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嘉定人VS上海人,谁比谁更好?   黑色魔导士 发表于 2006-5-20 18:24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7:54:03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只问一句,当条件允许的时候,该不该排队?还是真的就突然变成“每个出口都能出”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06-4-3 18:14:2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苦沙弥 在 2006-03-25 21:08:19  发表

一厢情愿的认识,我了解的嘉定人把钱都看得比命还重
就拿结婚来说,嫁女儿就好像卖女儿,在市区这种风气...




以偏盖全,就一个结婚的风俗就说嘉定人嫁女儿像卖女儿,况且又不是每个嘉定人都是这样的,你所说的像卖女儿,大概是指女方家长向男方要彩礼吧,你大概不了解嘉定的风俗,即使是女方问男方要了彩礼,最后这笔钱还是用于置办嫁妆,父母无非想把婚礼办得体面点,没有哪有父母靠嫁女儿来赚钱的.难道市区人就不斤斤计较了?都视金钱如粪土了?

此贴由 joicechen1218 在 2006-04-03 18:24:17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06-4-5 22:10:23 | 只看该作者
算了,黑导,咱傻不龙冬的土包子就别跟那些人头子活络的聪明人一般见识了,犯不着
  至于JOICE同志的说法,我持保留意见。因为按照这个算法,男方除了倾其所有购置婚房外,女方的嫁妆也得男方买单,合着女方一个子儿都不用花?诚然男性社会地位相对女方高些,就业收入也相应高些,但这些微弱的收入优势是远远无法填补结婚费用的差别性负担的。如果真要像封建社会由男方承担起绝大部分结婚负担的,也成,那过门的媳妇就必须相应的遵守三从四德和七出之条,这样权利义务才平等嘛

此贴由 season 在 2006-04-05 22:19:01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楼主| 发表于 2006-4-5 23:45:42 | 只看该作者
三从四德?七出之条?嘿嘿嘿嘿……(YY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06-4-6 17:03:3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joicechen1218 在 2006-04-03 18:14:22  发表




以偏盖全,就一个结婚的风俗就说嘉定人嫁女儿像卖女儿,况且又不是每个嘉定人都是这样的,你所说的像卖...

要男方的彩礼来办自己女儿的嫁妆?嫁妆应该是由女方自己出钱嫁过来的财产,如果说连嫁妆都是男方出的彩礼来买的,那女方结婚还要用什么钱?
按照这个逻辑那么男方可以问女方要彩礼来买房子了。
风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低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06-4-6 18:55:24 | 只看该作者
全中国不收彩礼的女家大概数不出几家吧,苦沙弥同学的丈人家肯定不收彩礼的

此贴由 妖妖 在 2006-04-06 19:01:18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06-4-6 19:30:02 | 只看该作者
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男方在经济方面多承担一些,这种现象是视作很自然的事情。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你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如何让她幸福?!女孩子父母会考虑男方经济条件我想也不完全都是说找个有钱人家把女儿嫁了自己捞一票吧。大多数父母考虑物质方面都是想让自己孩子将来能够过得好,最起码有物质的保障。

这方面有不同看法的男同胞们,我冒昧地问一下
假设你和一个女孩子交往,女孩子家里比较贫困,或者更艰难些,父母都是下岗,而且生病没有工作能力,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在念书,女孩子也只是有一份勉强可以生活的收入。你有决心能够和她生活么?!能有决心去承担起她的家庭么,承担起将来你们自己的家庭?!

生活很现实,也很简单、平凡,当然也是挺艰难的,如果双方能够齐心协力,我想还是能够生活得挺不错的。

似乎跑题很严重,至于地域造成的差异,个人感觉地域因素所造成的观念和习俗起着很大的作用,还有就是一直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所形成的意识,造成了这种现象。
所以要判断谁优谁劣,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06-4-7 12:19:17 | 只看该作者
要说结婚考虑经济话是不错。我曾经也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说:恋爱可以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很明显中国式的结婚似乎是永远要被套牢在这样的怪圈里。
不过某些人认为收取彩礼是理所应当,而且还心安理得地认为那是天下的风俗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拿着别人的钱来为自己女儿来办嫁妆,那么我想说的是干脆你家女儿就过来个人,嫁妆不用女家办了,所有都由男方来。不要男方花了钱体面变成了女家人的。女家人花男方的钱还觉得那是应该的,我真不知道这是结婚还是买卖?
虽然说结婚后包括父母的财产其实到最后都是一起的,本来结婚收一点彩礼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我发现原来只是意思意思的小彩礼变成了嫁女儿的基本条件。
古时候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收了彩礼就和自己没有关系,变成了男方家的人了。但是今天既然说男女平等,这中说法就是对女性的藐视。既然是这样那么女方可以嫁彩礼过来买房子买汽车。
我尤其鄙视那些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的朋友,还把某种本来就比较低俗的东西以风俗和天下人都这样,所以成理所应当自己也可以这样做的人。

       

此贴由 苦沙弥 在 2006-04-07 12:21:31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06-4-7 17:26:1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苦沙弥 在 2006-04-07 12:19:17  发表
要说结婚考虑经济话是不错。我曾经也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说:恋爱可以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结婚是两个家庭的...


在中国这种风俗习惯的确是非常普遍的,当然由于地区的差异可能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是八九不离十。
说到底,有一个因素起着决定性因素,那就是中国人喜欢讲排场,这点无论是穷人也好富人也罢都是如此。老百姓辛苦了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的,但在一些事情上比如婚宴酒席啊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甚至是花上大半辈子的积蓄。所以就出现了上面所提到的什么礼金啊,嫁妆啊,其实就是转来转去,把门面弄得漂亮些,迎合大众的心理。这一点无论是男方或者女方,都是如此。
当然,在男女方在这方面经济的分担问题上,从古到今一般都是男方占大头。说得赤裸裸一些,这也是由市场所决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06-4-7 22:32:0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苦沙弥 在 2006-03-27 15:24:59  发表
但是宏观上确实是这样.嘉定城区的或许好点,但是农村简直是让我膛目结舌,打听下来有人竟然告诉我那是风俗.
...


市区人和嘉定的乡下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不是一个说的是上海话,一个说的是嘉定土话,也不是一个是现代化思想,一个是小农思想,而是一个住在上海,一个住在乡下啊!上海人有小康或者富裕的生活,和嘉定人比起来自然生活水平就高了,而我们是乡下人啊,钱都不够用了怎么去想要提高素质之类的狗P玩意?你有本事把嘉定的经济搞的像上海这么好,那到时候我想像你说的那种嫁女儿像卖女儿的风俗一定也会消失的.嘉定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没搞上去,你还想谈精神文明建设?这些都是空的,只有经济跟上去了,精神文明也就能跟上去了.还有,不要拿上海和嘉定比,本来就是站在不一样的起跑点上,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比赛,你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不公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