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房屋类型:
价格意向:
破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嘉定以公用、租赁带动私用
仅去年一年,上海就推广超过1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七成为私人用户。新能源汽车在经历长时间蛰伏之后,正在加快市场化步伐。
作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嘉定尝试以公用、租赁带动私用,通过探索不同路径的商业模式,破局新能源汽车更快迈向市场。
启动不久的分时租赁模式效果如何?嘉定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及充电桩建设方面将有什么动作?上海的补贴政策会否生变?日前,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处长刘建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文伟等人接受媒体采访,就公众关心的问题作一一解答。
分时租赁:嘉定要与世界看齐
1月19日,随着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在全市的第50个网点投入使用,国内首个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网络正式启动。市民在手机上下载客户端,上传驾照照片,注册成为会员后,就可通过分时租赁感受电动汽车的魅力。
第50个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点位于颖奕皇冠假日酒店内,安亭市民俞先生特意赶到现场,参加启动仪式,并办理了会员卡。俞先生经常出差,往来于安亭与虹桥机场之间,乘出租车来回要200多元,租用电动汽车的开销只要30多元。
有别于传统的汽车租赁模式,EVCARD分时租赁服务完全基于互联网完成,全程自助无人值守,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就可下单。租赁按分钟计费,前30分钟15元,超过30分钟后0.5元/分钟,每24小时最高180元。用户可就近租车,到达目的地后就近还车,随借随还。车辆的维护、保养以及全天候救援由上海汽车城集团负责。
截至1月23日,上海国际汽车城已在全市范围内启动EVCARD分时租赁网点54个,其中50个在嘉定,投入运营汽车350辆,招募会员3000多名。目前分时租赁主要车型为荣威E50,未来将增加通用Springo、宝马之诺等。预计到2015年,全市分时租赁点将超过300个,分布于交通枢纽、CBD商圈、住宅小区等,可供租赁的电动汽车将突破2000辆。未来两三年内,网点数量将超过1000个。
嘉定为何要不遗余力推广分时租赁模式?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文伟表示,嘉定作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更关注的是商业模式,“目前电动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续航里程太短、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购买价格较高。鉴于此,我们借鉴了法国巴黎的分时共享模式,从实践效果来看,远超预期。”荣文伟认为,上海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分时租赁模式解决了停车位问题。
纵观全国,北京、杭州同样有企业试水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而能像巴黎这样实现无人值守、异地还车的只有嘉定。“下阶段我们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更多网点,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希望到年底时可供租赁的车辆达到1500辆,争取两三年内达到巴黎的服务水平。”荣文伟说。
推广分时租赁,布局基础设施及购置车辆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哪里来?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光宇直言“不差钱”,“已经引进社会资本成立合资公司,投资规模近亿元,到今年底将投入2亿元甚至更多,我们将通过融资等模式筹集资金。”
此前,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研究中心发布了“车易充”APP,是一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寻找、导航和分享软件。荣文伟表示:“该软件涵盖了全市范围内所有公共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地理位置、设备规格及状态信息。”
以公用、租赁带动私用
推广新能源汽车,嘉定可谓用尽心思。分时租赁之外,嘉定在上海公务用车领域率先引入新能源汽车租赁模式。
去年10月,上海国际汽车城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向嘉定区食药监局提供26辆崭新的雪佛兰Springo纯电动汽车,作为公务用车。5万元每年每车的租金,不仅大大降低了公务用车的开支,而且车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有效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率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文伟看来,与区食药监局合作的长期租赁项目是在推进新能源汽车创新商业模式进程中的重要成果,与之前的分时租赁模式互相补充,“我们的目标是长期租赁车辆数今年翻两番。”
由此看来,以公用、租赁带动私用,是嘉定破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线思路。
对于新能源汽车,更多的人仍持观望态度。新能源汽车试乘试驾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已有超过13万人次前往体验,其中明确表达购买意向的仅有1%。“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试驾体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效应。”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光宇说,“通过跟踪随访,我们掌握了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比如大多数人认为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还不能满足要求,这就需要厂商进一步改进。”
截至目前,享受到嘉定1.5万元购置补贴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共有905位,私人购买约占三成。在基础设施方面,嘉定目前能够正常工作的公共充电桩共有465个。荣文伟坦言:“很多充电桩的使用效率和完好率都有问题,我们进行了全面梳理。”他同时透露,今年充电桩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200%以上的增长。
谈及未来,荣文伟信心满满,他说,从嘉定的配套力度和政策持续性来讲,上海没有任何一个区县能够达到同样水平,“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推广力度,同时进一步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在分时租赁方面,嘉定已有先发优势,经常在国际上交流也让我们具备了国际视野,我们要打造品牌。”
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到目前为止,上海已有约1.1万辆新能源汽车行驶在路上。仅去年一年,上海就推广了1万多辆新能源汽车,七成为私人用户。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破冰之路已经启程。
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成绩斐然,是何原因?从国家层面来说,去年7月份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此后又实施免购置税政策。在公共领域,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被要求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公交领域则有30万辆的推广计划,皆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层面“给力”的同时,上海的“加法”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处长刘建华认为,上海的政策比较贴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免费沪牌,地方补贴力度同样很大。此外,上海的市场非常开放,目前已有约20家企业40多个品种的新能源汽车在上海进行销售,这在国内首屈一指,“上海的消费者还是蛮幸福的,选择余地很大。”
纵然如此,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已有不少车主抱怨,购买电动汽车后却无法在居住小区内安装充电桩。刘建华回应道,小区物业除了担心安全问题,还认为增加了管理负担,“遇到问题不能针尖对麦芒,要一点点化解。我们正在拟一个相关文件,引导物业支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进小区,在土地资源方面会给予支持,前期充电设施需要很大投入,政府也会给一些补贴。”
谈及大多数人对续航里程的担忧,刘建华说,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一般在120—150公里之间,如果可以达到150—200公里,电动汽车势必会更受欢迎,这方面需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从政府角度来说,基础设施还要更加完善,打消用户出行时的顾虑。
充电接口能否统一,关系到车主利益。刘建华表示,国家已经出台交流桩的相关标准,可能在直流桩方面仍会存在这个问题,因为通信协议有不匹配的情况,但老百姓用的一般都是交流桩,如果存在极个别问题,我们会从技术上彻底予以解决。
油价持续下行,会不会让更多人选择传统燃油汽车?刘建华对此并不担心,油价无论如何下降,跟电动汽车用电的费用还不在一个数量级,而且电动汽车行驶中没有噪音,非常舒适。此外,为减少碳排放及PM2.5污染,国家势必将限制传统燃料交通工具的发展。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文伟认为,有待新能源汽车拓荒的领域还有很多,就拿城市物流来说,如果所有快递车辆换成新能源汽车,将大大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再比如公交车和班车,同样可以用新能源汽车取代。他说:“市场有待开发,希望得到全社会支持。走到今天,大家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目标、想法、路径等方面都有了空前的统一认识,我相信以后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况且上海的特点就是大家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