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原创]游忆   丰庄黄老师 发表于 2011-4-3 15:46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0-10-24 21:40:45 | 只看该作者
开始写惊险小说了,还加上了香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07:58:23 | 只看该作者
                  
                            天目山的绿色擎天柱
                                             
      汽车刚进入林区,一望无际 的浓绿便扑向眼帘。安排好住宿,我就情不自禁独个向丛林深处走去,去寻觅支撑绿色世界生命的支柱。
      绿的树,绿的溪,绿的石阶,仿佛水灵灵的空气,只要轻轻一捏,也能捏出绿来,细微的水滴声就是树叶承受不了绿的重荷的证明。我让绿熏醉了。
      “喂,朋友,你走错道了。”林中突然爆出一声吆喝,一个斑白头发的老人携着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站在我面前。奇怪,他知道我走向何处?我愣愣地站住了。
      “你不是去看树王么?跟我走吧。”一口上海方言。
      经他提醒,我想起天目山集中着全国树种的精华,这里有高达五十多米挺拔耸立的金钱松;有年逾万年冰川时期留下的古杏树;有世界罕见的浙西铁木……最令人感兴趣的要数清乾隆皇帝亲笔御封的大树王,应该去看看这棵绿色的擎天柱。
      老人介绍说,大树王高三百多米,树围多大?据说从前有个和尚(为什么是和尚呢?),用手搂七次,还没有搂完,有个年轻的媳妇刚巧倚身而立,挡了去路,不能再搂,和尚便改用拇指和小指抓树,抓了八下,才量到那媳妇,于是,得出结论树围是“七搂八爪一媳妇”。
      老人说到“七搂八爪一媳妇”时,不觉哈哈大笑,我受到感染,也跟着笑了,可是,我觉得他的笑里还含着别的什么意思。
      一路谈谈说说,不觉熟稔起来“老先生上海人?带孙儿来旅游?”我问。
      他一愣,接着仰天大笑,笑声冲破绿网飞向天空。“不不,我是天目山人,这是我儿子。”他亲昵地抚着孩子的头,目光中满是父爱。
      原来他六二年毕业,分配来天目山气象站工作。当时这里光棍三个,周围几十里不见人影,整天数据、书本,生活清苦,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他们。年岁一天天增长,陪伴他们的是冷清、孤独、寂寞,闲时他们便来看大树王。
      我望着天目山上的大树想,这些树百年千年默默地生长,这片绿色正是靠了它们才形成十里 不同天的美丽景色,但是,人与树毕竟不同啊。
      “十年动乱中,有人偷偷出去想找个对象,被人知道了,说是资产阶级思想,挨了一顿批。鲁迅同儿子年龄是五十岁和一岁,我比鲁迅进步了。七十三岁和十三岁。儿子放假,我带他来看看。”他说。
      我想起“七搂八爪一媳妇”的话语,不觉哈哈大笑。
      据说东西天目山山巅各有一天池,那是神女的美目默默仰望着天空,但她是否望见这个受到伤害的天目山人?
      ——此刻,他两正离我而去,没入那绿色的雾霭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5:23:35 | 只看该作者

                            好汉坡前生死谷

      现在游山大多不需要爬坡,景点都建有缆车。游山就像读书,非得一页一页慢慢地啃,慢慢地咀嚼,才有味道。坐缆车游山就像读书只看序跋,不能欣赏到山的精妙之处。所以,我游山宁愿哼哧哼哧爬坡上山。
      从九江上庐山,所谓“跃上葱茏四百旋”,看似了不起的“跃”,实是让屁股颠几下,坐汽车,沿盘山公路直上即可。这样上山游趣何在?我和小倪、鸿飞三人一致决定从好汉坡爬坡上庐山。
      在山脚,抬头仰望,山尖隐在滞厚的阴云中显得阴郁冷漠,人说“十月小阳春”,气温倒是不错,只是雾霭重重。我们沿着石阶开始爬山。
      走到半山腰,突然下起雨来。开始雨点还稀,不一会儿,雨倾盆而下,石阶像涂上一层油,滑滑的。这时,石阶真的有点像好汉坡了,每走一步都要花出大力气。看看已经近半天过去,想来山巅在望。
      小倪的长发经雨水一淋,乱作一团,紧贴脸颊,完全没有了艺术家风度,艺术家的心思却没有丢,他说要找九十九盘石刻。
      步行上庐山,路旁绝壁间,宋元明清以来题刻甚多,笔力刚健,字体不一,如“白云天际”、“清虚灵台”、“烟霞深处”、“天半”等等,据说有九十九盘之多,引人入胜,必经之地,不看岂不可惜。我们一路看去,评议古人文笔,兴趣盎然。
      天总算帮忙,雨渐渐止了。
      突然,前边传来一声惊叫。我加快步伐,上前一看,不得了,小倪坠下峭壁,手脚张开,下巴搁着一块突出的石头,整个人贴在陡峭的石壁上,像一只壁虎。全身的重量全靠下巴下面的那块小小石头支撑着,嘴边的泥土沙沙沙往下掉。脚下雾霭重重,深不见底,掉下去岂不粉身碎骨。
      鸿飞吓得脸色雪白,束手无策。
      我匍匐在地,把手伸向小倪,可是够不着。眼看小倪下巴下的石块渐渐松出泥土,再不能等待,我让鸿飞紧紧拉住双脚,拼命向前探,石块棱角楞得胸前生疼。我感到鸿飞抓住双脚的手激烈地颤动。
      小倪惊叫一声,还没有等我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小倪的身体已经迅速向下坠去。
      我猛向前扑,企图拉住小倪舞动的手,不料双脚从鸿飞手中脱出,我惊叫一声“不好”,便头朝下,沿着岩壁倒栽下去,头不断在岩石上摩擦,撞击,两手本能地乱抓突起的岩石,但这并没能阻止身体快速下滑。
      下面的小倪突然见到我快速滚滑下来,马上意识到大祸来临,双手抓住身边小树。但是,我下坠的巨大冲击力一下子将他撞得仰面栽倒,翻滚着朝山下滑去。他的腹部被岩石擦得疼痛难忍,几个手指已经脱臼了。
      我被小倪的身体撞了一撞,下滑速度减慢,脚忽然勾住了一块突起的石块。我顺势将身体贴在岩壁上,定定神,见身下还有一块较大的岩石,便慢慢滑到那块岩石上,坐稳后,侧身朝下面一看,不禁胆颤心惊,原来这里是百丈绝壁,绝壁下有一个大坑,像一张贪婪的大嘴,无声的等待着吞啮我。
      随着小倪一声惊叫,一个重重的东西掉在我脚边。小倪呻吟着,肩胛骨摔断了,右膝皮肉磨烂了,血在往外渗。他感到恐惧,说:“我的腿断了。”
      此时已是下午,气温开始下降,天又飘起细雨。没人知道我们的处境,如果我们继续呆下去,两人会失血过多而死去。一种被命运抛弃的悲哀在我们心中升起。我想起我的妻子,她可能正倚门而望,翘首等待我归来。小倪喃喃说:“女儿才会叫我爸爸呢。”
      待我恢复了体力,对小倪说,我先下去,设法搬救兵来救你。小倪含泪点头。
      我慢慢下滑,终于到了绝壁底部,三丈宽的大坑就在脚边,我探头一看,不觉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所谓大坑竟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朝天大洞,人掉进洞里,将不知去向。
      天渐渐黑了,四周死一般的寂静。
      忽然,我看见一头黑黑的狼朝我奔来。这时我已经毫无还击的力气,闭上眼睛,等待死神降临。我死定了!
      “在这里了,在这里了!”耳旁响起一阵欢呼声。我睁开眼,一个警察站在我面前,他微笑着扶我起来。
      顿时,我旁边围住了四五个警察。他们轮流背着我,走下山去。
      警车旁站着鸿飞,一见我,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
      警察们又在半山腰找到了小倪。原来鸿飞见我们两人先后滚下山,立即向110报了警。警察们带了警犬找到了我们。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小倪能下地活动了,但是他瘸了。不过,我们三个人不久又开始另一次爬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发表于 2010-11-10 09:51:46 | 只看该作者
既不加精,要精华区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3-1 15: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45
    发表于 2010-11-12 10:26:48 | 只看该作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用在这里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一个人读书要读,但千万不能只读书,不行路。
    黄老师的东西真是有营养,每天上来读一篇,多也不用的,有空过来就品读一下,真是工作时的一件美事啊!
    (我偷闲过来喝茶、品文,哈哈!)
    我虽然没有黄老师您退休后的自由,但能跟着你的文字逍遥片刻也是很不错的。
    李白的东西我也很喜欢,但凡有得必有失,正因为他的失意,不满才能造就他的文字流传至今。一个很满足很幸福的人,永远都不可能写出他这种境界的。看似他始终失意,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得?无价之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0:46: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青少兄看重。文章这东西,就像炒菜,厨师自以为烧出了好菜,有人品尝后也说好,可是,你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吗?有的人偏偏不喜欢这种口味,那是没有办法的事。青少兄,你说对不对?
          就像史零爱读李白的诗,可我虽然崇敬他,却更爱婉约派如李清照等人的诗。你说我怎么能一定要求史零也同我一样呢?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再次谢谢各位阅读拙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1:00:53 | 只看该作者
                   
                                   河边戏鳖                  

          我在河间阡陌游转寻觅。岸边垂柳戏水,河中浮萍荡漾,树上鸟叫蝉鸣,偶尔脚下一只青蛙扑通跃入水中,恬淡悠闲的喜悦慢慢弥漫心头。
          好美啊,身居闹市无法感受到的大自然风光。
          中午,我躺在树荫下,呆呆望着河面。小鲫鱼成群结队摆着尾,拨起一圈圈涟漪,在“禁止钓鱼”的保护伞下优哉游哉。一尾蜻蜓歇在随风摇曳的水草上,转动大脑袋看着我,翅膀一搧一搧,从童话《小猫钓鱼》中飞来的?我可没有小猫咪咪逗红蜻蜓玩花蝴蝶的闲情逸致,兜了整上午,还没有找到一块属于钓鱼人的福地。
          “知了,知了——”惹人心烦的叫声使我后悔来之前没有打听清楚钓鱼的地点。
          突然,河岸草丛中探出一个墨绿的尖尖小脑袋,蛇!我吓了一跳,抡起鱼竿打下去,“啪”的击在水面上。小眼睛不见了。
          “可惜,一顿美餐!”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我背后走来一位老农,他拾起断鱼竿,半截吊着,像死蛇,“城里来的?这么热天,不是时候啊!”
          我叹了口气,摄氏三十四五度的气温,毒蛇出没,令人担惊受怕的。
          他哈哈大笑:“三十几度,捉鳖可是好时光。”
          我只知道初春有菜花甲鱼,经过冬眠,又肥又嫩;秋天有桂花甲鱼,经过繁殖期,又壮又实。这盛夏也有甲鱼?
          “是的,炎热的中午,甲鱼往往在河边草丛中歇晌,前爪微露水面,后爪浸没水中,头颈略缩,眼睛半 闭,探出鼻尖换气。你刚才见到的不就是这样么?”
          到手的佳肴却把它当蛇打跑了,我沮丧地坐在地上。
          “别急,甲鱼用肺呼吸,潜入水底呆不了五分钟,你瞧着。”老农举起鱼竿,扯下吊着的那节,眯缝双眼巡视水面。一会儿,猛地把鱼竿插入草丛,迅速提起。可神了,一只400克左右的甲鱼被带上岸来。我高兴得像孩子似的欢奔乱跳,扑去按住甲鱼。
          老农把甲鱼装进我的鱼篓,我不好意思了:“你……”
          “别客气,留下的那只是我的。”
          还有?算得那么准?简直是神仙啦!老农说,一窝甲鱼一般有一公一母,捉去一只,另一只吓跑了。可是这畜生最恋家,不出一天准重返故里,次日中午,可以在原窝搜捉。
          甲鱼最活跃的季节是清明前后到重阳节前,端午节后进入交配繁殖期。盛夏的甲鱼比较瘦,称为“蚊子甲鱼”,不过绿色九肋,重350克左右的马蹄鳖和菜花甲鱼、桂花甲鱼一样,是非常珍贵的。这时母鳖食量大增,用鲜猪肝钓鳖百发百中。霜降以后,潜入泥底越冬,虽然壮实,比较难拿,搅动河水,让它受惊,一口气吐五个水泡,顺泡下手摸,当然,这时捉到的就更珍贵了,有“冬鳖夏鳗”之称,既鲜美又大有补益。
          “到时再来,看我一显身手如何?”
          “一定来,一定来!”我回答。
          大自然像本教科书,蕴藏着无穷的奥妙,掌握着奥妙的是田野的主人。下次一定约几个朋友一起来拜访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5:24:00 | 只看该作者
                         
                                  武夷山里蛇陪客

          夏天,我去武夷山旅游,顺便看望我的一位朋友。
          朋友是上世纪70年代响应毛泽东关于建设三线准备打仗的指示去的。现在想来,也真奇怪,所谓“三线”,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可能指内地如四川、青海一带,怎么会在东南沿海呢?当官的大概认为凡是大山里,就属“三线”,再说此地交通运输方便,容易出政绩,糊弄上级,于是我的朋友就被赶进了武夷山。
          山里空旷开阔,山坡野花丛生,红的、黄的、白的夹杂在青草中,煞是好看。
          我一脚跨进草丛,随手采一朵野花,好香。在这样的环境里为建设“三线”出力,值!
          “别动!”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断喝。
          我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孩子,手中挥舞着拇指粗的竹竿。这个玩笑开得太过分了,我不理睬他,准备继续上路。那孩子跑到我跟前,命令似的说:“跟在我后面!”他用竹竿拨打野草,给我带路。
          忽然,银光一闪,草丛中蹿起一条毒蛇。那孩子迅即一挥竹竿,精准地打在蛇的七寸处,蛇落在一丈开外,死了!
          就这样,孩子带我走出草地,打死了两条毒蛇,领我到朋友家。一个妇人走出来,扯着孩子耳朵进了屋。
          我抚着呯呯直跳的心,直夸孩子聪明勇敢。朋友淡淡说,这里的孩子都这样,习惯了,一边吩咐那妇人准备晚餐。
          这是一间普通的平房,屋顶明椽裸露,青瓦白墙,占地甚广。进门就是堂屋,宽敞,明亮,地面是踩实的粘土,没铺地砖。堂屋中间一张餐桌,妇人搬着出一盘盘菜肴,我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天南海北的扯着。
          那妇人就是女主人,腰间围着土布围兜,头上包一块蓝布,土里土气,从我进屋一直一言不发,像个哑巴,默默做着家庭主妇的事。
          朋友说,这里蛇多,走草丛一定要拿竹竿拨打花草。蛇见草动,胆小的逃避了,胆大的蹿起来探看。没有竹竿,谁也不敢过草地。听他这么一说,我头上冒出一层冷汗,这条命好险哪!
          朋友见桌上菜不多了,起身到厨房端出一盘菜。
          我突然发现女主人的脸上露出异样的表情,脸色惨白,脸上肌肉微微抽搐,两眼直勾勾盯着丈夫。她用颤抖的手向丈夫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手势。
          怎么啦?是不是她突然发病了?或者朋友手中的菜有什么问题?我疑惑不解。朋友两眼瞪得大大的,迅速从碗中捞出一条鸡腿,扔在堂屋大门口。
          我不知道朋友此举什么意思,正想开口询问,朋友说:“难得老黄来看望我,过了这么多年,也不知老黄变了没有。我要做一个游戏,测试一下老黄的定力。我数三百下,也就是五分钟,老黄不许动一动,不许说一句话,否则,请老黄立即走人,我不认你这个朋友!”
          这家伙什么意思?老婆有病都不管了。在上海一起工作时,我曾经吹嘘自己练过气功,自我克制能力无人能比。当时,他就表示不相信世上有什么气功,为此我们两人争论得脸红耳赤。那是朋友间无事吹吹牛,当不得真。想不到这家伙记仇这么深,今天拿这事整我。也或许朋友见到我这个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特意来看他,高兴得忘乎所以,竟要和我玩小时候玩的“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
          不过,就五分钟,不用说,一般人都能做到,就陪他玩玩吧。我一动不动,像一尊石像坐着。
          当朋友数到295,一条一米多长的眼镜蛇,慢悠悠从桌子底下钻出来,向朋友扔掉的鸡腿爬去。我吓得目瞪口呆,屋里的空气像凝固了。
          朋友操起一根竹竿,迅速挑起毒蛇,朝门外扔去,“呯”的一声,将堂屋门关上,
    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抚着快要从喉咙跳出心来的胸口,问朋友,怎么知道那条眼镜蛇躲在桌子底下。
          女主人微微一笑,说:“当时,它正从我脚背上爬过。”
          “啊!”我不觉倒抽了一口冷气,这是怎样的一个勇敢女子!我为自己身为男子汗颜。我又问,“那鸡腿是怎么回事?”
          朋友说:“鸡腿在我们这里是蛇最好的诱饵。”
          我紧紧拉着朋友夫妇的手,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是他们夫妇的镇静机智,屋里只要出现一丝慌乱,眼镜蛇就会扑上咬人,那后果不堪设想。
          朋友告诉我,武夷山区是野生动物的天地,人类不期而至,破坏了它们的宁静生活,它们只能默默退让。现在,如果它们偶尔冒犯一下人类,那也是错在人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发表于 2010-11-19 11:07:29 | 只看该作者

    有点微型小说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07:45:45 | 只看该作者

                                    风险仙华山

          浙江仙华山有小黄山之称,奇松、怪石、云海同黄山不相上下,最高峰少女峰760米,适合中老年人游玩。鸿飞邀我、小倪同游。小倪从庐山回来,一直心情不佳,趁此散散心。
          我从仙华山回来,印象最深的却是风,风乃山景一绝。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慢悠悠行驶。一边是峭壁,绿树青竹,蓊蓊郁郁,生气勃勃,一边是悬崖,斧劈刀削,壁立千丈,阴郁可怕。53个拐弯,有十几处180度弯,汽车在刹车、倒车、爬行中前进。车中时时响起旅客的惊叫。
          小倪冷冷说,满车人陪着一起掉崖,有什么可怕的?如果车里只有我一个人,我早就跳下去了。
          我劝慰他,人生在世,历尽磨难,有一点挫折算不了什么,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
          鸿飞连声呸呸说,这么危险的地方,不要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在农家安顿好行李,我们兴致勃勃游山去。不料,途中天色突变,乌云横飞,暴雨倾盆,随身带的遮阳伞变成名副其实的雨伞,可也挡不住咆哮的风雨。
          “买雨衣啰!买雨衣啰!”不知什么时候身边出现一个个买雨衣人,山里人真会做生意,缠着我们“先生,买一件吧!”大有不买不肯罢休的样子。
          我们举起手里的伞,示意他们“没有见我们带着伞吗?”他们还是热情地将雨衣送到我们手上,“先生,山上风大,雨伞不顶用!”
          离开乡里人的纠缠,我们从西路进山。过试胆石,渡仙人桥,经情侣石,游贵岩亭,一路风景旖旎。小倪心绪渐渐好转,只是瘸着腿,毕竟行走不便。
          到半山,雨停了,风却越来越大起来,呼呼的吼叫着,猛兽般向我们扑来,想把我们推倒,撕碎。山道也越来越难走,狭窄的石阶放不下一只脚掌,前脚掌长时间着力,生疼生疼,坡度又陡,到天门一段路,简直用手着地爬着过去。小倪行走艰难更是可想而知。
    呼啦啦一声刺耳巨响,将我们惊倒在悬崖峭壁,我们抱住石阶旁的铁链,久久不敢松手。雨伞成了累赘。
          经卧仙洞,风势稍息,亭前一山,触手可及,抬头仰望,似倒扣大钟,山体浑圆,刀削似的石壁上题刻曰“大钟峰”。
          问游人,回答到山巅只剩20来米,山有一亭,一览众山,风景极好。
          我看看小倪,问上不上。鸿飞说,为什么不上?快走吧!
          小倪神色有点黯然,说,你们先上吧。
          我和鸿飞爬到山巅,亭子临崖而建,脚下壁立千丈,岌岌可危,极目远眺,孤峰座座,尽收眼底,或峭立,或端坐,或相拥,或欲飞,形态各异。哗哗巨响,大风又起,“框框朗朗”一声异响,俯首遥望,只见一件雨衣如羽毛漂浮在空中,借助风势,旋转着,翻滚着,发出似大潮拍岸的声响。姑娘们五颜六色的裙子被风托起,像一只朝天的喇叭。她们露裸双腿,像小鹿一样惊恐不安。
          山顶的风像发了狂,哗哗直响,令人不能久驻。
          这时我仿佛终于真正懂得了“风力”一词的含义,坚硬的岩石在风化中蜕变,风造就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壮丽迷人。宇宙间还有什么比风更厉害的东西?风乃山景之魂。
          我和鸿飞走下山,踏上水泥阶梯,悬着的心才安定下来。
          回望大钟峰,亭子像一只孤雁,隐隐停息在山巅,支撑亭子的两根柱子像鸟儿的细腿,插在岩壁上。亭中游人好似五颜六色的蚂蚁,有个黑色的影子挥舞着一把彩色雨伞。
          “看,小倪,那是小倪!”鸿飞指着山巅欢呼。
          小倪瘸着腿终于登上山巅,我们为同伴的胜利高兴。前面还有更高的少女峰等我们攀爬,更美妙的风景等着我们观赏,让我们三人共同努力吧!
          沿山道前行,前面一块巨石,像嬉笑的人头,眉眼、鼻子、咧开的嘴,莫不毕肖,这就是笑人石。是为我们攀上一个高峰,再向另一个高峰前进的勇气高兴吧?鸿飞站上去,让我给他摄影留念。
          我拿起相机。忽然,鸿飞惊恐地张着嘴,眼睛盯着前方,一动不动。我顺着望过去,一下也惊住了。一把彩色雨伞从大钟峰山颠落向深崖,那是小倪的雨伞。
          啊,小倪忍不住瘸腿的打击,在飓风前倒下,陪伴山魂去了!
          我和鸿飞腿脚一软,坐到地上,眼前景色一片灰暗。风把小倪带去天国了。
          我们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农家,看着床上小倪的衣物,黯然神伤。好好的出来三个人,现在只剩下我们两人。我和鸿飞默默收拾小倪的行李。
          突然,浴室里传来一阵哗哗的水声。我们吓了一跳,冲过去,拉开门,只见小倪正赤身裸体站在莲蓬头下。
          顿时,我们和小倪抱作一团,咒骂着小倪,捶打着小倪。小倪莫名其妙,慌忙用手遮着羞处。
          我们说,赤裸裸的友谊比什么都重要,那是人的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