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2725 回复:36 发表于 2014-5-14 12:14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2:1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缴不起超生款 竟然割腕自杀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14年3月3日,开学报名当天,37岁的贵州兴义农民王光荣割腕自杀,因为缴不起4个孩子的22500元的“超生罚款”。近些年来,将计划生育政策与其他政策“捆绑执法”的现象并不罕见,贵州自去年开展“双诚信双承诺”工作以来,这一做法得以强化。被捆绑的不单义务教育,医保报销、结婚登记、身份证明等也包含在内。在王光荣死后第二天,贵州黔西南州明确表态取缔将义务教育与计生政策捆绑执行,但在贵州其他地方,“双诚信双承诺”工作仍在推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2:15:12 | 只看该作者
    在捱过穷困、债务、病痛和牢狱之后,37岁的贵州兴义农民王光荣最终被22500元的“超生罚款”压垮了。

      今年3月3日,开学报名当天,这名4个孩子的父亲用美工刀片割断了自己的手腕,自杀身亡。

      消息通过网络传出迅速引发关注。舆论的矛头指向被计生政策捆绑的义务教育——学生开学报名时,需要带上有计生部门开具的“超生罚款”缴清证明,不然无法进校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2:1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2:16:44 | 只看该作者
    兴义当地很快辟谣,称王光荣之死与“超生罚款”无关,四个孩子均已在当天入学。至于王光荣的死因,“正在调查”。与此同时,王光荣的妻子吴金敏获得了6万元的安葬费以及政府帮忙建房的承诺。

      作为“国策”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何与同为“国策”的义务教育发生关联?早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近些年来,将计划生育政策与其他政策“捆绑之法”的现象并不罕见;而贵州自2013年开展“双诚信双承诺”工作以来,这一做法得以强化。被捆绑的不单义务教育,医保报销、结婚登记、身份证明等也包含在内。一旦人们在计划生育政策上违规,办理其他事项都会受到掣肘,一些诸如低保之类的普惠政策也难以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2:17:30 | 只看该作者
    那么,作为“超生父亲”的王光荣,在了断自己之前遭遇了怎样的现实困厄?



      “计生证明”

      王光荣有4个孩子,除最小的儿子外,其余三个都是女儿。长女和次女在万屯读初一,三女和儿子在村子里的下坝小学读小学。开学前,这个不识字的农民听说他家属于“严重超生”,所要缴纳的罚款数额可能比较大,赶紧跑到万屯计生站去打听。回来后告诉妻子,罚款一共是22500元。

      万屯镇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吴万斌告诉早报记者,王光荣超生的两个孩子,合计应缴纳“社会抚养费” 18000元;王的第二个孩子要缴纳“超怀费、无证生育费”4500元,两者合计2250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2:18:42 | 只看该作者
    直到大约开学前一周,下坝小学的大门前贴出通知,告知家长开学的时间和报名所要携带的材料,其中包括缴清罚款的“计生证明”,“其实就是叫你交罚款”。附近多位村民向早报记者证实,曾看到过这份用毛笔写在红纸上的通知。

      但下坝小学校长刘福否认了张贴通知的事。“学生都是直接来报名,立马发书,还吃了午餐呢。”5月6日,早报记者在下坝小学大门侧面,看到被撕去的红纸留下的痕迹。刘福则解释说,“只是贴了通知关于开学的时间,没有说带计生证明。”

      早报记者注意到,村民们所说的“计生证明”,实际上是一本巴掌大的《万屯镇社会抚养费缴纳证明》,上面注明了所需缴纳费用的总额,以及每次所缴纳的数额。

      看到通知后,村民们紧张起来,开始四处筹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2:19:45 | 只看该作者
    这笔“超生罚款”让王光荣一筹莫展。这期间他又去万屯计生站询问了一次,据吴金敏回忆,丈夫带回的原话是:“至少要交18000元,一手干(即一次缴清)”。丈夫还告诉他,听说报名前未缴清的,过期将会加倍罚款。

      之前他们听说,有邻居应该交10000多元,但去说情之后打了5折,只交了5000多元。王光荣和妻子合计着,说不定自己交10000多元就可以给孩子报名了。为此,吴金敏向娘家借了6000多元,以为再想点办法就可以渡过难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2:20:19 | 只看该作者
    无从知晓王光荣所言“打折”和“加倍罚款”从何而来,但这笔罚款显然超出了他们的预算。“他是个文盲,别人说什么他都信,肯定是被吓住了。”事后吴金敏分析丈夫当时的心理。随后的几天,她发现丈夫变得沉默了很多,“很少说话,也不出去玩了。”王光荣偶尔会在她面前感叹:“娃娃读不成书,以后就和我们一样(是文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2:20:49 | 只看该作者
    王光荣并未放弃努力。一向不喜欢求人的王光荣开始给熟络的人打电话,但愿望往往落空。“都要交罚款,人家也帮不上忙。”吴金敏说。临近开学的前几个晚上,王光荣仍在打电话借钱,吴金敏听见丈夫挂断电话后偶尔会叹气,但他并没有在妻子面前流露出太多忧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2:22:10 | 只看该作者
    割腕

      村民唐永江说,许多家庭都是举债或者卖掉牲口凑钱,他有两个儿子,罚款共计2300元,此前陆续交过一些,当时还剩下1000多元。为此他将家里的一头半大的小猪卖掉,偿清了这笔罚款。

      但王光荣没有可以变卖的家产,3间老旧的房子还是从邻居家里买过来的,即使卖掉家里的1头猪和5只鸡,也无法凑齐18000元这个“天文数字”。

      当天适逢农历二月初二,当地有祭山的习俗。惯常的程序是,村里每家凑点钱,到后山一座龙王庙做一顿饭吃。王光荣从万屯回来后,被邻居们吆喝着去祭山,并没有和妻子说太多罚款的事。

      吴金敏甚至觉得,前几日有些焦虑的丈夫当时心情不错。她让王光荣盛一碗米饭带过去,王却笑着回答道:“有肉吃,还吃什么饭!”

      一切似乎看不出征兆。下午三四点祭山结束后,王光荣又到村里的唐永健家帮忙,唐家正好为儿子办满月宴。吴金敏也在这里帮忙,她记得当晚丈夫还和几个村里的人玩了一会儿牌。大约晚上8点多,他们一起回到家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