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5694 回复:6 发表于 2014-1-30 11:1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1 16:52
  • 签到天数: 111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11:1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中医药防治H7N9禽流感是个大笑话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14年1月29日 挣脱枷锁的囚徒 来源:科学公园


    【按:新年伊始,禽流感再度来袭。自2014年以来,中国有多个省份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其中浙江已确诊44例,居全国之首。1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的通知,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其中第四条“中医药辨证论治”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列举了一系列的煎服中药、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并且新增加了多种中药注射液。那么,H7N9禽流感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如何预防和避免被感染?中医药到底能否治疗禽流感?要逐一解答这些问题,需要先了解H7N9禽流感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网络

    H7N9禽流感由H7N9病毒感染引起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

    H7N9禽流感病毒是H7亚型中的一种。H7亚型正常存在于禽类,可以引发禽类流感。人类感染H7型流感病毒(H7N2、H7N3、H7N7)情况在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和英国有过报道。除荷兰报道一例死亡外,感染主要导致结膜炎和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
    H7H9病毒的模拟结构图(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我国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其核蛋白和表面蛋白基因序列均有变异,所以说是一种新型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具备了感染人类的特性。从感染后临床表现看,患者可以出现重症肺炎以至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目前尚无证据说明该亚型病毒具备持续的人传人的特性;而且,尚未发现导致禽类流感疫情的情况,说明其致病性并不高,
    虽然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发病者临床研究发现提示,H7N9存在非持续性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但是在其发生新的变异之前,爆发疫情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与13年版诊疗指南相比,2014版中将该病“降格”为了感染性疾病,公众没有必要恐慌。

    流感的具体发病机制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不同于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它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装备来完成其核酸复制,以及合成构建完整病毒体的其他构件,因此,病毒感染细胞的前提条件是必须首先进入宿主细胞。

    跟其他病毒一样,流感病毒要想进入宿主细胞,其表面蛋白血凝素作为配体必须与宿主细胞膜上相匹配的唾液酸受体相结合,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相互融合,病毒以胞吞方式进入宿主细胞,这就决定了病毒并非随便可以进入任意细胞造成感染。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完成系列复制和合成后,可以组配出新的病毒,成熟的病毒要象出芽一样“长出”宿主细胞,而病毒的包膜其实就是宿主细胞细胞膜。病毒虽然已经突出于宿主细胞,但是血凝素仍然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唾液酸受体结合不能完全游离于宿主细胞。这时,病毒表面的两种蛋白——神经氨酸酶蛋白(NA)和血凝素蛋白(HA)就来一显身手了。

    神经氨酸酶蛋白这种蛋白酶恰好有水解唾液酸的本事,能切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的最后联系,使病毒能顺利从宿主细胞中释放,成为具有感染活性的完整病毒,继而感染下一个宿主细胞。
    血凝素蛋白跟感染有关:病毒的血凝素和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唾液酸受体是否相匹配,是病毒能否感染宿主细胞的必要条件;如果不相匹配,即便病毒进入人体也不能造成感染,只能是携带者。而病毒的血凝素蛋白是一定的,而你的唾液酸受体则是由你的基因编码控制的,所以,你是否能够被进入体内的病毒感染,是由你的基因决定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你“命中注定”的。跟你是否有强大的“免疫力”、“免疫功能”,是否有着强健的体格和是否加强锻炼没有必然联系。

    如何预防和避免被感染在获取和接种可产生可靠保护作用的疫苗之前,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接触到这种新型致病病毒的机会。因此,除了可靠的疫苗以外,其他一切药物都不能防止你感染这种病毒——如果你不幸接触到了这种病毒、病毒进入了你的身体,而你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又恰好与进入的病毒的血凝素相匹配的话。其实,所有的病毒感染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人感染同一种病毒,有的人仅仅表现为轻度上感症状,有的人却表现为病毒性心肌炎、脑炎等重症,还有部分会因此而丧命。

    目前公认对流感感染有治疗作用的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国内新上市、美国尚处于临床三期试验的帕拉米韦,都属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作用是抑制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活性,使得感染后复制出的新病毒不能脱离宿主细胞,不能成为有感染活性的独立病毒体,从而抑制病毒的进一步感染,达到治疗目的。这是抑制和中断病毒继续感染的药物,对于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也毫无作用。

    中医药治疗H7N9禽流感是个大笑话
    现代医学治疗药物都有明确的结构、作用原理,甚至是分子水平的作用靶点。而所有的中药(包括方剂和中成药),针对任何疾病都是那十几种或者几十种草药包打天下。其作用成分、作用机制、甚至有没有作用、有没有毒副作用等作为药物的基本要素一概未知或者尚未明确。

    2014年版H7N9诊疗方案的中医药辨证论治装模作样地分为“疫毒犯肺,肺失宣降证”和“疫毒壅肺,内闭外脱证”两型,其实就是疾病的不同临床阶段和表现类型,即所谓轻症与重症。虽然推荐中药方剂有所不同,但是针对两型的中药注射剂却泄漏了天机。既然不同分型,为什么所推荐中药注射剂有同样的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这几种呢?难道到了中药注射剂这里就不需要辨证论治了?这几种中药注射剂就适合于所有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分型的所有病例,不是有中医专家总在说中药注射剂那些臭名昭著的毒副作用甚至致死病例是因为“西医”不懂中医理论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吗?不同分型疾病用同样的几种中药注射剂算什么辨证论治、合理用药呢?

    中药注射液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相比2013年,今年中医药治疗方案中少了不良反应率奇高的清开灵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25%》)和生麦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44期) 警惕生脉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和但是新增加了另外几种中成药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保留了参麦注射液。
    抗病毒药还是那几种(注:帕拉米韦于2013年4月5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而中药注射剂却可以随意更换,形同儿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些中药的无效性,并且在被推荐使用之前未经严格的验证。
    那么这些保留和新增加的注射液是否有效而且安全?不是的。以下是这些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参麦注射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中成药不良反应排名前20位的品种中,中药注射剂占了17个,参麦注射剂排在第三位,前两名分别是双黄连注射剂和清开灵注射剂。(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皮肤及附件损害等。“痰热清”与89种化学成分不能同时使用,一旦使用,就会发生不良反应,与潜规则类似,它的说明书里,也没有标明这89种成分,一旦患者同时用药,就有可能发生事故。(来源:《新周刊》让人难以相信的中国药品说明书)

    喜炎平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严重病例的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约占42.51%,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呼吸系统损害约占16.43%,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约占16.43%,主要表现为全身皮疹等;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约占16.43%,主要表现为紫绀等。(来源: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48期) 警惕喜炎平注射液和脉络宁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

    热毒宁注射液:常见不良反应,药源性皮疹加腹泻。注意:6岁以下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来源: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收集的182例不良反应报告。)

    血必净注射液:成分为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中药材提取物,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A等。其中,红花经注射进入人体后有可能会发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心率及心律紊乱等不良反应。(来源: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52期) 警惕碘普罗胺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

    归根结底,中药注射液不仅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证据支持其有效性,还有可能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中药,无论方剂、口服或者注射制剂用于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是中医的意淫。这种荒唐从2014年版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中便可略见一斑。至于其他那些佩戴藿香等香囊、以及按摩迎香穴、足三里、足四里穴,或者针灸、放血来防治流感感染的方法,更是同巫医无二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17 11:3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1-30 17:59:11 | 只看该作者
    医学不是很懂。

    病毒感染到发病时有一个关键过程的,也就是骗过身体内的防疫机制,或者直接破环身体的防疫(这个比较少见),使人得病。那么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提高人身体的防疫机能,就是一种有效的机制,因此说是笑话有点妄谈。当然,人身体的防疫机制变强,这本身是一个很难衡量的指标,中医中药有无作用在某些人那里也是有疑问的。

    点评

    重点是不良反应比例太高,4个人里就有一个会中标,还会和89种药物起不良反应,却不告知是哪89种。可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30 1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1 16:52
  • 签到天数: 111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19:09:28 | 只看该作者
    lxybio 发表于 2014-1-30 17:59
    医学不是很懂。

    病毒感染到发病时有一个关键过程的,也就是骗过身体内的防疫机制,或者直接破环身体的防疫 ...

    重点是不良反应比例太高,4个人里就有一个会中标,还会和89种药物起不良反应,却不告知是哪89种。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17 11:3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地板
    发表于 2014-1-30 22:01:34 | 只看该作者
    大致看了一下,推荐药中没有四分之一中标率的那种。

    中药注射剂我觉得是典型学西医的人弄出来的中药,而且是否如西药那么走完临床测试,尚不知道

    点评

    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都是危险的,文章里有说明。这些还都是推荐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31 1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6 14:47
  • 签到天数: 303 天

    [LV.8]以坛为家I

    5
    发表于 2014-1-31 00:11:47 | 只看该作者
    流感在青霉素发明之前每年要死多少人哦

    这种病毒性的感冒靠中医基本就是害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1 16:52
  • 签到天数: 111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31 10:58:43 | 只看该作者
    lxybio 发表于 2014-1-30 22:01
    大致看了一下,推荐药中没有四分之一中标率的那种。

    中药注射剂我觉得是典型学西医的人弄出来的中药,而且 ...

    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都是危险的,文章里有说明。这些还都是推荐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4-1-31 16:33:3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瞎说了。
    西药对于细菌感染有杀手锏-抗生素。
    西药对于病毒感染的药种类少,副作用都比较大。
    中药对于病毒感染的确有优势的。
    我自己开过一个抗病毒的方子,夏天用软纸浸湿了沾在生了十几年的扁平疣上,
    2个礼拜就好了,至今没再生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