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房屋类型:
价格意向:
上海住房保障再加码 卖地收入锐减或影响资金来源
与建设部公布9000亿全国保障住房投资计划相呼应,上海在住房保障体系方面的投入也接连加码。
近日由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与上海市民政局联合召开的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推进大会(以下简称“推进会议”),部署了廉租准入标准调整工作和实物配租新机制试行工作。此外,当地政府还通过调整相关条件提高了廉租房覆盖面、增加资金投入用于收购存量房补充廉租房源、收回闲置土地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等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表示,上海经济适用房申请标准将在12月向社会公示,让中低收入群众能享受到住房保障。
不过,一位上海房地系统的人士也表示了担心,房地产面临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和房产交易税费等收入大幅度下降,可能会影响到进一步扩大的保障体系投资的资金来源。
保障住房体系投资再加码
上海浦东新区三林懿德居住区地块,总面积达2136亩,万科、金地等地产大鳄曾参与角逐。但上海市房地局2008年5月30日发文将该地块使用权收回,10月宣布启动三林经济适用房建设。
据最近出台的该地块“详细性规划”,三林基地的总建筑面积达到246.25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建筑面积约210.3万平方米,居住人口规模将控制在8.5万人,其中,经济适用房人口规模7.47万人。
三林懿德居住区地块的最终处理,成为上海持续加码住房保障投入的一个缩影。
上海市房地局方面表示,今年经济适用住房开工建设任务为400万平方米,并通过“新增一批、转化一批、挖潜一批、调整一批、拿出一批、配建一批”等方式,多渠道安排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
同时,在扩大廉租房覆盖面、增加廉租房源等方面,上海同样在近期持续加码。上述推进会议上,还进一步细化了廉租房申请家庭的收入和资产条件调整方案。同时,政府部门近期还将通过直接收购市场上小户型存量房为主的模式,以及采用转化、配建、改建等多种渠道,加大廉租房源筹措力度。
目前,上海廉租申请家庭的收入和资产条件调整为:自申请之日的上月起连续6个月人均月收入低于800元(含800元),家庭不拥有机动车辆、出租房屋和9万元以上金融资产等价值较大的财产和临时的较大财产收入(如福利、体育彩票中奖等),较原先政策有明显放宽。
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市累计受理廉租住房申请家庭42930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有40124户,已有39800户享受了廉租住房保障,占符合条件家庭数的99.19%,其中,实物配租2903户,租金配租36897户。
开发资金压力:土地收入锐减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的陆续放大,意味着整个上海住房保障体系更大的资金需求。
11月10日,上海房地局发布最新一批42号土地挂牌公告,12幅土地均为工业用地。从10月13日发布的36号公告至今,上海公告出让的土地均为价格较低的工业用地。为了避免土地持续流标,土地出让方暂时停止了新的经营性用地尤其是住宅土地的出让。
上海今年供应经营性用地总量仅1500公顷,远低于前几年,为7年来最低值。本报记者根据上海市房地局官方公开资料统计,2008年上半年,通过公开招拍挂渠道上海共出让土地821.8334万平方米,土地出让收入共576082万元。过去5年,上海每年公开招拍挂出让的土地收入平均接近300亿元。2008年土地出让收入剧减已成事实。
但是,整个住房保障体系的规模和投入却在不断增长。
按《上海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2008-2012年)》,上海市未来5年要建设20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到2012年,累计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家庭达到30万户。廉租房方面,仅2009年就将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2万户,累计受益家庭达到7万户。
今年开始实施的上海《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土地出让净收益资金中将有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在土地收入出现大幅缩水的情况下,找到更为合理的资金投入配比模式和发掘新的资金来源,与完善并扩大住房保障体系同样重要和迫切。
广州即推2145套经济适用住房
今年8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在“惠民66条”的基础上,印发《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补充意见》,明确提出新形势下住房保障工作目标:力争用1年左右时间解决住房调查新增的2727户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在2012年底前基本解决住房调查登记的77177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下一步,广州市政府将通过新建、改建、企业捐建和盘活政府存量公房等措施,加快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规模和供应速度。
广州保障性住房目前已完工65.4万平方米,在建125万平方米。广州市住房保障办2006年建设的4个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已全部完工,已建成住宅7616套,正在陆续交付使用。在建的政府保障性项目有同德、大塘、党恩新街、泰安花园、郭村小区、芳村花园二期、松洲项目等,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预计明、后两年陆续完工,届时可提供1万多套政府保障性住房。
至今年10月底止,全市受理了9016份经济适用住房购房申请,已公示4879份,已核发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2430份。11月下旬将推出首批2145套经济适用住房,主要分布在金沙洲、同德和大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