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8日,互联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又一标志性事件诞生。当日,国内首份“月度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公开发布。发布者称,网络舆情分析机制将就此确立,有关方面将编撰正式的《月度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并据此建立针对舆情动态和社会民意动向为蓝本的“月度舆情分析”发布体系,通过国内外媒体定期公开发布。
首份“报告”锁定时间为2008年12月,由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和《北京晚报》共同发布。报告显示,周久耕事件等20个公共事件成为2008年12月份最大的网络舆情热点。报告认定,网络公众议题向社会议题、政治议题转化的速度在加快,网络舆情潜伏周期在缩短,中国网民开始走向理性和成熟。
……,……
今天,发生于国内的重大事件不用说,即便是发生于国外的重大事件,只消与中国利益有关,政府总能听到无数网民发出声音,试图推动政府职能、社会管理体制、行政运作机制的改良和完善。要害在于,亿万网民自觉运用基于网络的“公民表达”手段,已成为推动国家加快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
而亿万网民彼此之间以及通过与政府、社会进行的“意见互动”,亦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实现着由一般网民至成熟网民再到现代公民的更具社会进步价值的自我转身!
以上文字转于各大新闻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