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09.9征文)含泪的时尚   丰庄黄老师 发表于 2009-10-13 09: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20:16:34 | 只看该作者
    打分过高。我是过来人,经过此事,才能写出此文。我相信,只要有此经历的人,大多能写出比我好得多的文字。
    文中所写,可能小青年不会相信,说“彭德怀打仗比林彪厉害”,怎么会是“现行反革命”(那是要关进监狱的)?现在,谁说“毙了江泽民”都不会有人来管呢!天地先生说,40岁以下的人不感兴趣。开始,我不信。后来见有人无根无据说要“毙了老江”,我才叹息:两代人,没法说到一处去啊!
    这篇文字相比《刘胡兰怎么死的》, 说实话,我还是偏爱后者。可能我中“文革”毒深,总记着灵魂深处闹革命一说,便把难以比拟的两件事, 放在同一个灵魂的天平上,放在了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1-30 10:51
  • 签到天数: 12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2
    发表于 2009-10-8 22:40:29 | 只看该作者

    我能理解,真得能理解,因为家人深受其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1-29 07:32
  •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23
    发表于 2009-10-8 23:31:5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丰庄黄老师 在 2009-10-08 20:16:34  发表
        打分过高。我是过来人,经过此事,才能写出此文。我相信,只要有此经历的人,大多能写出比我好得多的文...



    贫富差距这么大~~~贪官污吏遍地都是~~~~~


    作为头,他么一点责任??!!!!



    教育问题早该重视了,,,


    看看JW上一群无知之辈~~~~真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20 13:2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4
    发表于 2009-10-9 09:36:08 | 只看该作者
    黄老师
    代沟是条沟
    以前也许只有岁月能填平
    而现在,或许连岁月也填不平了

    此贴由 燃瞳 在 2009-10-09 09:54:08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0:57:43 | 只看该作者
    燃小姐:如果是代沟,你铲一锹土,我铲一锹土,当可填平。我学着上嘉网原创,即是铲土之意。如果不是代沟,而是鸿沟,天堑,那就谁也无法填平!理解万岁!愿大家平安,任谁也不掉进鸿沟里去,多好,可那些愤青们偏偏硬要往天堑跳!这实在让人不能理解。时间老人有什么办法呢?
         欲为文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此贴由 丰庄黄老师 在 2009-10-10 10:02:15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1-29 07:32
  •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26
    发表于 2009-10-9 14:31:5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丰庄黄老师 在 2009-10-09 10:57:43  发表
    燃小姐:如果是代沟,你铲一锹土,我铲一锹土,当可填平。我学着上嘉网原创,即是铲土之意。如果不是代沟,...


    昏特,,,写的那个连载,早个30年发表,也不会有人来鸟你~


    现在的话,,题材早就不适合了,,,还自以为是的像个老师和文人样~~~~~~



    搞不懂,哪来这么多的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20 13:2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7
    发表于 2009-10-12 12:46:48 | 只看该作者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唐突了,送给黄老师

    想通了这句,很多事情也能想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3-1 15: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8
    发表于 2009-10-12 14:36:14 | 只看该作者
    一连拜读黄老师两篇大作,真是有种相见恨晚之情,呵呵,有点肉麻了。如果有缘,可以促膝长谈一番。
    我非常喜欢听母亲讲文化大革命时候的事情,包括她的插队故事,一遍遍地,不厌其烦地听。妈妈当年也去北京参加串联的,并且有幸一睹毛主席风采,每每讲到此处,妈妈还总是会流露出一丝自豪感。
    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到底到了哪种程度,我也不想用对与错来评价这十年历程,我只是想说,作为历史,你是应该要了解的,时间会证明一切,根本无需靠嘴巴。
    此文感情真挚,感人至极,读完给人感觉回味无穷,并且寓意深刻,文笔流畅,值得一读,鄙人不才,评分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2 16:06
  •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29
    发表于 2009-10-12 15:33:16 | 只看该作者
    笔者的这篇文章娓娓道来,描述了祖国转型期期间的一些事情,显得是那样的平静,但其中内容的深处却激情澎湃!
    我承认,我这个年纪的人评论这样的文章,显得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我们没有如笔者那样的切身体会。但作为评委,我就拙笔数言。

    “堂弟”的这段人生经历就是我们国家走上正确发展道路的萌芽。有曲折,有痛苦,有矛盾,然而事实证明社会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
    “黄军装”在那个时代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一种时尚。“堂弟”从身着黄军装,到脱下黄军装,到再穿上黄军装。与我穿上黄军装,到脱下黄军装。简单看来就是衣服的穿与脱,但实际上是社会认可什么样人的一种时代象征。
    时间在“穿上黄军装”和“脱下黄军装”之间向前运行,时代脉搏不断跳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会发生变化。如何去看待这种变化,发现这种变化,或者去理解适应这种变化,都应该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堂弟”黄军装的时尚,为什么是含泪的时尚?是因为他也被脱下过黄军装,他也曾被时代潮流所淹没,也不尽然;而后来由于反革命嫌疑的身份,很多当时没人去做的事情,都推给了他去做,而渐渐地当时代转型后,他被推到了时代的前列,这只能说是一种幸运。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与“堂弟”都是时代的失败者,都是被时尚者,他们没有自己正真的左右时尚的能力,“堂弟”被选为村长,也只是一种偶然的必然,因为文中的他们没有具备长期驾驭这种时尚的能力。因而,他们的时尚只能是“含泪的时尚”!

    再看笔者文章,对于事件现象的阐述,较为自然,而对于本质的阐述就显得比较苍白一些。引用“堂弟双手托着黄军装,笑脸上挂下了泪水。”笔者其实没有真正理解这个笑和泪水的真正含义。笑他是在笑幸运,泪他又是在流什么?笔者如果可以从这方面深入一下,我想应该是点睛一笔。
    我的评分:85分。

    追求时尚,实际上应该理解为如何去创造时尚,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想要立足社会,永远身穿“黄军装”,没有对时代脉搏的清醒认识是不行的。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停留于暂时“含泪的时尚”。

    很高兴拜读黄老师两篇文章,特别是《刘胡兰》篇。个人很欣赏这样的写作手法,形散而意不散,这是难能的。做一个有思想的作者,这才是文学道路上应该走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09-10-13 08:26:05 | 只看该作者
    似乎我们这些80后的很难体会哦,写写大众化点的哦,简单而且明了的,篇幅短点的,用个撒比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