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房屋类型:
价格意向:
嘉定出口加工区运作6年 现正积极打造“升级版”
嘉定出口加工区于2005年6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8年4月1日正式封关运作。去年以来,嘉定工业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要求,积极把握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认真思考和谋划嘉定出口加工区未来发展路径和功能定位,加快推动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既势在必行又恰逢良机
嘉定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6年来,进出区总货值已从2008年的1.1亿美元跃升至14.83亿美元。尽管增长速度较快,但出口加工区也存在着发展体量较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进出口比例失调,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和产业转型支撑不足等问题。随着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嘉定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已是势在必行。而当前出口加工区转型也面临着“天时地利人和”的难得契机。一方面,承接自贸区建设经验“溢出效应”更为便捷。出口加工区与上海自贸区同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条件优先平移复制自贸区在投资开放、监管创新等方面的可复制推广的政策措施,海关、商检部门表示,将按照成熟一项、复制一项的要求,积极将自贸区建设经验成果引入出口加工区;另一方面,推动加工区转型已成为全区战略。推进嘉定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被列为今年嘉定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并已得到了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嘉定出口加工区也更具“后发优势”。一向严格准入、精挑细选的发展思路帮助园区留足了未来转型发展空间。目前加工区内尚有近一半封关面积没开发,另有2平方公里未封关区域,土地资源相对充裕。
发展定位:既体现特色又有所拓展
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功能于一身,可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与出口加工区相比,综合保税区功能更全面、监管更简便、通关更快捷,经济运行也更接近国际惯例。围绕综合保税区的功能特点,未来,嘉定出口加工区在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设备制造等保税加工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功能拓展,大力发展保税物流仓储、检测维修、研发设计、跨境电子商务、金融结算、展示展览、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现代服务产业。下一阶段,嘉定出口加工区将在主动对接自贸区建设的同时,结合嘉定产业发展的结构性优势,计划重点在服务贸易方面打造四大功能平台:一是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嘉定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依托,把握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政策走向,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重点电商企业试水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二是推进离岸金融平台建设。联手上海金融谷,争取在园区内建成离岸与跨境结算中心、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中心、金融数据中心、金融凭证管理中心;三是用好汽车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推进汽车及其零部件进出口交易平台建设,与国际汽车城形成优势互补;四是推进食品、化妆品交易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