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房产信息搜索

信息类别:

所在区域:

“电商时代”嘉定传统商业业绩不降反增

日期:2013-11-25
       浏览商品、支付宝付款、等待快递员送货上门……在电商风起云涌的当下,传统商场不仅没被击败,反倒迎来了营业额的节节攀升。据相关部门统计,嘉定传统商业业态较去年相比回升明显。如东方商厦、嘉定商城2家主力百货店同比增长约7个百分点;乐购、大润发、欧尚等超市卖场增长超过13个百分点;苏宁、国美等电器专卖店增长9个百分点。
       位于嘉定镇街道的东方商厦,2008年落户嘉定。“最初的年营业额才1.58亿元,现在每年都保持着25%左右的增幅,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增幅达到了27%。”据总经理刘立群估计,今年的销售额将有望冲击4亿元。“难道电商就没给商场带去冲击吗?”对此,刘立群显得很淡定,在他看来,东方商厦是不少社区居民逛商场的首选,这是电商无法取代的。比如,由于互联网购物的“良莠不齐”,高档手表、黄金、名牌服饰等,消费者还是更青睐店商,也是拉动营业额上扬的重要因素。
       有了天时地利,传统商场自身也在求变图存,建立一套完善的诚信价格和服务体系就是重要一环。“在网店购物不顺心,一旦给了差评,店家电话就能骚扰好几天。但在实体店,我们就必须对消保委的监管服帖。”刘立群说,为了迎合市民消费心理,商场内的商铺也常换常新。

       无独有偶,位于安亭的嘉亭荟城市生活广场业绩也是硕果累累。今年上半年,“嘉亭荟”实现营业额3.7亿元,单位面积营业收入在全区商业综合体中名列第一。在其总经理陈运发看来,“嘉亭荟”成功的重要因素便是以商业带动住宅所形成的互惠互利互动的良性循环。“生活中,人们要与亲友聚会,陪孩子玩乐,这些需求都能在‘嘉亭荟’得到满足,但却无法在电商中获得。”据悉,“嘉亭荟”先后举办了超越时空的游戏机展、舞台剧“魔法城市”等互动体验活动,至少为商场周末带来8至10万人流量。当然,应对电商冲击,提升服务品质也是“嘉亭荟”的杀手锏。考虑到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问题,“嘉亭荟”提供返程班车的服务;开辟社交平台“置换嘉”,周边社区居民可以实时接收商场动向。
       然而,在大型商场屹立不倒的背后,小店铺却在苦苦支撑。位于上海大学嘉定校区门口的“城霞便利”,就是众多遭遇“寒流”的小店铺之一。不大的门面在众多经营美食、饰品等商铺中显得很不起眼。据悉,该店铺营业近6年,但经营却是每况愈下。除了几个老主顾常来“捧场”买烟,基本上就得靠卖水、充值卡维系。但即便如此,小店也没任何价格优势可言。一瓶某品牌的矿泉水,在马路对面的连锁便利店售价为1.5元,而在老王这儿却要1.8元。“他们是大批量采购,肯定要比我们成本小。”店主王勇无奈地说。为了让自己的小店得以支撑,老王在去年还加装了一台电动自行车快速充电机,他说:“要是哪一天实在顶不住,也只好关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