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原创]廊桥不再遗梦---游荡在秋日的浙南山区   老陈 发表于 2007-4-17 14:39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9 17:14:53 | 只看该作者
廊桥全部的丰姿不仅仅是印入了我的眼眸,同时也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上,我想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徐志摩的诗中,我找到了我对廊桥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9 17:19:47 | 只看该作者
直到过了很久,才依依不舍,依原路返回,途中美景,难以言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9 17:29:20 | 只看该作者
文兴桥位于筱村镇坑边村,离镇2公里,沿小路步行15分钟即到。穿过村里的一个2栋房子的小村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9 17:31:44 | 只看该作者
穿过一个制作面条的农家,这个是啥东东?有人知道吗?
就能看见这座中外闻名的廊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9 17:35:31 | 只看该作者
文兴桥之闻名,在于她的不对称之美,从正面望去,左缓右陡,左低右高。相传建桥时是由两个不睦的木匠分别从溪岸东西造起,木匠们自恃本领高强,相互不服气,各按各的意见,至接拢时,才发现桥两边高度不一样,至此已不能更改,只好接成斜的。传说毕竟是传说,已建成150多年年的文兴桥从此以斜桥闻名于世,当我们看惯了一座座精美对称的廊桥时,也许从文兴桥上我们知道了另外一种另类的不对称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9 17:40:56 | 只看该作者
廊桥全部是用原木搭建而成,桥下全以海碗粗细的木梁错位搭成,没用一根木钉,从桥下仰望,以桥心为线,依左右排开,木梁虽纷乱交错,却也井井有序,如蜈蚣脚,所以当地又称廊桥为“蜈蚣桥”。温州有意把泰顺廊桥作为浙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申请。
       

此贴由 老陈 在 2006-10-09 17:46:56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9 17:46:04 | 只看该作者
四处荒凉,寥无人烟,天空一碧如洗,两岸群山秀丽。文兴桥静静的卧在小溪溪上,是那么的宁和、安详。其实廊桥之出名,绝大部分在于桥梁的制造方法,非常独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9 18:25:57 | 只看该作者
一抹淡云,一轮斜阳,一缕清瀑,一对温馨的蜻蜓,不由得对这里产生了深深的眷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06-10-9 18:35:32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么来过则,过来晃下,但是今年还是没有时间出去了......
       

此贴由 在黑暗的河流上 在 2006-10-09 18:36:46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9 18:36:48 | 只看该作者
泰顺多高山、深涧、急流,古人有感于行路之难,往往在交通要道修建碇步、桥梁和凉亭。而最具代表性的,是采用中原早已失传虹桥技术修建的木桥,至今在崇山峻岭间,还保存有33座木拱桥,而造型迥异,各有千秋。但为了适应浙南地区山地的气候特点,加盖了一层桥屋,故称“廊桥”。在桥的中间都拱有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