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15-3-18 12:01 |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村长、村支书提着一捆捆现金送到你家来,这是啥感觉?
近日,嘉定工业区虬桥村650户村民分享了总额高达一千万的“村民共享资金”,当真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般的享受。
据称,由于现场人民币堆积太多,有效率的发放成为难题,村里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领取后再层层向村民发放。“在小虬村民组,最多的一户能领到三万多元,最小的也有近千元。”
而虬桥村党总支书记管富根(有钱且接地气的好名字)更是红光满面地向记者宣称:让老百姓享受到村集体发展的成果,感谢他们多年来的支持,接下来将以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看着别人数人民币,自己心里也乐开了花,楼主的节操又上了一个台阶。不过,在欣喜之余,也不禁要问一声:嘉定农村大秤分金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曾几何时,“农村”是一个让人感觉身份低下,急于逃离的地方。过去,大家崇拜“农转非”,农村娃放弃高考读个中专技校,就是为了解决个城镇户口。“城里人”成为一张让农村人倾羡不已的身份名片。年轻人急于逃离农村到城镇乃至城市发展,把渐渐苍老的双亲留在了黄土地上,农村“空巢老人”成为一时现象。
再到如今,一谈农村,就是动拆迁,一房拆几房,一套拆几套,守着宅基地坐等致富的大有人在。“乡下人”成为一张让城里人眼红的财富名片,就连相亲市场上,一度不被看好的农村青年也成了抢手货,见面略谈几句就直入主题:你家能拆到几套?
过去迷恋一个“转”字,如今追逐一个“拆”字,仿佛农村成为一处巨大的利益旋涡,人们逃离,或用另一种方式逃离。
过快的城镇化,将曾经的农田畜棚步步蚕食,变成了挺拔而单调的楼群,当然也不乏空城鬼城。
而虬桥村用她的致富之道,融入共享思维,与村民协商决策,真正让农民有了主人的赶脚,对自己的身份和脚下的土地有了认同,把农村集体的利益和荣辱与村民牢牢捆绑在一起。虬桥分金,令人欣慰的并不是那一千万毛爷爷,而是分到村民心里的归属感。
然而遗憾的是,虬桥分金故事并不具备普遍性,嘉定、上海乃至全国大部分农村,仍逃不出“转”和“拆”的怪圈,个别地方还发生过血拆的惨剧,村级官员的腐败自肥更是常态。
所谓“新农村”,并非换块牌子换套班子,而是用一种新思维新体制去拴住农民兄弟的心。而虬桥村的分金豪举,不啻为那些还陷于旋涡怪圈的农村组织提供了一个可供参鉴的样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