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想了解下丰田VITS(威姿)   默默向上游 发表于 2005-1-15 14:00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05-1-11 12:26:24 | 只看该作者
回楼上的:
两物体相撞,质量大的车子受伤相对要小。
当然了,德系车和日系车在150的高速下相撞的话,估计大家都完完。而我们通常指的是一般城市车的基本速度80-100的情况下,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在这个速度下,德系车和日系车相撞,德系车受伤害要小的多(大多数情况下),当然有时由于相撞的角度不同或者其他原因还是有其他可能的。

至于保险,买保险的人也不想自己出事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5 15:0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2
    发表于 2005-1-11 20:41:43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个人所说的安全是人的安全,受伤害是以人受伤害为前提
    你提出的观点是:汽车外壳的强度坚硬可以在汽车受冲击的情况下,减少和抵消一定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力。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

    但我们来一个简单的举例吧
    1.速度20-40码,这个时候往往是起步到微提速,事故往往是小摩擦,对人体绝对不会有伤害,车体的伤害估计估计保险公司也不会理你,汽车外壳的坚硬程度的优势无法体现出来,
    2.速度40-60码,这个时候一般也就是2档进3档,从稳步到提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事故,对人体也不会有大碍,但对车体可能有一定的伤害,但车壳的强度优势还不是很明显.
    3.速度60-80的情况下,进4档,这个时候车速提升,发生事故对人体会有伤害,车壳坚硬的优势就比较明显。
    4.速度100以上,这个时候车壳再坚硬,基本也就是两败俱伤了,如果说开日系车的人断2条腿,开德系车的人断1条腿,完全是车壳硬度所带来的差异,那么德国车的硬度是令人在某种程度上满意了,但是否能让人真正折服呢?

    所以我的观点是,买车应该从车的价格,性能,外观,耗油等综合考虑,德国车有德国车的好,日本车有日本车的好,我们买车不是为了受撞击,就算受了撞击,从以上4点可以看出,对人无伤害的时候,硬度的概念几乎不在计算范围之列,对人体有伤害的时候,硬度也不能完全保证安全,所以日本人的省料也不是不无道理的,当然德国人的沉稳和专注也是领人放心的
    综观日德各档次的车,日本车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经济的;德国车会是最好的,但肯定不会是经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23 10:19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33
    发表于 2005-1-11 21:39:1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金太子 在 2005-01-11 20:41:43  发表
    首先我个人所说的安全是人的安全,受伤害是以人受伤害为前提
    你提出的观点是:汽车外壳的强度坚硬可以在汽...


    汽车的碰撞事故不是你这样就能简单解释的!

    当2车相撞的时候,车子的4门2盖,最好是在最快速的时间崩溃,这样就可以把冲力以最快的速度散开,免于对人体的伤害(F1就是最好的例子),汽车内部的各种支撑,最好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冲击力,保护汽车内部的各种重要件不受力,那就意味着,各种支撑最好是用铝和金件,但现在很多日本车的支撑件都是用最便宜的铸铁(包括通用的一些车也是),这2种支撑的价格不是相差几百圆那么简单!

    而车子的整体结构架,就要牢固,不能变形!举个简单的例子,当2车在100KM时速相撞后,驾驶员能豪不费力的把车门打开,而该车的A。B。C拄不变形,那这车的整体结构一定不会差!也就更能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此贴由 Pitt 在 2005-01-11 21:40:13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0:17:58 | 只看该作者
    都说大道理一刚,听谁的呢?
    斑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5 15:0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5
    发表于 2005-1-12 10:37:44 |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朋友分析的很科学,也很有道理,但各品牌在汽车研发时,防冲击测试都是必修课,但真正投放上市后,根据路面和气候以及驾驶员当时的操控情况,往往会超出测试条件的范围,以引发意料外的伤害.
    你举例了F1,F1被号称是赛车比赛中最安全的运动,这和它的车体机构和用料有直接的关系,就像你说的汽车内部的各种支撑,最好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冲击力,减少对人员的伤亡.
    但F1车手塞纳的死又表示了什么呢?说明再严密的结构,再优质的铝板和碳素纤维塑料,也无法保证人身安全.当然一次案例不能否决F1运动的安全性.但同样道理再严密的结构和用料也无法完全保证驾驶员的安全,这也是事实。
    我相信日系车省料并非孔穴来风。但发生事故时,对人体无伤害的情况下,车体结构和硬度的概念几乎可以不计,对人体有伤害的时候,车体结构和硬度也不能完全保证安全,
    如果把所谓的安全完全归结于车辆构造和用料是完全不可能的,毕竟提高驾驶员自身的反映和技术才是生存之道.所以不能完全说日本人奸诈,日系车就没有购买的价值.况且日本车的安全性能也不是一点保障都没,否则它能大批量投放市场吗?你见过日本车因用料问题而大批量回炉吗?销量就是硬道理!
    考虑到广大中国老百姓的经济状况,日本车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你荷包满满,德国车或欧美车也就非你莫属了,但千万别说什么日本用料省就是不安全,每样东西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05-1-12 12:27: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你说日本车省料?事实上欧美的日系车并不省料!但到了中国怎么就省了? 撇开民族情感,你也解释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05-1-12 12:39:15 | 只看该作者
    除了车身钢板之外
    还要看车子的制造工艺
    传统的点焊试焊接工艺与先进的激光焊接差别就大了
    据我所知日系车在这方面的焊接工艺上也是很省的
    在A0级轿车中都不会采用激光焊接这样的工艺
    有些中高当的B级车也没有那么多的激光焊接

    相反看看德系车,像polo,他的激光焊接工艺甚至超过了很多中高级轿车。德国人不惜成本的加强车子的安全性能,难道他们试傻子吗?!

    除了焊接技术,还有例如车体的悬挂系统,这些除了提高车子的驾驶性能与舒适度之外,也加强了整个车体的结构牢固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很多德系车子,各位上下车开关车门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感觉车门很沉重,关门的声音很厚实。而日系车,很多车子车门关门的声音区别就大了。
    这些车门除了自身钢板厚度不同之外。德系车很多在钢板中间冲入了填充物,目的是为了增加车子侧面受撞击的抵抗力。

    还想说一点的是刹车系统
    据我所知很多日系车的刹车都是两轮刹车,而且是传统的盘式刹车系统。这些在A0级的经济型轿车中特别常见,甚至有些中档车也是如此。传统的两轮盘式刹车系统明显已经落后了。
    看看德系车,很多都是采用的四轮电磁式刹车系统,刹车的稳定性相比两轮盘式刹车要稳定的多。众所周知,刹车系统对于安全性是多么的重要。
    其实为什么德系车没有日系车那么大的价格优势,原因就在此。
    德国人把先进的技术和成本花在了很多人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刹车系统,电子转向系统,悬挂系统,激光焊接技术。
    而日系车呢?他的文章就做在面子上了,cd音响,沙发等等。
    其实一个四轮电磁式刹车系统可以买好几个cd机了。

    据我所知,被视为权威的欧洲标准中,特别是在安全这一项,比如撞击测试,这类安全测试中,德系车的安全平分远远的要高于日系车。

    斗胆问在座的各位朋友
    在你们考虑买车的时候,价格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要问你们的是,你们希望自己买的车是用料很省,安全性能低下的那种吗?
    我想应该都不会吧

    我想那些反正开快了大家都完完的想法应该不会很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05-1-12 12:40:00 | 只看该作者
    女孩子开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05-1-12 13:13:52 | 只看该作者
    我天天在事故科看那些撞的一天世界的事故车
    这么多时间看下来
    的确德国的车子是比日本的车子耐撞
    看的影象最深的是同样是在80M左右的车速
    两个解放卡车追前车的尾在撞到前面的车子(三车事故)我们称包饺子
    一个中间的车子是进口本田雅格2.0
    一个是BMW318i
    结果本田尾部的部件:后保险杠及内胆,后围,后盖,两个后叶子,备胎厢全部撞毁没有一点点修复的余地,车顶严重变形,里面正驾副驾坐的座位全部扭曲,前面的水箱冷凝器电子风扇都面目全非,大梁须校正,保险杠机盖等覆盖件就不用说了`~还有`~~安全气囊居然没有弹出
    惨不忍睹~~
    再看BMW318i
    后保险杠及后盖更换,后叶子和后围只须校正~~
    前面也只是更换保险杠和大灯~~

    这样的撞击下的比较
    ~~~
    不知道大家对德国车和日本车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此贴由 小鸡 在 2005-01-12 13:16:48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23 10:19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40
    发表于 2005-1-12 13:38:1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金太子 在 2005-01-12 10:37:44  发表
    上面的朋友分析的很科学,也很有道理,但各品牌在汽车研发时,防冲击测试都是必修课,但真正投放上市后,根据路面...


    我还是那句老话:日本车,在进入中国后,为了节余成本对车子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动,进入中国的车子已经不是在国际上那些赫赫有名的车型了!

    还有,我工作的地方,进行过很多车的比较评估实验,所以,也看见了很多日韩车内部的情况,因此对日韩车一直没有好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