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光绪年间的恩贡蔡汝榕,曾经写过一首名为《白云源》的诗:
远望重得峭壁连,人家都在白云边。
曾闻名士传唐代,何上奇峰叠夏天。
几日晴烟临晓起,一条瀑布自空悬。
补唇风韵今谁继,佳句吟成曳响蝉。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蔡汝榕可能只到过白云源的外边,没有进入白云源深处。也许那时候交通不便,不像现在一条车道可以奔达。故在他眼里,“人家都在白云边”。其实,以白云源主峰观音尖为中心的一百公里方圆之内,一直是“无记载、无住家、无耕地”的“三无区”。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到过桐庐,但没有深入过白云源里面,只在外边如白云村一带作停留。如戴叔伦也曾写过《白云源》的诗,诗曰:山遥入修篁,深林蔽日光。夏云生嶂远,瀑布引溪长。秀迹逢皆胜,清芬坐转凉。贪看玉尊月,归路赏前忘。显然,他的诗写得比较笼统,这样的诗只要走掉白云源的前小半截路,就可写得出来。还有如清朝方明安写的《白云源》诗,也是点到即止的,诗曰:深山重重合,到此石径分。独坐谁与言,疏钟催月上。要是他们都到了大龙门以及大龙门以上部分,诗就不会如此简单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