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房屋类型:
价格意向:
孙佳秋和她的葡萄园
说起葡萄,人们就会联想起马陆葡萄主题公园,可谁会知道在嘉定工业区里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葡萄园——孙佳秋葡萄园。
今年57岁的孙佳秋,平时不善言语,但一说起葡萄的种植时,象换了一个人似的滔滔不绝,从育苗到整枝、摘梢、疏果、防病头头是道。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为何对葡萄的种植情有独衷呢?用孙佳秋自己的话说:结缘葡萄是她人生的转折点。
葡萄的果是甘甜的,但葡萄的创业之路是坎坷的。2001年,年近50的孙佳秋因企业裁员下岗了,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担,孙佳秋转展难眠。2002年,在丈夫的鼓励下,她毅然承包了村里的37亩农田,办起了自己的葡萄园,走上了再创业的艰辛之路。然而创业之路并不象她想象的那样简单。起初几年由于葡萄处在生长期,加上经验不足,因此连年亏本,但孙佳秋坚信一条真理——付出终于回报。2005年,她种植的葡萄园终于开始盈利了,孙佳秋的脸上也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为了全面掌握葡萄的管理知识,提高葡萄的种植效益,2006年她毅然报名参加了葡萄培训班,有幸成了嘉定工业区首批获得《上海郊区新型农民》培训证书的新型农民。通过培训学习,使孙佳秋掌握了葡萄的施肥、用药、疏果等技术要领。从而使葡萄园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钾肥对葡萄的生长影响最大,以前她总是盲目地追施钾肥,结果失得起反。通过学习,她晓得了钾肥必须在葡萄转色形成糖份前一星期追施,才能获得最佳的施肥效果。还有,象葡萄的产量,原先总认为产量越高越好,结果产量上去了,质量却下降了,经济效益还是上不去。现在她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将葡萄亩产控制在3500-4000斤,不仅使葡萄的果型增大了,糖度也提高了。2007年她种植的葡萄园亩产获得了1.4万元的好收成。
致富不忘众乡邻,创业成功后的孙佳秋将“4050”人员作为自己的葡萄园就业的重点对象,先后吸纳9名同村的下岗农民。使她们也走上了再就业的道路。由此同时,孙佳秋还积极在培育新品种上做文章,做到每年引进两只新品种,到目前为止,她的葡萄园已拥有巨峰、紫玫瑰、无核白鸡心等8个品种。不仅果型大,色泽好,糖度足,而且产量高。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到她葡萄园里来订购葡萄的客户已络绎不断。孙佳秋在创业的道路上终于迈出了成功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