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嘉定打造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日期:2011-10-09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价值,发挥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
在嘉定,政府已经构建起了一流的载体环境,打造出了高标准的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嘉定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吸引了各种创新要素在此集聚,并使之爆发出了惊人能量,造就了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嘉定政府通过悉心服务,以及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不断完善的政策,使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为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疏通了通道,铺平了道路。

目前,嘉定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庆强数控机床厂与上海东华大学实现了项目对接,解决了技术难题,顺利完成了“五轴联动龙门铣床的研制”;“华宝香精”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签订了产学研项目合作协议,完成核心技术攻关;上海新时达—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双方在伺服驱动器、无传感矢量变频器等研发领域开展合作,并共同培养博士后人才;人民电器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签署为期5年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项目研发、建设互动人才培养基地等5方面开展合作;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先后与上汽集团合建“整车”、“风动”、“噪声”和“造型”4个工程中心,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共同建立大众-同济汽车研究院,和美国Mentor Graphics公司共建“汽车电子系统设计联合实验室暨技术培训中心”。
产学研结合使高校、科研院所的尖端科技应用于产业发展,为新兴产业的崛起提供了智力保障。上海微系统所与嘉定合作建设上海物联网中心,吸引了一大批高端物联网技术研发平台和企业集聚嘉定,规模5亿元的上海物联网产业发展基金和上海物联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成立并运作,全区已形成100多家物联网企业的集聚规模,物联网示范应用正在推进。此外,硅酸盐所钠硫储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应用物理研究所先进核裂变技术、光机所激光钕玻璃、太阳能涂膜玻璃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化项目,也已经成为嘉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大亮点。

通过合作,企业获得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高校科研院所获得了充足的科研资金,既解决了技术的产业转化、让智力效益显性化,又有望实现资本的增值目标。2006年,嘉定产学研专项资金仅20万元,去年已经增加到200万元,今年则计划投入300万元,同时带动企业研发总投入达到3亿元以上。2009年嘉定资助的“新傲科技”、“上大热处理”等4个产学研项目,2个已完成的项目就实现产值2689万元、利润500万元。在刚结束的2011上海科技博览会上,嘉定有95项高新技术成果和技术需求实现对接,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和人民电器集团、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上海大学和上海集成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中科院光机所和上海大恒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相继签署合作协议。
眼下,嘉定正适度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通过积极引导,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研发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对接,从源头上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科技成果无人问津的局面,推动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的科研开发,将科技成果转化的难题解决在立项研发的最初期。
 
来源:区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