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嘉定精算“土地账” “腾笼换鸟”促发展

日期:2006-03-02
        各位听众,嘉定区立足有限土地资源,在引进工业项目的同时,采取提高落户企业的准入门槛、“腾笼换鸟”淘汰劣势企业等措施,精算土地账,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据不完全统计,全区通过各种途径集约利用土地可达6800亩。请听本台通讯员刘兵、李剑国发来的报道:
[插播] 在前不久举行的嘉定区工业项目评估会上,有关部门对一个准备引进的大型项目进行了联合“会审”,经过各方激烈争辩,结果这个投资总额高达一亿多元的锅炉生产项目还是被淘汰了。参与会审的区房屋土地管理局的盛永清对此作了说明:
[实况:其主要原因是这一项目需要用地13万平方米,设计用电负荷却高达4000千瓦,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
[插播] 大型项目被挡在门外,这在嘉定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10月初,一个投资总额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橡胶生产项目也是因为占地面积大、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而被淘汰。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嘉定区彻底摒弃了原来那种“拣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做法,精算土地账。在用地、环保、产业导向、科技含量等12项指标对准备引进的项目进行科学评估。同时,淘汰了区内159家长期没有经济贡献、污染严重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通过淘汰劣势企业,让土地资源集中到优势项目上去。嘉定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沈硕告诉记者:
[实况:我们关停并转的这159家企业绝大部分是污染重、能耗大、安全隐患大以及产出低的企业,那么一共腾出土地1177亩。]
[插播] 2005年,嘉定区还对全区工业用地情况进行了一次清理,并将19个工业园区缩减成7个。嘉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史家明介绍说:
[实况:通过工业园区的调整和归并,实际上核减了规划土地将近40个平方公里,占原来工业区规划总面积的30%以上。]
[插播] 不仅如此,嘉定区在南翔镇率先建立了上海市第一个节地型都市工业园,将企业用地向高空发展,以缩小实际占地面积,原来的一层厂房改为现在的四层标准厂房,面积同样的大小的土地,所容纳的企业是原来的四倍。嘉翔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实况:这些厂房如果全部出租的话,我们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3000万左右,产值将近20到30个亿。一亩地变成了四亩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插播] 嘉定区还明文规定,农村宅基地置换来的土地坚决不能再建别墅,只能建造多层或者小高层住宅。通过宅基地置换,全区有12000户共50000多农民住进了现代化的农民新社区,共节约土地1047亩,土地节约率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