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房屋类型:
价格意向:
嘉定工业区外资发展验证改革成效
30年前,改革开放拉开了为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发展的序幕。多年来,嘉定工业区坚定信心谋发展,大力引进外资。如今的嘉定工业区,外资企业鳞次栉比,企业投资规模、生产效益、品牌影响日益扩大。改革开放让外资企业在嘉定工业区实现了“三级跳”式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也让嘉定工业区的面貌一次又一次的刷新。嘉定工业区正以亲身经历验证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显著成效。在日前举行的嘉定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外商投资企业表彰会上,嘉定工业区10家外资企业获得表彰。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们已成为行业的“龙头”、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小糸车灯20年成功创下50%的市场占有率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是一家创建于1989年的中日合资企业,投资总额184.75亿日元,注册资本66亿日元,公司占地12万平方米。
小糸车灯专业生产销售各种车用灯具,共500多个品种。产品主要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长安福特、南京依维柯、株州雅马哈等轿车、轻型车、摩托车配套。产品在全国轿车灯具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从市场销售、技术、质量、产量等排名,公司已是全国车灯行业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此外,公司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已有40多种产品出口欧洲、北美、亚洲各国。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小糸车灯把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历经近20个春秋,公司已形成自主的产品开发能力、精密模具制造能力,每年自制100多台专机设备,同时建有先进的柔性化生产流水线。公司用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确保了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2001年,建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先后被评为市“先进技术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企业”和“专利示范企业”;2005年,获“上海市质量金奖”、“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06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创新质量管理先进单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机械500强”。
采埃孚转向机14年来3次增资
上海采埃孚转向机有限公司由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采埃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成立于1994年11月。
采埃孚转向机目前已具备了各类轿车、轻型客车转向机、转向泵和转向阀组的生产能力,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综合能力最强的转向机专业生产基地。公司成立以来,始终以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品质赢得用户的称赞,先后成为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汽车整车制造商的配套企业。目前,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40%左右,公司生产的阀组还远销马来西亚等国。公司服务人员始终遵循“我就在你身边”这一服务理念,针对客户提出的每个问题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以维护良好的公司品牌形象。
依靠一流的产品质量和销售服务,采埃孚转向机成立以来,实现了企业投资规模的不断飞跃。1994年成立时,第一期工程总投资4000万美元,其中注册资本2300万美元;经过4年的起步发展,到1998年又增资2000万美元,总投资达6000万美元,其中注册资本3100万美元;经过多次增资,到2005年,总投资达到1.22亿美元,注册资本5200万美元。目前,公司是市政府确认的“先进技术企业”。
内野公司12年成就4个世界一流
上海内野有限公司系日本内野株式会社于1993年投资建立,1996年1月正式投产。公司投资总额5000万美元,其中注册资金2000万美元,占地面积65000多平方米。
内野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棉纱、织造、印染、割绒、缝整、绣花等一系列产品,拥有世界一流的纺织技术和设备。公司以“拥有世界一流的设备,引进世界一流的人才,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创造世界一流的企业”为目标,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企业文化等方面齐头并进,成效明显。公司连续3年入围“上海工业500强企业”,被评为“上海双文明企业”和“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
捷敏电子10年荣获40项专利
捷敏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是美国捷敏电子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于1998年成立,总投资1.8855亿美元,占地17096平方米。
捷敏电子专门从事电源管理半导体原件的封装与测试。依靠在半导体器件生产领域的丰富经验,以及先进的生产与管理技术,公司与众多国际企业有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固定的市场份额,具备开拓潜在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有利条件。
成立10多来,捷敏电子不仅注重在生产、营销上秉承一贯的优良传统,更不断在技术上锐意创新,积极寻求突破。例如,公司根据封装行业通用的两种封装类型,设计了j型管脚gem2021和gem2928系列小外形封装,使产品适应更大的芯片尺寸,提高了封装性能,并在美国申请了专利;此外,公司积极进行gempak封装产品项目的开发,使产品能够实现金线、铝线和铝带键合,具有极其优良的电性能和好的散热性能,并具有较低的封装厚度。目前,公司现有在美国注册的30多项专利,另有10多项专利正在申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