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原创]有多少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我们这一代流逝了   指尖JJ 发表于 2008-4-8 14:30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10-7 10:5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4:18:07 | 只看该作者
    1,你以一句话就绝对的否定了,就好像说刮痧就像赌博一样,一定要禁止,事实上,我发这个帖子也只是在缅怀过去的时光,而楼上就像过去文化大革命一样(呵呵,楼上的别生气哦)一定要对具体的追根究底一番,一定要批驳到踩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其实没必要这么认真,如果你觉得的确不需要刮痧和姜汤,那你就忘了吧,不过就在昨天我老妈还帮我老爸刮了刮痧,不管什么科学不科学的道理,他们愿意这么做,这是他们的温情时刻,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的,网络是开放的,在网上还是能找到大量关于刮痧的理论甚至某某刮痧在线的网站,所以说你可以遗忘它,但不代表所有人都遗忘了。
    2,我觉得你的辩驳犯了理解错误,你错误的把母爱变成了需要索求的东西,“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居然残忍,那是因为有太多的子女残忍地让母亲的针线游走于子女的衣服上 .........实在不知你如何理解的,母亲的针线并不是因为你需要才给你缝补的,母爱是自发给你的,你不需要去争取的,你觉得要用温情来停止父母们为自己的缝补,就是不让他们操劳了,疲劳的父母们就得到心里的宽慰么,这样的话让我老妈听到了还不是臭骂一顿:自己的孩子,还假惺惺编什么理由推托......
    3,我都没有辩论的兴趣了,我提醒楼上的,不需针对我,用不着和我说-----如果你愿意和父亲母亲们一起包包粽子,那么大概也不会有哪个母亲和年迈的老父亲会感慨子女的不孝-----我发这个帖子没有什么政治意义,不是宣传**功,宣传**传销,现在我不用怀念石窟门,我也不用怀念法国梧桐,我更不用怀念老式洋楼,我现在不谈鲁迅和张爱玲,我只怀念过去的时光,我不用别人来教我什么你自己怎么不去包馄饨包粽子啊??什么常回去和父母说说话,让他们别问你的事操心之类空洞的话。
    4,对于化妆品也没有什么好争辩的,谁爱用什么就用什么吧,蛤蜊油是不多见了,其实里面成分也就是凡士林,我们这一代人的确是不再需要蛤蜊油和甘油了,我现在用凡士林和尿素脂,或许我的下一代也会有人来辩驳我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的帖子并不是为过去的老货在翻案,真幸运我不是在文革时期,如果楼上的觉得你的思想是绝对正确的而不容辩驳的,那恭喜你,你赢了。


    我只是怀念过去的家庭温馨时光,发这个帖子,并不是对实物的再一次发掘,很多东西流逝了的确有它的理由,而我只是借物怀念而有感而发,至少我还能意识到这点,这些过去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消逝,其实还在身边,就看你如何看待了,其实就是父母们祖父母们还在生活的方式,它从我们一代开始消逝,但在这个时代还在延续着。


    我的帖子没有什么政治目的,不是去教别人要怎么样怎么样,只是自己的感悟而已,哪怕把我批驳的再一无是处,也还是我自己的真实想法,不需要上纲上线的对待,用精确的科学数据?用严谨权威的哲学思想?没必要,你觉得你对,就大可对我的话一笑而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08-1-3 16:02:15 | 只看该作者
    刮痧,现在MM们都在美容院刮痧,还使用精油,效果不错,我也尝试过,而且非常卫生,有专门的刮痧板。
    可能我们家很传统,清明节依然会去扫墓,而且冬至也会扫墓,那不是什么迷信,那是一种精神,如果没有这样缅怀的精神,我不知道中国会成什么样子。好像现在国家重要把传统节日归入国定假期了。
    粽子、汤圆,我统统会做。因为我知道,这种温馨是在哪里都享受不到的,既然我的家人让我有这样的享受,我有义务为我的下一代创造这样的享受,对我来说,付出和得到是相辅相成的。
    在国外的时候,我竟然看到了中国老式的百雀灵,我当时的自豪感别提有多高了,随之带来的确实深深的痛心,因为我们竟然已经将它遗忘了……
    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10-7 10:5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8:40:2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发这个帖子,是为了缅怀过去感情的回忆。
    刮痧和姜汤----父辈们的爱情
    针线和缝补----母爱
    酒酿,馄饨和粽子,蛤蜊油和甘油-----家庭的温情
    写信与交流-----友情
    然而真的就事论事的话,那可就真充满了新一代的网络精神--拍砖找茬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4 09:4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24
    发表于 2008-1-5 23:34:57 | 只看该作者
    姜汤很好的  大大皮受凉发热 喝姜汤发汗最好了 又不会有副作用 换成西医 医生肯定让你挺着  等发到38度以上去挂盐水   到时看你心里抖不抖.....

    啊  我觉得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真是好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2-11 20:53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5
    发表于 2008-1-28 13:54:47 | 只看该作者
    总算最近几天又恢复到用两条腿丈量路面的原始状态,在这样的气候下,差头叫不到,自备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不敢开,只能撑伞走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08-4-4 16:20:49 | 只看该作者



      相对落后的传统文化肯定会与现代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产生冲撞和摩擦  淘汰在所难免




    只剩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08-4-4 17:17:11 | 只看该作者
    说到传统,想起猴子实验:

       笼子里放五只猴子,里面挂一串香蕉。每当任何一只猴子想去拿香蕉的时候,就用烫水泼猴子,猴子吃痛,就会躲开。时间一长,猴子知道只要不去碰香蕉就没事了。
        这时取出一只猴子,换进一只新猴子。新猴子不知道这“规矩”,出于本能取摘香蕉,还没等烫水泼,被四只老猴子一顿暴打。时间一长,这只新猴子也不敢摘香蕉了。
        这时再拿一只新猴子换只里面的老猴子,如此类推。。。到最后笼子里的五只猴子都没被水烫过,但它们都不敢摘香蕉了。
        这就是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08-4-4 20:20:55 | 只看该作者


    毫无疑问,大陆在经济浪潮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权衡和结合远远不如台湾做的好。

    事实上,台湾人比大陆人更重视传统文化。许多小孩三四岁就开始背颂唐诗、三字经。许多人在学书法、古筝、水墨画,以前还流行中国结。
    清明节,家家户户要上山扫墓、祭祖。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中元节,全台大普渡,祭拜孤魂野鬼。

    大陆这边就知道补课,还逼迫孩子学英文跳舞画画等等所谓“将来可以用得到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08-4-6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扬州馆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20 10:23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30
    发表于 2008-4-8 14:30:29 | 只看该作者
    优胜劣汰,正常的呀!有所得必然有所失,你愿意完全回到过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