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巴兰仕”成功研发拆胎机辅助臂“一鸣惊人”

日期:2014-08-05
出口额3000万美元,年销售额2.8亿元……日前,上海巴兰仕汽车检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兰仕”)副总经理施武军向记者描绘着今年的发展预期。这个成立于2005年的企业,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安亭分园,2009年,其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三。2013年,销售额达2.5亿元,目前出口额占六成。今年4月,“巴兰仕”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登陆“新三板”。
拆胎机辅助臂的成功研发投产,使规模不大的“巴兰仕”在同行中一鸣惊人。“我们的拆胎机和一般设备相比,有灵活的胳膊,可以让拆胎过程更顺利。”公司技术部工作人员介绍。在2007年之前,许多汽车修理店拆胎时,仅使用一台拆胎设备完成,缺少其他辅助和保护设备,拆胎过程中不仅容易将轮胎内沿戳伤,而且还易擦毛钢圈。“现在还专门开发了一些软件,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施武军说。2013年,拆胎机辅助臂成功申请国际专利,成为国内独家拥有该项技术的企业。
“商场犹如战场,必须时刻准备厮杀。”这是“巴兰仕”在汽车维修设备市场驰骋多年的经验,而要在“厮杀”中稳操胜券,持续不断地“补给”,当属科研创新。公司成立之初,即每年拿出1%的销售额用于研发新产品,这个数字在随后以每年0.5个百分点增长,今年达到5%,近1000万元。“现在的汽车技术比十年前提高不少,维修产品研发如果不跟进,公司必然走下坡路。”施武军说。有了研发资金的支撑,新产品的诞生水到渠成。由于补胎、拆胎的缘故,导致动平衡不良,汽车容易跑偏,给一些司机带来烦恼。由“巴兰仕”自主研发的动平衡处理技术却能解决这一难题。该技术将平衡铅块隐藏于轮毂条幅后面,不仅解决了轮胎的抖动问题,且较为美观。
虽然,出口产品和市场占有率已遥遥领先于同行,但施武军认为,“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必须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型。”2010年可以称得上“巴兰仕”的转型之年,之前,公司将重心放在拆胎机、平衡机等产品生产上,之后,则主攻汽车轮胎服务店整体配套设备解决方案。这一转型对“巴兰仕”知名度的提升不言而喻。举例来讲,之前客户采购设备,需要“东拼西凑”,现在,客户采购设备,大多会选择一站式采购,而且客户选择解决方案大多出自“巴兰仕”。“根据不同4S店和补胎店,设计各异的解决方案,也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施武军说。
转型之路顺风顺水,上市梦想如愿以偿,如今,对“巴兰仕”来说,意味着一个新起点。眼界更开阔、融资更方便……与此同时,也迎来了不少挑战,用施武军的话说就是“脱光了给人看”。施武军说:“公众监督企业,鞭策我们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严格规范,对产品质量绝不能有‘将就’、‘凑合’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