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太仓古代横扫上海十万八千里   tcxxx1051 发表于 2014-6-14 06:0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13:51:52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董其昌及其家人“封钉民房,捉锁男妇,无日无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早已激起了民众特别是士林的愤怒:“敛怨军民,已非一日,欲食肉寝皮,亦非一人,至剥裩毒淫一事,上干天怒,恶极于无可加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16:08:02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看看太仓首辅王锡爵是怎样的人!

    王锡爵
    万历二十一年(1593),王锡爵奉命来到京城,担任首辅。
    王锡爵,字元驭,苏州太仓人。
    嘉靖四十一年,他二十八岁,赴京赶考,遇见申时行,然后考了第一。
    几天后参加殿试,又遇见了申时行,这次他考了第二。
    据说他之所以在殿试输给申时行,不外乎两点,一是长得不够帅,二是说话不够滑。
    帅不帅不好说,滑不滑是有定论的。
    自打进入朝廷,王锡爵就是块硬骨头。万历五年张居正夺情,大家上书闹,他跑到人家家里闹,逼得张居正大人差点拔刀自尽。吴中行被打得奄奄一息,大家在场下吵,他跑到场上哭。
    万历六年,张居正不守孝回京办公。大家都庆贺,他偏请假,说我家还有父母,实在没有时间工作,要回家尽孝,张居正恨得直磨牙。
    万历九年,张居正病重,大家都去祈福,他不屑一顾。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反攻倒算开始,抄家闹事翻案,人人都去踩一脚,这个时候,他说:
    “张居正当政时,做的事情有错吗?!他虽为人不正,却对国家有功,你们怎能这样做呢?!”
    万历十三年,他的学生李植想搞倒申时行,扶他上台,他痛斥对方,请求辞职。
    三年后,他的儿子乡试考第一,有人怀疑作弊,他告诉儿子,不要参加会试,回家待业,十三年后他下了台,儿子才去考试,会试第二,殿试第二。
    他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
    所以在万历看来,能收拾局面的,也只有王锡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16:14:47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王世贞
      明代文学家。字元美,号凤州,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自幼有才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进士。初任刑部主事,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等相唱和,继承并鼓吹前七子复古理论,史称“后七子”。屡迁员外郎、郎中。为官正直,不附权贵。杨继盛下狱,时进汤药,又代杨妻写申疏,杨死又备棺殓尸,严嵩对此十分嫉恨。吏部两拟提学,皆不用,出为山东副使。其父王忬以泺河失事,被严嵩构陷下狱。王世贞与其弟世懋日伏严嵩门外求宽免,而王忬终被处死。兄弟号泣扶柩归。隆庆初,兄弟伏阙讼父冤。其后官至刑部尚书,病逝乡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16:16:18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杨继盛下狱,徐阶屁都不敢放一个!

    点评

    不要来闹笑话了,你这傻逼根本不懂历史,只会百度学历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4 1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4-6-14 17:51:27 | 只看该作者
    tcxxx1051 发表于 2014-6-14 16:16
    杨继盛下狱,徐阶屁都不敢放一个!

    不要来闹笑话了,你这傻逼根本不懂历史,只会百度学历史

    点评

    太仓人天生就是正义的化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4 20:29
    老毕三!为什么太仓人毛澄、王锡爵、王世贞一个个都是刚直不阿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4 20:24
    太仓第一个状元礼部尚书毛澄,拒绝皇帝贿赂的大臣! 毛澄 ( 1460年 - 1523年 ), 字 宪清 , 号 白斋 ,晚年更号 三江 , 南直隶 苏州 府 昆山 县(今属 江苏 )人。 毛澄早年丧父,由祖父毛弼抚养, 明孝宗 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4 2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20:15:14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yuan1398 发表于 2014-6-14 17:51
    不要来闹笑话了,你这傻逼根本不懂历史,只会百度学历史

    太仓第一个状元礼部尚书毛澄,拒绝皇帝贿赂的大臣!

    毛澄 ( 1460年 - 1523年 ), 字 宪清 , 号 白斋 ,晚年更号 三江 , 南直隶 苏州 府 昆山 县(今属 江苏 )人。
    毛澄早年丧父,由祖父毛弼抚养, 明孝宗 弘治 六年( 1494年 )成 癸丑 科一甲一名进士( 状元 ),当年祖父正好百岁,双喜临门,地方官建造“人瑞状元坊”。后授 翰林院 修撰 ,预修《明会典》,后在皇帝身边担任讲官,官至 礼部 尚书 。 正德 十四年( 1519年 )二月, 武宗 打算南巡,毛澄冒死上疏制止,在一片反对声中,武宗终于停止。 正德 十六年( 1521年 )三月,武宗猝死“ 豹房 ”,死后无子。毛澄与 大学士 等至 安陆 迎 朱厚熜 即位,是为 明世宗 嘉靖 皇帝。朱厚熜想给自己亲生父母立尊号,但毛澄等人坚持“ 兴献帝 不宜加皇号”,抗疏力争,史称“ 大礼议 ”。朱厚璁派太监去见毛澄,向毛澄长跪叩头请求,又赂以重金。毛澄以老病为由,接连上疏乞归,都被慰留。 嘉靖 二年( 1523年 )春,获准归休,在回 太仓 途中病逝。 谥 文简 。

    自古以来,皇帝一直是至高无上的,为所欲为是他的权力,而唯命是从则是臣民的义务。在其淫威之下,无数文人士大夫竞相折腰,争先恐后地阿谀、逢迎皇帝。然而,明朝正德、嘉靖之际,却有这么一位大臣,为了自己的信念,敢于跟皇帝对着干,不但不主动巴结皇帝,反而严词拒绝了皇帝赤裸裸的贿赂。这位大臣就是毛澄。

    五百年前的封建臣子,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不愿察颜观色,没有见风使舵,面对皇帝的贿赂都能严词拒绝,今天看来,实在让人感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20:24:33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yuan1398 发表于 2014-6-14 17:51
    不要来闹笑话了,你这傻逼根本不懂历史,只会百度学历史

    老毕三!为什么太仓人毛澄、王锡爵、王世贞一个个都是刚直不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20:29:00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yuan1398 发表于 2014-6-14 17:51
    不要来闹笑话了,你这傻逼根本不懂历史,只会百度学历史

    太仓人天生就是正义的化身!

    点评

    太仓,除了出鞑子带路党,吃人心的恶魔,维护封建统治的奴才之外,还有什么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5 0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9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20:37:30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而上海古代三个代表人物
    徐光启是个异教徒真是奇葩!
    徐阶就是个奸臣!
    董其昌就是个流氓恶棍!

    上海和太仓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点评

    上海是徐光启,黄道婆都是载入历史教科书的人物,对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的,哪像你们太仓,不是带路党汉奸走狗,就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奴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5 0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20:43:53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朱元璋为什么第一个建立太仓卫?为什么只有太仓卫兼管民事?为什么只有太仓卫建太仓州?
    朱元璋何等聪明,或许他早就知道,太仓是藏龙卧虎之地,未来大明的命运要由太仓人决定?
    事实证明朱元璋是正确的,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掌握在3个太仓男人的手里!
    第一个太仓男人大明宰相王锡爵:
    我们知道“明之亡实亡于万历也”,而王锡爵是万历朝最后一位真宰相,随着王锡爵的离去,标志着局势的进一步失控,从此以后,天下将不可收拾。
    第二个太仓男人辽东经略王在晋:
    王在晋在1622年到了辽东担任辽东经略,他一到辽东就采取了防守的策略,加固山海关,减少各项用度,团结附近蒙古部落,首先把山海关变成天堑。王在晋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和措施,是因为他在上任辽东经略之前,负责过整个辽东的军需供应,官职是“总理户、兵、工三部侍郎”。在任期间,他发现辽东吞噬了朝廷大量的财政收入,好比一个无底洞,所以他立志,一旦当上辽东经略,一定要削减辽东的开支。此外,王在晋在军事上也是个内行,并且非常懂得军事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他在兵员和费用的使用上比孙承宗高明很多。王在晋则是在当时唯一一个真正能挽救大明王朝的人。
    第三个太仓男人庶吉士张溥:
    一介书生 张溥,成长于晚明风雨飘摇的时代。他满怀一腔热血,继东林而起,联合正义之士,组织和主持文人团体复社,欲只手撑起明朝摇摇欲坠的天下。
    张溥在政治上以天下为己任,有兼包并蓄的组织才能,成为“在野政党之魁杰”。
    周延儒再为宰相,实际上完全是张溥为其奔走效力、利用复社倒薛(国观)的结果,也是延儒与张溥等人互相利用的结果。因此,延儒被召复起,“溥等以数事要之。延儒慨然曰:‘吾当锐意行之,以谢诸公。’既入朝,悉反体仁辈弊政”,多用复社之人,朝政一新。“此皆溥之力也”,是张溥在“遥执朝政”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的产物。
    张溥一死,全国性的复社顿时失去了领袖。周延儒的身边就被吴昌时辈包围了,他们开始为所欲为,最后不但自己丢了性命,也促使了明朝的加速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