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建议]坚决贯彻执行关于抵制日货的号召!!~~~~~~~~~~   猪猪爱花香 发表于 2005-10-23 00:13

该用户从未签到

71
发表于 2004-1-8 16:53:1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忍不住来回几句:(
同样的主题讨论在各个BBS遍地开花,该说的理由别人都说了,任何一个观点都在使我自己犹豫不决——日货——买?不买?——不买?买?买了就不爱国了吗?不买真的爱国吗?不是诱惑给我这个小老百姓的冲动,我大量使用着日货,难道我不爱国了吗?我有不少朋友最希望我不爱国,我说:“我用日货啊……”他们说:“有P用啊!”另有不少朋友说:“你这混蛋,到现在还在用日货!还爱国吗?”我说:“我整天为国情民情愁断了肠……”“有个P用!!!”

历史用时间在计算,每分每秒都存在“阶级斗争”,我这斗争何时能休啊??
       

哦,回来再留一句:谁来帮帮我????

此贴由 独孤 在 2004-01-08 16:56:22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发表于 2004-1-8 20:47:18 | 只看该作者
我坦白:我一直用日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
发表于 2004-1-8 21:4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其中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帖子:
1,我非常承认日本有某些技术是在世界领先领域的,这就像中国也有在世界领域领先的技术一样。所以对于这些技术我的态度就是:间谍偷取食最好的一个办法,其次……我都阐述了。然而对于日本用容有这些技术的商品,拿来赚我们的钱,我是反对的
这就是抵制日货的实质。如果日本方面愿意把他们的东西白送给我用,我是很乐意的。然而技术,却是能学就要学的,或者能赶要赶的。总之是要会,要超过它!就像前面有个帖子说的,不排斥技术,但排斥商品。
在其他的bbs看到过另外的抵制日货的解释:能找到代用品的就用代用品,找不到的就只好用日货。比如数码相机就这样。其解释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日本的在成品方面的外贸收入。或许还可以加上一条:商品研发资金投入首选日本产品占优势的地方,争取早日用国货取代日本。其他国家的可以缓缓?呵呵,笑言。
2,在这里,别人我不知道,但我自己就是一个汽车行业的从业者。别误会我是在大众通用之流的洋奴哲学下兴起的装配厂工作。那种只有管理技术没有开发技术的企业代表不了中国的汽车业。
3,如果政府支持我去瓜进口车的油漆,我第一个去干。真的。不知道韩国政府是怎么看待这种行为的,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开着进口车在韩国路上跑,警察也多找你麻烦。
4,“完全摆脱外国的能力”,这就是说,我们想摆脱,就摆脱,或者说,如果外国对我们进行全面的汽车技术封锁,我们也不怕。
然而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一个汽车业发达的国家,都没有“完全独立”开发汽车的事情。这是一种效率低下的事情。能和外国合作,提高产业效率,何乐而不为?
打个比方。现在美国设计了车,德国设计了车,放到中国通用大众来造。请问,他们这是“完全摆脱”外国了么?显然不是。只有从设计到制造都完全在他们本国完成,才算是完全摆脱。但是请问,他们有没有“完全摆脱”外国,或者范围小些,是“摆脱中国”的能力呢?显然,他们是有的。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力。
所以,对于 你 孱弱的语言理解能力,我表示深深的遗憾。

此贴由 寂寞幽魂 在 2004-01-08 21:53:58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4
发表于 2004-1-8 23:34:49 | 只看该作者
首先你的4里面有个矛盾,你想让中国完全摆脱国外技术,却又在告诉我们任何国家都是无法摆脱的.呵呵
还有你把技术与产品分开讨论,难道没有发现这个很大的错误么?呵呵,你是不是可以容忍日本人开发的技术使用在你的计算机上,但是绝对不允许一个日本品牌的LOGO印刷在它上面是么?难道你不觉得又是一个矛盾么?技术在现在的竞争市场上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难道这个也不清楚?
对于韩国人当街划进口车的举动我觉得是很愚蠢的,就如同所谓的抵日货一般.至今我没有看到过一个国家只有出口却从不进口的.中国是一个严重缺乏核心技术的国家,但是很公平她却是一个很好的生产基地.这个就是优势,在我们国家目前无法全部体现这个优势的时候只有惟独依靠其他国家,或者说另外一种方式去体现它.
在产业结构链中,汽车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我们无须一一例举,相信很多朋友都能明白.在中国我们自己生产汽车,合作生产汽车,进口汽车,这并不矛盾.一个成熟的市场就是如此的,难道这个你也没有办法去理解么.难道你想再回顾以前的卖方市场么?你的理论回到了20年前,假使你还没有发现的话.那你可以继续抵制,你可以不使用任何日本人或者其他国家开发的技术.但是很久以后你会发现,你什么都做不了.即使是最简单的狡辩.

2,在这里,别人我不知道,但我自己就是一个汽车行业的从业者。别误会我是在大众通用之流的洋奴哲学下兴起的装配厂工作。那种只有管理技术没有开发技术的企业代表不了中国的汽车业。       

我认为中国的所有汽车生产流水线技术基本都是建立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的.但是我们引进技术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开发技术,能够顺利投产并量产也是需要后期的技术支持的.一个成功的企业绝对不会只有管理没有技术,大众也不例外.他们是成功的,不管从管理还是销售,技术更是不用提.当然或许他们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

此贴由 1029 在 2004-01-08 23:36:34 最后编辑
       

此贴由 1029 在 2004-01-08 23:41:41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发表于 2004-1-9 00:09:20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看看战后的日本
1950—1955年的6年间日本共引进1,148项外国技术,而到1956年—1961年的6年 中引进外国技术2,273项,几乎翻了一番。日本引进的外国技术中,80% 以上是基础 工业技术。
看看中东国家埃及和伊朗
因为埃及和以色列的关系并不敌对,所以伊朗和埃及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外交关系了,然而两国的经贸却稳步发展!伊斯兰世界和犹太人的仇恨不比我们和日本的差,其相对极端的思想尚能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花拳绣腿呢?

如果没有这些技术和产品的引进,一些人可能连叫的机会也没有
在我们身边,我们会发现,凡是发展得好的产业,一定是进口货和国货可以自由竞争的,凡是进口被限制的产业,一定是发展的不好的产业。如果没有日本的电子产业,国内很可能还在捣鼓32位游戏机(当然我们不去讨论走私的问题)

这次国家注资450Y美圆给中行和建行股份化转行,并且不以债券方式,是是非常爽快的一次行注资,着着实实是大手笔,不过按照一些人的想法,不如投到自主研发和强制本国汽车市场来的“出气”,反正我还是那句话,到时候别忘记学韩国老捐金子
       

此贴由 xjl 在 2004-01-09 00:12:53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6
发表于 2004-1-9 17:30:57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好像知道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发展比日本慢了~~

中国的青年都很有空 不学习不工作 就在这儿逞口舌之快了 不知道日本的青年是不是也都这么空 整天在bbs上讨论这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7
发表于 2004-1-9 19:44:3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ziyinghe 在 2004-01-05 00:44  发表
嘉定怎么这么多人没脑子,当然要抵制日货了,知道日本猪为什么怕韩国吗?希望这些人多去其他论坛看看,
楼主我...

引用在日本读书的同学的一句话:“日本一点都不害怕韩国,日本其实最害怕韩国人。因为日本百分之若干(原数字记不住了)的犯罪率是韩国人犯的,而日本人很少或者基本不用韩国货,因此也不怎么惧怕韩国人。其次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素质差,最近犯罪率大有超过韩国人之势。”听得我满脑门子那个汗呐!鲁迅先生有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特能表达我当时的思想状态。日本的经济在现在想走出低谷得依靠中国,说他们怕中国人我相信,说他们怕韩国人我就不怎么相信了,也许我见识浅陋,愿闻日本人害怕韩国人之详。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发表于 2004-1-9 20:31:29 | 只看该作者
不介意问句:各位要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日本人,会这么正气凛然吗?还是有一种和外国人说过话的优越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2-12-5 18:0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9
    发表于 2004-1-10 00:26:26 | 只看该作者
    唉,75楼的同志说别人理解能力差
    自己却又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那你怎么让别人理解你漏洞百出的言论?

    我想知道,为什么你反对“日本用容有这些技术的商品,拿来赚我们的钱”,别人的技术也是研发出来的,既然是自己的劳动果实,为什么不能拿来赚我们钱?我看随便拿到哪里去赚钱都是合法合理的。
    我们要干什么?买回来,拆开,研究,掌握,仿制,改进,超越。我想这和你先前所说的“逆向工程”实质是一样的吧?既然你说“逆向工程”是最好的一个方法,为什么现在要反对了?难道你要别人白送你?最起码的市场常识你都没有了。。。

    你在后文也说了,抵制日货的真正定义,我认为这才是我们要做到的。但是你本人理解楼主抵制日货的含义了嘛?他是指无条件的反对所有日本生产,甚至带有日本商标的货品。

    我看你应该是站在我们这里的啊,怎么方向搞反了?

    还有不要说什么能摆脱就摆脱。
    技术有了,但是生产能力跟不上,无法投入量产,再先进的技术也没用。强行生产只会导致成本的上升,劳民伤财,毫无意义。
    所以,即使在理论研究,或者说试验效果上达到国际同等甚至领先的水平,我们还要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这一关,并不是想有就能有的。简单一点的,就是引见国外的生产设备,管理方式,管理人才,实际操作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0
    发表于 2004-1-10 14:53:15 | 只看该作者
    改革开放了,你怎么还这么死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