,同时在山西临汾地区收购了2座年产能30万吨的主体煤矿。在获得陕西彬东煤矿的探矿权后,绿地集团2008年加快了该项目的精探工作,预计可建一座年开采量120万吨的大型煤矿。金融产业方面,绿地集团在奉贤区发起设立了上海市目前注册资本额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该公司已于去年末获批成立,并将于近期正式开业。同时,绿地集团抓住时机积极洽谈收购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绿地集团金融产业板块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今年成交将趋于稳定

  房地产市场今年将有所复苏,上海商品房市场的底部预计会在一季度末出现,下半年的成交量会上升,届时成交价格也将趋于稳定。但全国各地的市场复苏时间与情况不可一概而论,此前房价上涨适度、土地及商品房存量不多的区域将率先回暖。这也使得绿地集团今年的市场拓展将有所“聚焦”。今年将重点巩固和扩大市场条件好的区域,上半年重点推进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的拓展,下半年将视市场情况,择机拓展其他市场条件好的地区。

  基于对2009年市场的预判,绿地集团今年仍将以灵活调整为主线,以管理文化为保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优化创新,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低成本时期是政府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安居问题的大好时机,既拉动投资保经济增长,又真正促进民生改善,可以实现政治、经济、社会三重效益。绿地集团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不仅赞成和拥护安居政策,并且也希望能够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参与到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中,为缓解政府负担、改善民生作出积极贡献,企业自身也可获得稳定的收益。

  错位竞争保障房

  对于保障性住房会否对商品房市场形成冲击,关键是企业要学会“错位竞争”。灵活、精准地定位产品,加大创新型产品的投放力度,大力发展高性价比的精装小户型,以及全装修房、低层高密度住宅、类别墅等市场稀缺产品,与经济适用房进行“错位”。

  就绿地集团而言,今年将以市场为导向,着重推动三个层面的产品创新与研发工作,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是推进改良型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工作。将以现有产品改良与提升为出发点,开展产品系列化标准化工作,系统地提升基础研发、专项研发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大规模开发和快速复制模式的需要,提升产品的品质品牌、附加值与竞争力。二是推进突破型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工作。三是继续推进绿色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工作,将以节能省地、绿色环保为

  出发点,继续推动实施“绿色计划”,加强绿色建筑和节能省地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工作,力争使“绿色产品”成为绿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